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74127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顾娟娟 邮编:226200 电话:13584661113教材分析: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更寄托着作者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的情思。全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接下去便写人,六个短句,共写了五个人。先写老两口,接下去以轻快的笔锋勾勒了大儿、二儿的劳动情景,最后是一个生动的农家小儿的特写镜头。作者以“溪”为线,一线穿珠,使一个个原本独立的画面浑然一体。全词虽然短短几句,却

2、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风貌都鲜明地勾勒出来,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整首词清新秀丽、朴素恬静,以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构思精巧,语言浅显易懂,可供开发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想象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感受词作的意境美、语言美和内蕴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3、说一说,写一写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词人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重点:1、 理解词语:醉、相媚好、无赖;通过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对课文熟读成诵。2、学习作者以“溪”

3、为线,一线穿珠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中“醉”字的丰富含意。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读词入境,感受词的意境美,为后面理解词推波助澜。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南宋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有的词牌可以表示词的意境,你们再读读词牌体会体会。老师这儿有一段清平乐的曲子,让我们听着音乐再来读读这个词牌。说说你们的感受?(清新优美,宁静闲适,悠然自得,愉快舒畅)好,打开书本,带着这些感受去读课文。(清平乐音乐的引入既是在向学生传达“清平乐”这个词牌表达的美好意境,也是在为课堂营造氛围。学生

4、在感受音乐,表达感受,朗读课文之后,整体把握了诗的意境,心也随之进入村居的情境之中。)二、想象入景,品味词的意象美和语言美,为下文感悟诗情暗埋伏笔。1、利用“画面”理解词意古人说,诗中有画。读着一行行诗,我们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画。 接下来就让我们边吟诗,边想象,会吗?慢速齐读全词。谁来说说你看到的画面?(指名答)(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教师相机点拨,理解诗句。你能身临其境般地读一读诗句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能说说这村居给你们的印象吗?(清新秀丽,朴素恬静)。齐读体会。(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相互补充,描述画面。(出示插图)教师点拨,理解词语“翁媪、相媚好

5、”;你们猜,这老两口正亲热地聊些什么呢?同桌之间交流交流,也可以演一演。(指名回答)这老两口有说有笑的,感觉是那么?(亲热,恩爱,幸福,满足)我们一起来幸福地读诗句。(3)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教师相机点拨,理解词语“锄豆”。能说说你对这两个儿子的印象吗?(勤劳能干,孝顺懂事)(4)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学生描述画面。谁能想象小儿子剥莲蓬的样子吗?有个画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一幅“小儿剥莲图”(出示插图)谁能看着图,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小儿剥莲蓬的情景?是啊,小儿卧在溪头,翘着腿儿,晃着脚丫,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悠闲自得、无拘无束)谁能把小儿的可爱读出来? (指名读)无

6、赖,听起来是贬义,你怎么理解?爸爸妈妈在你特别淘气的时候,会说你什么?(淘气包、捣蛋鬼、小坏蛋)这话听似责备,实则喜欢,喜欢你到了极点。一起来读诗句,读出对小儿的喜爱!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自己想象,自己描述,但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处教师或纠错、或点拨、或扶助,或提供画面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加以理解,为后面学生的练笔作好铺垫。整个环节将理解词意与感受词的内蕴美和语言美水乳交融。)2、利用“溪”整体理解词多么了不起,透过简洁的文字,看到了这么多画面。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身临其境般地读一读整首词,让我们

7、再一次回顾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这首词中,有一处重要的景物出现多次,将这一个个画面连接在了一起,它就是?(溪)。找出诗句读一读。看,就是这条溪!溪上是青青草;溪头是小儿卧剥莲蓬;溪东是大儿锄豆;溪前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还有中儿正织鸡笼。这溪用得真好,它就像一条线,把这茅檐,荷塘,豆田都串在了村居之中,平添了村居特有的灵性。同学们,听着溪水潺潺流淌,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你觉得清清小溪会给村居人家带来什么呢?老师想起一句诗:“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这溪给村居人家带来了方便,增添了生趣,也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让我们一起看着图吟诵这美好村居!(背诵) (这个

8、环节巧用“溪”字做文章,先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以“溪”为线,一线穿珠,使全诗浑然一体,妙不可言的写作技巧,从而整体把握全词;然后借助潺潺溪水引发的想象使学生心中的村居更加鲜活灵动,更加丰满;最后让学生以“溪”为线索,借助插图背诵课文,可谓水到渠成。)三、披文入情,感悟词的情感美,让主题在歌唱中升华。1、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说说你此时的感受?你为什么醉了?是啊,面对如此美好的村居,叫人怎能不醉!2、同学们,现在你还觉得课文里的老夫妻俩只是喝醉了吗?他们陶醉在?是啊,村居如此美好,就是酒不醉人,人也自醉啊!3、难道只有我们和这老两口醉了吗?(学生个性解读)(抓住“醉”字感悟诗情。)4、同学们,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话来写写村居,你准备写哪个画面呢?赶快,写下你心中的村居。(生练笔)谁来读?5、同学们,在你的眼里,这是个怎样的村居呢?(生板书)请同学们浏览一段介绍作者辛弃疾的资料,相信看完资料,你对这首词会有更加独特,更加深刻的感受。现在你再读这首词,有何感受?(师板书:安居乐业) (写村居,说村居,体会作者辛弃疾的村居情思。) 6、这就是辛弃疾心中的村居!(指读板书)同学们,此情,此景,此刻,一句话:“醉在村居!醉在村居!”就让我们伴着音乐的旋律,吟唱村居,记住村居!(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情醉之处,以唱代吟。让辛弃疾心中的村居业在学生的心中定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