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73154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某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内蒙古某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内蒙古某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内蒙古某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内蒙古某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某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某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锡林浩特市伊日格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于2007年开始筹建,2008年设立、2010年进行工商登记。专致于肉羊养殖及相关产业。合作社入社牧民57户、团体社员有内蒙古小肥羊肉业公司。合作社设立时注册资金80万元截止2010年总资产357万元。合作社拥有11000余只适龄母羊、180只种公羊、13头南非杜伯种公羊、建有标准化中心配种站、暖棚、羊圈,配置了拖拉机、打草机等牧业机械和完整的羊配种仪器设备等。嘎查境内因有华北油田所属的二连油田及镇政府而社会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牧区,是实施项目的理想地点。伊日格养殖专业合作社聘用当地畜牧科技人

2、员主持公司的繁育、育肥方面的技术工作。主要技术依托单位为锡盟畜牧兽医研究所,以及盟、市兽医工作站、改良站。盟畜牧兽医研究所,现有职工38名,专业人员18名,中级专业职称人员14名,高级畜牧兽医师4人。曾参加国家、自治区和锡盟科研项目46项,获科研项目奖26项。项目单位法人:金晓光,男,蒙古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锡林浩特市伊日格牧民专业合作社社长。金晓光同志于19741978年在阿尔善宝力格镇插队(知青),大学毕业后长期任职于内蒙古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并曾出任上市公司高管,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很强,有着坚韧的吃苦耐劳精神,对牧区、牧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自2003年

3、以来一直在锡林郭勒盟创业投资、在牧区开展肉羊经济杂交并帮助牧民解决困难,在当地有着很好的口碑。1.1.2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名称: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11000只经济杂交羊养殖基地新建项目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锡林浩特市阿尔善宝力格镇白音高勒嘎查,。1.1.3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总投资18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培育纯种杜泊羊100只,阿尔善宝力格镇及周边各苏木镇推广纯种杜泊种公羊30只,年产杜蒙杂交羊11000只,年增加销售收入150万元。建设内容:建胚胎移植室150m2、纯种羊舍400 m2、人工授精配种室150m2,育肥场地1000m2,划区轮牧育肥场1.5

4、万亩,购进杜泊种羊30只、受体母羊200只,建高产饲料地1000亩、购置胚胎移植设备1套,人工授精器材1套、打机电井2眼等。建设期限:一年。1.1.4进度安排本项目实施期限为1年。2012年6月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审批。2012年10月-11月,筹措资金,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13年5月-9月,完成土建工程。2013年7月-8月,进行选种选配。2013年9月开始项目建成运营。1.1.5组织管理方案项目批准立项后,将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阿尔善宝力格镇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白音高勒嘎查嘎查长、合作社社长等为成员,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帮助解决项目实施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

5、时,项目建设实行法人负责制、集中采购制、项目质量监理制、资金专项管理制、技术承包责任制。项目运行方式:伊日格养殖专业合作社繁育杜泊纯种羊,嘎查牧民按照自愿原则进行杜蒙羊经济杂交工作。经营采取合作社组织,牧户经营的运作方式,合作社统一经营繁育基地和育肥场,牧户分散饲养杜蒙杂种羊,形成双层经营模式。在组织牧户进行生产过程中,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公羊、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牧户作为生产主体与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牧户按计划繁育,合作社组织杜蒙杂种羊育肥出栏和产品销售,盈利按股份分红。1.1.6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其中:申请农牧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财政补助资金9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90万元。1.

6、1.7财务状况合作社,2010年资产总额已达到3.571.570.45元,所有者权益3.381.267.37元,主营业收入420.081.36元,资产负债率为5.3%,该企业经营规范,制度健全。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年销售收入800.00万元,年创利润31.00万元,财务净现值128.0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85%,投资回收期4.91年,投资利润率17.31%。1.2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7、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业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内蒙古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内党发200324号)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意见(2007年1月8日)中共锡盟盟委、行署关于增加农牧民收入若干措施意见(锡党发20043号)锡林郭勒盟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

