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探究: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74211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动探究: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互动探究: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互动探究: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互动探究: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互动探究: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动探究: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动探究: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参评申报表 编号:送评单位:连云港市教育学会省学会第六届个人会员证号论文题目互动探究 : 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论文分类小语作 者张家娣所在单位名称连云港市新县中心小学合作者联系电话85760173邮编222068职称小高职务电子信箱Z诚信承诺1.本论文的主要论点及论据为作者本人原创,绝对没有剽窃或原文抄袭他人。2.主办单位若将本作品公示、上网、发表或出版,本人表示同意( );不同意( )。 承诺人签字: 年 月 日关键词、主要论点(有无发表)【关键词】心动 行动 互动【主要论点】本文针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提倡的核心理念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教学中

2、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地方入手,细致地阐述了把“互动探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全体学生互动,努力演绎“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市专家组初审意见初评等级: 评委签字:初评等级: 评委签字:省专家组复审意见复审等级: 评委签字:互动探究 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文章提要】 本文针对“建构式生态课堂”提倡的核心理念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地方入手,细致地阐述了把“互动探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全体学生互动

3、,努力演绎“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关键词】心动 行动 互动“建构式生态课堂”提倡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建构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由地、充分地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那么怎样让低年级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他们由心动到行动,直到让全班同学互动,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互动中发展呢?一、将兴趣贯穿始终

4、,让每个学生心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在上课伊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仅做到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兴趣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甚至要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堂之外。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我们更要把学习的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情境,一次又一次地心动,真正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1、紧扣课题,激发学生阅读的

5、兴趣。通过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能看到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乃至文章的中心,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效果,因此又有“题眼”之说。我在教学新课时,首先抓住文题,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我首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德吗?”我一说完,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说:“朱德是总司令。”“朱德是红军长征时期的军长。”“朱德是我国的老一辈革命家。”我接着说,“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说得也很正确,但扁担是我们农村孩子都十分熟悉的东西,它是用来挑草、挑水,总之是挑东西用的,堂堂的大军长,总司令,和扁担有什么关系呢?你想知道吗,那么请读书吧!”这时同学们一个个歪

6、着小脑袋,睁大好奇的双眼,急切地读起书来。其实,在新课开始创设情境的方法还很多,如美丽的丹顶鹤、梅兰芳学艺、夕阳真美可以通过看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有趣的发现可以让学生看课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阅读,自己去解决问题;而小动物过冬,则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过冬方式,然后再对照文章,看看自己说的对不对,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总之,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创设不同的问题方式,巧妙地牵动一颗颗童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起来。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表演的兴趣。苏教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适合学生表演,有的适合朗诵,有的适合编课本剧,有的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童话故事。在

7、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如在学习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后,我就让学生用塑料管按照书上的介绍做了一个原始的听诊器。在学习秋姑娘的信时,我让每个学生都扮演秋姑娘,按小组把秋姑娘写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孩子的信写出来,学生兴致盎然,个个都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了信的内容。课中还可以开展识字大王比赛,表演课本剧,演小品,猜谜语,做游戏等许多有趣的活动。只有让学生一次次心动,学生的内心才会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澜,使他们始终处于探索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3、巧设练习,促进学生探究的兴趣教材只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一个道具,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仅靠

8、课堂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够,还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他们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习语文。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后练习,丰富语文课的外延。在学完狐狸和乌鸦之后,我对学生说,假如下一次乌鸦再得到一块肉,而恰好又被狐狸看到了,这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请你想一想,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动脑筋。第二天,就有学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有的说,狐狸会夸乌鸦长得漂亮,引乌鸦上当;有的说,狐狸骂乌鸦是小偷,是骗子,骂得乌鸦实在受不了了,嘴巴一张,肉又掉下来了。在学完看菊花后,我让学生请家长帮忙,带他们去看一次菊花,说说菊花的样子,并能记住两三种菊花的名字。在学完有趣的发现后,我对学生说:“达尔文经过仔细的观察有了许

9、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你想通过观察去发现一些小动物的秘密吗?”同学们都说想,于是我提醒学生可以去观察小猫的眼睛,老牛的上牙,蚂蚁的腿,小兔子的嘴巴等等。通过仔细的观察,学生惊讶地发现,小蚂蚁的腿是长在胸口上的,小白兔并不是“三瓣嘴”,老牛居然没有上牙。二、把内容化难为易,让所有学生行动俗话说,只有心动才会有行动。过难的题目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降低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针对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式,运用变式,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去理解课文内容。心理学指出:“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也强调要把教

10、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际上是要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这样,由于多种感官参与了教学,课堂才会产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才会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在学习口语交际我的家乡时,我让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家乡。结果有的小组是声情并茂的诗朗诵,有的小组扮成了小导游,也有的小组画出了风格不同的画,还有一个小组还展示了请家长帮忙拍的风景照。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是在于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我们知道,在拼音教

11、学中,韵母、拼读、给音节加声调等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的难点。针对这些重难点,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寓教于乐,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为了让整个课堂真真实实地动起来,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忽视那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动起来,就要对他们特别关心,给他们吃一些偏食,创设特定的情境,让他们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果对了或对一部分,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的进步,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试想,如果让这样一些弱势群体也能带着兴趣参与课堂,这样的课堂又怎能说不是百花齐放,生机盎然呢!三、用交流推动合作,让全体学生互动“建构式生态课

12、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合作、交流,发展思维,活跃心智。怎样让低年级学生也能学会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呢?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如在识字课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可以用组词记忆生字,还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顺口溜等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这样,在学生记住生字的同时,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再如学习小河与青草一课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自己确立学习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13、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选的,无论是小河还是青草,从朗读、想象到表演,同学们都是那么认真,表演得惟妙惟肖。合作,不仅指生生之间,也有师与生,学生与家长,学生生与一切人之间通过分工、交流,互为资源地进行学习。在新世纪,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共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合作与交流的技巧,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服务,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又有争议的部分去合作。如在教学三袋麦子中,你认为小猪、小牛和小猴三种不同的做法,哪一种更好时,学生争论不休。我就按照学生不同的观点,把他们分成三组,展开辩论。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在相互争论、补充的交流中,同学们发现三种小动物的做法各有所长,他们的做法都很好。总之,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信念,让我们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情境,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就一定能演绎“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就一定能营造一种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