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74072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观点与主张随着科学生产力在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实力也在不断增强,然而,人类文明的进程,社会的发展背后强大的推动力归根结底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教育的发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说过“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位大哲学家的话说明:有了教育,知识才得以产生,科学技术才得以进步,生产力才得以提高,从而社会才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人类一开始使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生产经验传给后人到后来由个人给大家集体专门地讲学,再到私塾学校的出现,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见证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都是举足轻

2、重的。所以如何将教育工作做好,是我们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然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工作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教育心理学即在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学科。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将其分为三部分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他提出学习三大定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看代前后教育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本书从“学生心理”,“教学心理”,“学习心理”三大部分进行从心理学角度对教育现象的种种探索。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首

3、先,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观念深深地根植于教学文化这中,有怎样的教学文化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文化是教育观念产生的土壤,为了更好地使课程改革得到实施,教师打破传统的课堂文化,建构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教育学上常常提到因材施教,则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如何适应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同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的素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过“有教无类”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即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学生,只要争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启发性教学方式即可。然而,我们只有将学生的不时期不同的心理特征弄清楚才能进

4、行有效的教学。无论是传授知识,技能,还是培养伦理,道德,意志,性格,都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教育和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并将兴趣分为:经验,思辨,审美等兴趣。只要掌握这些心理状态,就可以引导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快感促进思想活泼和精力旺盛。赫尔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上对启发后来的教育理论家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响。其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关于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品德形成发展的理论,在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就如一座虹桥,建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使双方可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老师了解到学的心

5、理特征及规律,才可以找到切入点,才可以用高尚的情操和真挚的爱来感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进行暗示从而积极引导学生。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产生新的道德动机,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转变。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心理卫生的保健者,更是德育工作的辅助者与指导者。由于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成长,使学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此情况下,教育工作者不就简单地责难,而应在尊重信任前提下进行启发引导。第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特征及需要的科学,它从其产生之日起即关注个体差异,并对个体差异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不同智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

6、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领会速度快;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过程也不相同;智力水平,能力结构,认知风格及性别差异等逐渐形成学生的个性。教育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其实践意义是为解决素质教育关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问题及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基础。教育工作者只有更清楚地认识了解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情况,明白他们特定的需求与心理特点才能找对方法,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只有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如在学习困难学生,智力不正常儿童的特殊教育方面,在同质分组,个别教学及计算机

7、辅助教学等方面,教学中处处体现教育心理学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第四,教育心理学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就摆脱单一化的课程设置模式,构以全面发展为指导的新课程标准。从单一的国家协约国规定到设置符合实际,反应科学文化成果内容的课程,使课程具有迁移性和张力。而教育心理学正是研究发现个体在能力水平,个性结构和认知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也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目前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等心理问题突出,以及青少年缺乏道德情怀,而教育者在教育环节不仅充当老师的角色而且还是朋友

8、,是指引者,此时教育心理学为教育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从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出发,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力图通过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民生及发展的重要问题,而教育心理学则是决定教育成效好坏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处置,不仅只依照传统方式,依靠个人经验。教育对象是人,教育者要关心学生心灵,要关心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接着学生良好人格,创造力等更重要问题。教育心理学则提供了

9、科学的理论依据及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矫治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都非常重要。教育心理学也是承载着众多人的希望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者视之为构建大教育学科的基石之一,课程设计者则从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安排与变革课程的初步设想,教学法研究都则依据该学科中一些重要结论,构想出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措施;心理学工作者则以该学科的发展为契机,扩大心理学对实践特别是教育的影响;中小学老师则直接运用该学科来解释并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堂等等。所以教育心理学在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及其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观点与主张姓名 崔小玉学号 班级 08师资一班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