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供货)价格管理规定.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745428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购(供货)价格管理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采购(供货)价格管理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采购(供货)价格管理规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购(供货)价格管理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购(供货)价格管理规定.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购(供货)价格管理规定MCM(20090915)一、目的为加强采购(供货)价格管理,建立公开透明、质价合理、监督制约的采购价格管理体系,确保采购(供货)价格真实反映市场动态、合理稳定,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管理规定。二、范围本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属物配中心、直营店用于加工、经营、销售的原材料采购与供货价格。三、职责与权限1、物配中心是公司属各单位采购(供货)价格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已开店原材料采购工作的管理、指导及新开店原材料进货渠道的踩点、采购工作;2、总部计财部负责对公司属各单位原材料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单位财务负责对本单位原材料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3、采购单位及采购人员

2、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价格把关,进行比价采购,同样的原材料比质量,同样的质量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服务,严格控制采购成本;对出现不合格或质价不符等问题应主动积极进行处置,并根据各单位财务需要出具书面处理意见;4、各单位的采购(供货)价格应接受总部计财部、区域财务的质疑、调查、询问、监督和检查,并给予积极配合,任何人不得抵触、刁难、威胁、打击报复财务人员;5、各单位成本会计在日常录入原材料进货单时,发现质价不合理的,有权提出质疑或暂时延缓结账;6、各单位成本会计每周一次市场调研,并通过网络查询、供应商报价等方式搜集原材料市场信息,每月的7号应汇总原材料采购价格与调研价格对比表上报计财部,加大对采购(

3、供货)价格的监督检查力度;7、计财部每月12前汇总平衡各地原材料采购(供货)价格信息表并在OA上发布,实现原材料内部价格信息资源的共享。8、充分发挥原材料使用单位、人员的监督作用。对原材料价格有异议的、质价不合理的,弄虚作假的、短斤少两变相涨价的,应及时向物配中心反映有关情况,公司将维护使用单位和人员的利益不受侵害;9、物配中心对使用单位、人员反映的不合理的采购(供货)价格问题,应通过广泛调研,逐项调查核实,并在五个工作日内予以解决。四、供应商信息管理1、公司属各单位的采购工作应逐步实行供货商定期报价制度,每月一次网上(或传真)报价,作为各单位原材料采购的参考依据; 2、公司属各单位的采购人员

4、应了解供货方管理、技术、信誉情况,建立合格供货商档案,并有责任和义务向物配中心、所在单位财务人员提供供货商的详细信息资料(如:名片、联系电话、地址、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包括变更信息;3、各单位财务应根据采购人员提供的供货商信息资料包括变更信息,及时录入进销存软件的“基础资料”中;4、每年底公司应组织“合格供货商”评审,对质量下降,变相涨价、诚信度差的供货商应予以取消供货资格;五、计划价格管理1、物资配送中心、直营店均实行“内部计划价格”管理模式,由财务人员将批准的“计划价”提前录入“进销存软件”中,采购人员须在“内部计划价格”指导下控制采购成本。2、凡为第一次采购(供货)的原材料(进销存无编

5、码的),应以公开比价结果作为采购的最高限价,并录入进销存“计划价格”中,作为日后同类货品采购价的计划价。3、招标采购或签订合同、协议的原材料,原则上以招标、合同价格作为采购(供货)的最高限价(原则上应不高于内部计划价格)。4、已有计划价格的原材料,原则上以计划价格作为采购(供货)的最高限价。5、每年10月份由各地财务人员参考近一年的采购价格、招标价格、比价结果,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对市场价格认真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向公司计财部提交下一年度采购(供货)内部计划价格申批表【见表单】,计财部进行核实报总经理审批,批准后以文件形式正式下发,次年1月1日执行并由所在财务人员录入进销存软件。6、“计划价

6、格”一经确定,原则上一年不做调整,年底考核各采购单位和人员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差异率执行情况;7、因市场波动较大,个别货品的市场价与计划价相比悬殊较大时,由采购单位提出调整申请,由物配中心进行市场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出具书面材料转总部计财部进行核查,核查结果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能进行调整;8、原材料入库超出最高限价时,所在单位财务人员应随时告知采购人员引起重视,并由本单位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办理入库(青菜类除外)。六、奖罚1、对采购人员徇私舞弊,坑骗单位钱财的,由此造成的损失全部由责任人承担,并处罚责任人500元/次,调离此岗位;2、采购同质、同规格、同厂家原材料,价格高于同期市场平均价格的,对采购人员按价格差异金额全额处罚,情节严重者建议调离工作岗位;3、对擅自调整计划价,不按公司批准的“内部计划价”进行管理控制的,对经办人和授意人处罚100元/次。4、对敷衍、不配合财务人员接受原材料价格询问、监督和检查的,则对当事人予以批评、警告;5、对抵触、刁难、威胁、打击报复财务人员的,处罚当事人100元/次;6、员工举报的违规采购行为,经总部核实属实的按照损失的10%;奖励当事人;7、各单位财务应对原材料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部分,与供货商谈判砍价并按照差价金额的10%予以奖励;七、附则1、本规定由公司计财部负责解释;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摸错门文化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