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739662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四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四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四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四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四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期 2014 年4月16 日;8 周周 三 ,上 午;姓名 陈运强 学号 20112401120 成绩 实验四 综合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喷泉生烟实验一、实验目的:培养师范生进行简单的综合性实验设计能力。二、仪器和药品仪器:圆底烧瓶、止水夹、双孔橡皮塞、导管、橡胶管、铁架台(带铁夹)、带支管的大试管、酒精灯药品:浓氨水、固体NaOH、浓盐酸、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硫酸铜晶体、石蕊试纸三、必备知识1、实验室中常用来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NH3 、HCl、HBr、 HI 、NO2 、CO2 H2S 选用这些气体的原因是 这些气体在水或碱溶液中溶解度很大 ;2、为快速、简便地收集一瓶氨气(或氯化氢),较好

2、的方法是 把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中,利用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加速氨气的挥发 。 四、实验步骤(一).喷泉实验(1)画出实验装置图:(2)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一瓶氨气。(3)验满:方法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烧瓶口 现象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实验过程: 将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上的滴管吸满水后,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用: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屏的气体,用上述塞子塞紧,立即倒置烧瓶,把玻璃管放进盛有水的烧瓶 (5)实验现象: 烧杯里的水有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的液体呈红色 现象解释:喷泉形成是由于烧瓶内的水溶于气体后,导致瓶内压强骤减,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很大的压差所致,气体体积迅速减

3、小是导致压强骤减的直接原因,这是设计喷泉实验的根本所在。烧瓶内的液体呈红色是因为氨气溶解在水里呈碱性,所以酚酞变红。(6)若需设计成其他颜色的喷泉,可以分别选用的溶液有:可用CuSO4溶液、 含有酚酞溶液的自来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的自来水 等溶液形成喷泉。(二)生烟实验(雾里看花)实验原理: 利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色烟雾状的氯化铵固体,气体容器内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雅茹其体on个其中,在尖嘴处形成“喷泉” 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略写)(1) 收集一瓶氨气 (2) 验满:用红色石蕊试纸放于集气瓶口。现象:红色石蕊试纸变红 (3) 安装好装置 实验现象:圆底烧瓶内产生白色烟雾,节奏

4、烧杯内的水有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烧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实验解释:通入的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产生了氯化铵固体,所以产生白色的烟雾,由于产生氯化铵消耗了氨气,是烧瓶内的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尖嘴处形成喷泉。而没有反应的氨气溶解在水里,使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所以喷泉为红色。(三)喷泉生烟实验实验原理:利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色烟雾状的氯化铵固体,气体容器内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雅茹其体on个其中,在尖嘴处形成“喷泉” 实验装置图:(略)实验过程:(略写)(1) 收集一瓶氨气 (2) 验满:用红色石蕊试纸放于集气瓶口。现象:红色石蕊试纸变红 (3) 安装

5、好装置 实验现象:圆底烧瓶内产生白色烟雾,节奏烧杯内的水有玻璃管进入烧瓶,紫色红色的喷泉很快变成红色,烧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实验解释:通入的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产生了氯化铵固体,所以产生白色的烟雾,由于产生氯化铵消耗了氯化氢,使烧瓶内的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尖嘴处形成喷泉。而没有反应的氯化氢溶解在水里,使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遇酸变红,所以喷泉为红色。(四)变色喷泉系列实验(选做)1.实验内容(1)混合指示剂的配制:百里酚蓝0.1g,甲基红0.1g,溴百里酚蓝0.05g,酚酞0.1g,溶于200mL酒精中,加水后用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至黄绿色,加水稀释至400L

6、;(2)在干燥的烧瓶中集满氨气,在塑料瓶中加入0.1mol/L的醋酸溶液,滴入少量混合指示剂,是溶液呈红色;(3)挤压塑料瓶,使少量溶液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4)现象记录: 烧瓶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到烧瓶,形成有色喷泉喷泉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橙,在变成蓝色最后变成红色 ;2.实验原理及解释:塑料瓶中的水溶液酸性较强,使百里酚蓝呈现红色,水溶液进入收集有氨气的烧瓶中,使得水溶的酸性渐渐减弱,甲基红试剂显橙红色到黄色,随着PH的升高,溴百里酚蓝显蓝色,最后是酚酞显红色。五、实验反思与探究(可另附纸答题)1、本次课还可以综合进来其他哪些实验的内容,进而设计成新的实验?根据喷泉的实验原理,对有气体参加且气

7、体体积减小的一类反应均可设计成喷泉实验。例如,氯气与红磷反应,二氧化碳与强氧化钠的反应,乙烯与溴水的反应,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一氧化氮的氧化和二氧化氮的溶解等。2、 实验过程中,你的实验失败原因是什么?你与其他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若不同,其原因在哪里?在此次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其他同学基本相同。在喷泉生烟实验中,喷泉无法自动形成,所以挤压塑料瓶使少量水进入容器中,才能出现喷泉现象。原因一,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反应体系与大气压无法形成压差,导致喷泉无法自动形成。原因二,在制取氨气的过程中和转移过程中,氨气损失过多,导致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量太少,没有形成足够的压差,所以无法自动形成喷泉。思考

8、题1、如图1装置,矿泉水瓶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圆底烧瓶中充满以下气体,请分别判断能否产生喷泉现象并说明理由。烧瓶中的气体是否能产生喷泉现象理由CO2能CO2 + NaOH = Na2CO3 + H2OCO2 与NaOH反应,消耗了CO2 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降低,与大气压形成压差,可以形成喷泉。SO2能SO2 + NaOH = Na2SO3 + H2OSO2 与NaOH反应,消耗了SO2 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降低,与大气压形成压差,可以形成喷泉。Cl2能Cl2 + NaOH = NaClO + NaCl + H2OCl2 与NaOH反应,消耗了Cl2 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降低

9、,与大气压形成压差,可以形成喷泉O2不能O2与NaOH溶液不反应,烧瓶内的气体体积没有减少,瓶内气压没有下降,与大气压没有形成压差,无法形成喷泉H2S能S2H + NaOH = Na2S + 2H2OS2H 与NaOH反应,消耗了S2H 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降低,与大气压形成压差,可以形成喷泉2、如图2装置,矿泉水瓶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现提供上述5种气体:CO2 、SO2 、Cl2、 O2 、H2S。当A、B是什么气体时,打开止水夹,圆底烧瓶中除了能产生喷泉,还有新现象产生?列出可能的“气体对”并说明理由。上述5种气体,两两组合,共有10种可能组合一:CO2 、SO2 除了能产生喷泉,无

10、新现象产生组合二:CO2 、Cl2 除了能产生喷泉,无新现象产生组合三:CO2 、O2 除了能产生喷泉,无新现象产生组合四:CO2 、H2S 除了能产生喷泉,无新现象产生组合五:SO2 、Cl2 除了能产生喷泉,无新现象产生组合六:SO2 、O2 除了能产生喷泉,无新现象产生组合七:SO2 、H2S 除了能产生喷泉,还有淡黄色固体生成组合八:Cl2 、 O2 除了能产生喷泉,无新现象产生组合九:Cl2 、 H2S 除了能产生喷泉,还有淡黄色固体生成组合十:O2 、 H2S 除了能产生喷泉,无新现象产生综上所述,当A、B是SO2 、H2S,Cl2 、 H2S ,这两种情况时,反应都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O2 + H2S = 3S + 2H2OCl2 + H2S = 2HCl +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