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73669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通过文本语言感知樟树的蓬勃生机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4.会用“无论总是”造句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了解作者的描写手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读课题。文中的这些词语你还能认识吗,指名读。二、学习4-5自然段,感受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一)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一篇课文,了解到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那么怎样去读懂这种类型的文章,我们需要闯三

2、关,那便是:观其形,闻其香,品其质。出示课件,自由读,找出相关的语句在一旁写写自己的理解和想法。1.感知樟树的外形美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中描写樟树的外形的段落生自由读第4小节师:读好的同学请举手,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棵樟树的外形生读第四自然,(幻灯片出示第4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樟树的样子师:能说说你介绍的是樟树的什么吗?生:外形师:能找到一个词语概括樟树的特点吗?生:蓬蓬勃勃师:理解这个词语吗?指名说生:形容非常旺盛,繁茂。师 :你是如何知道的呢?生:通过字典师: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查字典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也看得出我们的学习能力。但是这样还不够,还得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去理解。请

3、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划划文中表现蓬蓬勃勃的语句生默读思考师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指名说(1)交流第一句话生读第一句话,出示句子师 :读这句话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樟树,能加上你的动作说说吗?生:加动作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有很粗的枝干的樟树,而且它的枝干伸得很远师:说的真好,把你的体会送入语句中,读一读A枝干粗壮,读得不好时师:樟树的枝干伸得可真远哪,可是这棵樟树怎么这么细,谁来将樟树读得再粗壮些,再指名读B伸的远远的没读好师:老师看到了两棵粗壮的樟树,可是樟树你的手怎么这么短呢?谁来将樟树的手读得再长一些,指名读师小结:同学们,读书的方法往往就隐藏在文中的语言文字中,现在

4、再请你们来读读这四个字“蓬蓬勃勃”C读得好时师:这是多么有生机的樟树啊师: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两棵又粗伸得又远的樟树,男生将这两棵樟树介绍给大家吧,男生齐读第一句话(2)交流第二句话师:刚才从枝干上我们看到了蓬勃的生机,樟树身上还有什么也是蓬蓬勃勃的?指名说生:第二句话,师出示师:给你什么感觉生:叶子很多,而且很绿,绿到发亮师: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相信你肯定能将这句话读好,生读师:谁也想将这蓬蓬勃勃的叶子介绍给大家,再指个学生读(3)交流第三句话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这生机旺盛的样子是暂时的吗?生:不是师:你来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读第四句话,师出示这

5、句话师:从哪个词语上看出来的?生:四季常青师:能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吗生:四季常青就是无论冬天还是秋天樟树的叶子都是绿的师:是呀,当其他树木的叶子都凋谢时,樟树的叶子却还是绿的,不仅是绿的,还绿的-发亮师:从这些词句中你觉得樟树是一种什么样的树生:这是两棵生命力旺盛,坚强的树师:这两棵顽强的樟树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里会经历哪些磨难呢,请同学们用上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出示写话练习: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蓬蓬勃勃指名说师:听听,多么顽强的樟树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会背的就背。师:学到这儿,知道这一小节写了樟树的什么吗?生:写了樟树的蓬蓬勃勃的外形顽强的生命力师:难怪

6、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四、学习樟树的可贵之处1、过渡:宋庆龄舍不得是-樟树美的外形,除了外形她还舍不得什么呢,樟树的-可贵之处。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樟树可贵之处的语句,加上( )2、读后交流:樟树的可贵在哪里?指名说生:樟树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虫类都怕它师:能具体说说樟树的香气永久保持的体现指名说师:真是了不起的香气,引读:只要樟树木质存在一年,虫类就怕它一年 十 十 百年 百年师:你来赞赞它的可贵之处吧,指2-3个学生读,齐读3、认识对比手法师:既然主要写樟树有香气,能拒虫,为什么还要写别的树木?指读读后交流,能去掉这一描写石榴树的片段吗?4、小结师:学到这里,不知宋庆龄故居

7、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说 五、感受人与树的相通之处师:樟树很了不起,樟树的特点我们已经了解了。可是天下的樟树那么多,作者为什么偏偏只写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樟树与宋庆龄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两段资料,交流讨论一下宋庆龄给你的印象指名说,交流师:说的真好,难怪课文的最后写到-生接读师:其实这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我们看到樟树就会想起-宋庆龄,想起她的一身正气,想起她的为革命的勃勃生机师小结:课文像这样表面描写一个事物,实际上却是通过这个事物来写人的方法叫做-借物喻人六、布置作业课文借物喻人,借赞美樟树来缅怀宋庆龄。其实像樟树一样有着高贵品格的还有很多,这些事物能让你想起谁?可以是你所了解的名人,可以是书本上你新认识的人,也可以是身边你所熟悉的人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