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733965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题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3)忽如一夜春风来,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绘了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他说: “ ,独上高楼, 。此第一境也。”(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2、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B眼下,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强化班,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实际上是对孩子个性的一种摧残。C几个来到香港的大陆游客,在一家珠宝店里精挑细选,最终探骊得珠,满意而归。D小偷被人发现后,急不暇择,慌忙间跑进了一条死胡同。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3处表达错误,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上午胜利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大的大会。大会号召,全党各族人民

3、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这平葡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z,宛然一块温闰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皱缬( ) 尘z( )(2)文中划浪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3)请仿照划横线句子的

4、句式,在 , 处再续写一句。(2分)5根据你所阅读的格列佛游记,完成下面题目。(5分)(1)格列佛在大人国所经历的最危险的一件事是什么事?(2分) (2)在格列佛游记中,有几次提到中国,请说说是有关中国哪些方面的情况。(3分) 6. 12月6日,东台市采血站到我校组织义务献血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3分) 二、理解感悟(60分)(一) 阅读龟虽寿,完成78题。(6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5、。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3分)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3分) (二)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2题。(13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下列各

6、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若毒之乎10.用“/”标出下边两个分句当中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共两处)。(2分)夫 环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2.请列举出两则可以证明本文观点的史实(各25字左右)。(4分) (三)阅读小说对门送来绿豆糕,完成1316题。(15分)“门铃响呢。”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 “

7、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门。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 “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不熟悉!”老郭说。“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老张媳妇说。“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

8、留着吃吧!我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这有啥不能的,咱们是对门嘛。”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让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

9、办什么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准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早啊!”老张媳妇说。“你也早啊!”老郭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犯了一下愣。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你家没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没有啥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我们肯定会说的。”“真没有?”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很不自在。“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老张媳妇望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有啥事呢?”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13.小说的情节围绕一碗绿豆糕展开,请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45字左右)(4分) 14.根据小说对老郭媳妇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她这个人物形象。(4分) 15.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