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课堂魅力.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734747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的课堂魅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师的课堂魅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师的课堂魅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名师的课堂魅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师的课堂魅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的课堂魅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的课堂魅力各位老师: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老师们共同交流对名师的学习体会。今天我主要是谈谈10月10日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观看了名师华应龙执教的神奇的带子这一课的光盘后,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当时我看完后这一课后,深深的被数学名师华应龙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一直到现在,课中的几个片断还时时的浮现于我的眼前,让我回味不已,特别是华老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所起到的独特效果,更让我体会到那种对生命的细心呵护、真情的自然流露!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华老师的课堂魅力吧!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华老师的课堂教学,二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首先我们来看看他的课堂教学。 一、“我不想告诉你们”激发

2、学习兴趣片断:华老师为孩子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当然孩子们都被吸引住了,班上只有一个同学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看过这个魔术。孩子们一双双大大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华老师,一眨也不眨的,都想看出个究竟来。看着孩子们专注好奇的眼神,华老师又卖关子了:“想知道是怎么做的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想!”“可我不想告诉你们!”(华老师话音一落,孩子们有点骚动了,有的孩子还表情夸张地深深地叹一口气,华老师却笑了。)“我不想告诉你们”这样的话在本节课中还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认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才是一名好教师。华老师的整节课都充分体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的教学原则,而学生一直处于一个“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情境创设非常到位,而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更是达到教者的期望,这时老师们一般都会迫不及待地为学生排忧解难,授业解惑了。而华老师却在这时说出了一句“我不想告诉你们”,不仅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也震摄了。老师不解答学生的问题,而且如此地一而再再而三说出“我不想告诉你们”,让学生的的确确很失望。但纵观一节课,学生不仅没有被打消学习的兴趣,反而是越挫越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更加浓厚、更加执著。而华老师一句话更是点睛之笔,他说“其实课堂学习就是这样,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老师回答出来!如果你们想知道,可以自己思考或者用其它途径去寻找答案”

4、,由此,进一步教导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且方法的渗透是水到渠成。兴趣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有兴趣才会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课堂上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成功地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二、“追问为什么”培养数学习惯片断:当学生已经把一条普通的纸条做成了一个莫比乌斯圈,华老师就带领孩子们来观察,并请孩子们提出自己的问题。生1:这个带子还是两条边,两个面吗?生2:为什么沿着外面走还是会走到里面去?生3:这个带子我们怎么求它的面积?怎么求周长呢?生4:沿着中间剪,剪成了一个圈,为什么剪不断呢?华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手指走,用彩笔画等)弄清楚,这个纸条就是一条边,

5、一个面。孩子们手里拿着纸条翻来覆去地看,眼睛里透露出疑惑,既觉得新奇,又觉得不可思异。华老师趁机就问孩子们:“为什么呢?多问为什么的孩子既聪明又智慧”接着就分小组来交流合作,讨论这个纸条为什么会由两条边两个面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学生分小组汇报结果,汇报非常的精彩。最后,华老师微笑地说:“孩子们真棒!看来追问为什么,很有价值。”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华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提问,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学生提出来的。孩子们任何的问题都会得到华老师善意的微笑,就算是提问离题,或者没有什么价值,华老师总是对孩子们很宽容。华老师通过

6、语言的魅力,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孩子们都敢于大胆的提出问题,好问的数学习惯也逐步养成。但华老师并不满足,还不断地要求学生“追问为什么”。学生的追问是发自内心的,是对问题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钻研精神。学生敢于追问千奇百怪的为什么,并且能够深钻下去,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个体表现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快感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一次次地追问,一次次的尝试,更会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并能养成好问、追问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三、“你设计一下”润泽孩子生命片断:认识了神奇的带子莫比乌斯圈,华老

7、师就亲切地对孩子们说:“莫比乌斯圈不仅好玩,还有用。你设计一下,哪些地方可能用上?”生1:可以用来做橡皮筋。生2:可以用来做拴狗的项圈。生3:可以用来做翻列车的铁轨,这样永远也走不完。生4:可以用来当皮带用。“你设计一下”体现了华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也体现了华老师对孩子们的信任。正如黄克剑教授倡导的生命化教育的三个层面:不仅有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还有更重要的对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华老师的课堂充满着人文关怀,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人文气息。在整个课堂上,总能感受到华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他把每个学生都亲切地称呼为“孩子”,把师爱落实在对每个孩子的尊重。人人学必需

8、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也是生命化数学教育最好的注解。可以肯定,学生在学习神奇的带子的过程中,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这个经历已经融入了学生的生命。教学是一种艺术,当华老师的学生是一种福气,听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这节课里,老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都有思想、有个性,由师生所构成的课堂充满生命成长的气息和生命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让人心旷神怡。我的感悟:1、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华老师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是学生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 正因为他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喜欢上

9、他的课,才不让他下课。回想自己的教学,总是高高在上,总觉的要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威性,这样反而使学生因怕你而扼杀了许多好的想法,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课堂上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因此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2、问题由学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重课堂里动态生成的东西,让课堂远离预设和摆脱浮躁,让课堂体现灵性和发展,让课堂真正关注学生,唤醒和焕发自己的实践和智慧,飞扬老师自己的思想和才情。华老师神奇的带子这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堂从一个魔术引入,接着让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然后他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变成两条边两个面的图形

10、,接着再让学生变成一条边一个面的图形,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再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些问题都在华老师的意料之中,华老师将问题进行了加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度过了一节课,学生和老师之间显得无比的融洽和谐。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会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的牢固。3、亲近名师,就要树立终生学习和不断拓宽知识面的观念。教师要储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应答课堂的意外。听这节课之前,我们没有教过莫比乌斯圈这一

11、课,只是在教材培训的时候接触过。华老师说这种圈子它是很有多用处的,打印机里色带就有这种带子。我觉得很新奇,他对这种圈子了解的可真多,后来听说华老师在教这节课时查阅了几十本相关的书籍,于是惊讶变成了心里的振憾,可见他是用生命在备课,一个特级教师能做到这一点,想想自己真觉得惭愧。华老师引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更应该从一个善于反思,勤于实践的教师做起。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抱着已有的知识去应万变,那将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拓宽知识面,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总之,非常感谢这次学习名师的活动!通过学习,我的观念将又得到一次新的洗礼,要把这些新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还需要自己不断地摸索、实践,争取早日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开拓型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