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74631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教 师邬权辉单 位云阳县实验小学课题名称26 自然之道(第二课时)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上课特别喜欢说话。虽然是城里的孩子,但家庭及教育这块还是非常薄弱。留守儿童依然很多,有的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是父母也很少管教。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够扎实,两级分化较大,同样的一篇短文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时间相差一倍。学生读故事的能力还是不错,但联系实际方面就比较差,生活的积累太少。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和教师的引领,基本能掌握故事的寓意。但是叫他们联系实际的话,他们会无具体事例可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通过

2、抓住人物和事件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一般叙事说理文把握中心的方法。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一、 寓言导入,水到渠成师:孩子们,这个成语一起读。生:拔苗助长师:这还是一则什么?(出示 )生:寓言故事师: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则寓言?生:师: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师:这个人想要(禾苗长得快),结果却(害死了禾苗),那是因为(他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师:其实,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课件出“示自然之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自然之道,请大家齐读

3、课题。生:二、复习词语,感知大意师:这一课中有很多优美的四字词语,孩子们一定还认识他们吧!谁来读?生:欲出又止 踯躅不前 争先恐后 鱼贯而出生:见惯不惊 若无其事 气喘吁吁 愚不可及生:响彻云霄 大饱口福师:刚才的孩子“气喘吁吁”和“响彻云霄”读得特别好,我们一起读。生:师:孩子们,这三组词语在课文中分别写的谁呢?生:我和同伴 向导 幼龟 食肉鸟师:下面,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些人物和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自读课文)生:我们到加拉巴哥岛旅行,看到师:把内容说清楚了,但语言可以再简练些。生:我和同伴看到食肉鸟啄幼龟,就叫向导救了它,结果却害了更多地幼龟。(学生说时,教师完成板书内

4、容)师:说得简单明了,真不错!像这样,先找出课文写了谁,再说清楚他们之间发生的事,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三、 细读救一只,体会不同看法师:课文中的我们究竟看到了怎样的一幕,所以要去救那只幼龟?(出示自学提示一)自学提示一:请孩子们快速浏览35段,(1)用“”画出描写那只幼龟惊险一幕的句子。(2)用“ ”标出我们和向导不同态度的词语。师:谁来汇报一下?生:师:我们一起读这段话。看到这一幕,我们变得,还强烈要求向导救幼龟,那是因为,谁能来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一幕?生:师:在关键的地方提高声调,加快语速,更能表达我们紧张焦急的内心世界。谁来读?生:师:而向导的态度却是?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

5、他是极不情愿地抱起幼龟,那是因为?生: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从向导的语言中明白的。师:那你们从小幼龟的动作“探出”又读出了什么?“探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伸出呢?生:“探出”是伸出的意思,“探出”是悄悄地不想让别人看见,从中能看出幼龟的小心谨慎。师:为什么要小心谨慎?生:师:谁来小心谨慎的读读这句话?生:师:语速放慢点,声音压低点,更能表现出幼龟的小心谨慎。生: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这只小心谨慎的幼龟。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生:师:此刻危险从天而降,接着读四、 再读那一群,在事实中明理师:看似危险的幼龟其实有着自己独特的保护方式,这就是幼龟的生存之道。可无知的游客却自作聪明地去救了

6、那只幼龟,结果却怎样?生:害了一群幼龟出示自学提示二:请孩子们自读611段,用“”勾画出描写这一群幼龟的句子。生:师:孩子们,把你勾画的句子读出来,先说几段,再读句子。生:师:我们一起读这些句子。生:师: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却丧生了;一只食肉鸟飞走了,无数只食肉鸟却大饱口福了;这一却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所以一起读:生:我和同伴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踱步。似乎一切都寂然静止了,而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归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师出示课件,学生练习写话。)(1)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想: 。(2)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他在对我们说: 。(3

7、)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他在对自己说: 。师:孩子们,选择其中的一句话写下来。(学生先写,然后汇报)师: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不会受到伤害。所以作者最后写道,一起读:生: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师: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生:师:也就是叫我们要了解自然之道,尊重自然之道。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句话,一起读:生:五、 掌握本文写作特点,了解叙事说理文师:本文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样的文章我们叫它叙事说理文。它一般在文章末尾点明中心,本文的中心句就是生: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请个孩子起来读。(

8、生读飞蛾破茧)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师:神奇的大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需要我们去了解它,尊重它。让我们共同遵循自然之道,课余时间,孩子们可以看看人与自然、探索与发现这些书籍或电视栏目。板书设计 26 自然之道 了解 尊重 食肉鸟 我和七个同伴 啄 向导 幼龟 救 害作业或预习学生写一件生活中自己好心办傻事的具体事例自我评价 本课是我到实验小学后上的一堂见面课,课堂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认可。课堂教学紧扣新课标理念,注重学法指导,一课一得,以一篇带多篇。课后我也做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在表扬艺术这一块是我本堂课尤为欠缺的。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留心,多努力。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1、 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叙事性作品,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了解事件梗概,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本课中,重点让学生赏析了一只幼龟惊险的一幕和一群幼龟遇险的一幕。2、 注重学法的指导。本文老师在概括主要内容以及教学生阅读叙事说理文两处都进行了学法指导。3、 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以及字词的品读指导都很到位。在教学一只幼龟遇险一幕时,让学生品读“探”字,以及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不同的人对于这同一幕心中不同的感受。评议一单位:实验小学 姓名:邬权辉 日期:2013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