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74148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 BC D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A B C D12.解析 第1题,煤炭是地质史上有机质被掩埋在地壳中并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而形成的,应处在沉积岩中,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第2题,大理岩是石灰岩(沉积岩)受热(与岩浆接触)变质而形成的。答案 1.A2B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完成第3题。3“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

2、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化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图中乙地位于阿尔卑斯山脉,该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质活动频繁,符合题意。答案 B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5图中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C上升、冷却凝固 D重熔再生45.解析 第4题,图中的“地幔”“喷出”和“沉积物”都是很重要的提示语。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所以A为岩浆、E为喷出型岩浆岩,B侵入地表为侵入型岩浆岩。沉

3、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C为变质岩。第5题,是转化为变质岩的过程,代表变质作用。答案 4.A5B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地貌景观图,回答第6题。6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能反映图1、图2、图3、图4中岩石形成过程的分别是( )A BC D解析 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确定图中d为岩浆,c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a为变质岩,表示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表示外力作用,表示变质作用,表示变质岩重熔再生为岩浆。图1中岩石为石灰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图2、3中岩石为岩浆岩,所以和相关,图4中的石英砂岩为变质岩,故和相关。答案 C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据此回答78题。雨花石昆石太湖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

4、区的雨花台砾石层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成分是石灰岩7.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8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岩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78.解析 第7题,雨花石具有很好的磨圆度,说明经过了长途搬运,它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昆石是内力作用的产物;石灰岩是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第8题,雨花石存在于砾石层,因此,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雨花石砾岩

5、的转化可能实现。答案 7.D8B读图1、2两图,回答910题。9图1中与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A BC D10图2中若沿处向下钻探100米,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该岩石属于图1所示的( )AA类岩石 BB类岩石CC类岩石 D难以判别910.解析 第9题,分析图1,由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断出图中A代表岩浆岩,B代表沉积岩,C代表变质岩,和都表示变质作用,故D项正确。第10题,分析图2,处主要发生的是沉积作用,而且含有化石,应属于沉积岩,故对应图1中的B类岩石。答案 9.D10B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

6、答1112题。1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和 B和C和 D和1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1112.解析 第11题,山脊是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高于两侧;山谷是指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山脊,为山谷。第12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形成的,后来地壳抬升,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将其上部岩层除去才出露。答案 11.D12C读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回答1314题。13图示各种

7、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 )A BC D14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 )A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B变质岩到火成岩的过程C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D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1314.解析 第13题,为由各类岩石指向沉积物的箭头,其含义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表示固结成岩作用;表示变质作用;表示重熔再生作用;表示冷却凝固。第14题,根据选项和地质大循环示意图可知,图中缺失的过程为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答案 13.A14C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浆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第15题。15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岩浆岩1、沉积岩1、沉积岩2、岩浆岩2、沉

8、积岩3B沉积岩3、岩浆岩1、岩浆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沉积岩3、岩浆岩1、沉积岩2、岩浆岩2、沉积岩1D沉积岩3、沉积岩2、岩浆岩1、岩浆岩2、沉积岩1解析 图中沉积岩2和3,岩石破碎变形,且其中包含岩浆岩1和2,因此形成早于岩浆岩;岩浆岩2比1更完整,形成晚;地表沉积岩1形成最晚。答案 D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型中的_岩,B处为_岩。(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指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3)花岗岩和玄武岩中能形成许多气孔的是_,形成气孔的原因是_。(4)岩石A

9、、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_岩。(5)A、B、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理由是_。(6)地层A、B的形成顺序是_。(7)在岩浆岩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地貌类型是_,其构造可分为_、_、_三部分。答案 (1)沉积 岩浆(2)标注略。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形成的。(3)玄武岩 玄武岩属喷出岩,岩浆中有许多气体,岩浆喷出地表后,压力减小,岩浆中的气体逸出,留下气孔(4)变质(5)A A是沉积岩(石灰岩),B、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存在化石(6)先形成A,再形成B(7)火山 火山通道 火山口 火山锥17下

10、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根据岩石的相互切割状况,判断图中A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老到新):_。(2)可能存在生物化石的岩石有(填字母):_。(3)如果B岩石为石灰岩,则E可能为_。该地区的古地理环境有何特点?答案 (1)BAEDC(2)B、C(3)大理岩 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18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1)图中各字母分别代表岩浆、沉积物及各类岩石,请将各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相应的空格上。A_,B_,C_,D_,E_,F_。(2)写出图中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箭头的地理意义。_,_,_,_,_,_。(3)A的发源地是_,在C的形成过程中,地面有时会出现_和_现象,在B和E的形成过程中,会引起_。(4)图中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是_。答案 (1)岩浆 侵入岩 喷出岩 沉积物 沉积岩 变质岩(2)冷却凝固 地壳隆起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高温熔化作用(重熔再生作用)(3)软流层 火山喷发 地震 地壳隆起(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