8、2010)(财发200393号);锡林郭勒盟财政局关于组织编报财政支农重点项目工作的通知(锡财农(2010)113号)14,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意见(内财发20101号)文件16,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发展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1.3综合评价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一,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历年1号文件精神,促进牧民持续增收和新牧区建设。第二,有利于构建新型良种繁育体系,从而大大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第三,有利于生态保护、建设,充分发挥草地资源优势,在有限的草地资源

9、上,创更大经济效益,并确保畜牧业持续发展。第四,为锡林浩特市乃至全盟肉羊杂交改良起到示范作用。项目是可行的。第一,该项目选题,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对当地及周边地区肉羊的产业化经营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第二,项目采取“嘎查+合作经济组织+牧户”的运行模式,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第三,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技术先进且成熟,工艺路线合理、设备先进,可推进肉羊产业的良种化进程,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第四,建设规模适度,有利于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调整畜群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第五,投资规模适度、投资结构合理,资金筹措可行。第六,财务评价结果表明各项经济指标均较合理,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第七,

10、环境评价结论显示,项目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论证结论。本项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规化设计,合理确定了建设内容和规模,技术路线正确,投资方向合理。是一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可行性项目,是当地急需且符合国家、自治区、锡盟产业政策和增加牧民收入的项目。项目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生态效益良好,将对畜牧业产业化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效地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促进牧民持续增收。实属国家财政支农重点项目政策规定的扶持对象,立项条件充分。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这是一个通过引进良种羊实施经济杂交和肉羊改良,推进畜牧业发展,持续增加牧民收入的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中

11、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畜牧业”,国家农业部领导就此提出了六项具体措施,其中首要一项就是“构建发达的畜禽种业体系”,具体要求加快“建设新型的良种繁育体系,科学高效地选育推广品质优良、适应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且生产性能高的畜禽牧草品种,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畜牧业发展目标,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这说明,这个项目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要求和产业政策。自治区和锡盟政府部门也要求,要紧紧围绕家畜品种优化工程的实施,以家畜品种的提质提效为核心,提升家畜个体质量和效益。这说明,这个项目符合地方的产业政策。项目区锡林浩特市是锡盟主要

12、肉羊产区之一,全市2009年存栏草食家畜96.3万头(只),其中羊占88.2%。近年为提高肉羊的个体产值和经济效益,与盟内其他几个肉羊大旗一样,积极地开展了肉羊经济杂交。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无角道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夏洛来等国外良种肉羊品种对当地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看,引进这些良种羊进行经济杂交,结果并不理想,其杂种后代的体重、产肉性能虽然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而且花羔率较高,皮毛质量差,价格上不去。这种情况,不仅在锡林浩特市,在全盟乃至全自治区都一样,因而其杂交成果不能大面积推广。从2004年开始,锡林郭勒盟引进南非杜泊羊与蒙古羊杂交,展开了新的经济杂交

13、试验研究。经过近三年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调查表明,在锡盟草原放牧饲养条件下,用杜泊羊杂交蒙古羊,其杂种后代表现出初生重大,生长快,发育好等优良特性,产肉性能等各项指标以及经济效益均高于蒙古羔羊,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效果良好。尤其是杜泊羊的毛色遗传性很稳定,杂种后代中黑色毛只局限于头部。体躯和四肢均为白色,三年的杂种后代中花羔仅占2%,其他性状未见异常变异,其体型外貌基本保持了蒙古羔羊的品种特性,在毛色特征方面相似于蒙古羊,因而杜泊羊受到牧民欢迎。根据试验结果和有关研究资料,可以初步认定,杜泊羊遗传稳定,种用价值高,是锡林郭勒草原养羊业中最适合杂交改良蒙古羊的肉羊种。这个建设项目是按照

14、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十一五”及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根据上述政策背景和项目区养羊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依靠科技转变经营方式的具体举措。它将大力推进科学养殖,实现畜牧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使广大牧民持续增加收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促进牧民持续增收的需要据锡林浩特市伊日格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合作单位:“呼格吉勒牧工贸公司”杜泊羊杂交改良项目试验组研究报告表明,六月龄杜蒙杂交羊与同龄蒙古羊比较,其平均宰前体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高出8310g、4650g和3590g,而且其皮毛皮质量较好。按照这个试验

15、结果,出售1只杜蒙杂交羊,可增收109.6元,项目区产业化组织中200牧户年出栏杜蒙杂交羊11000只,可增收120.56万元,户均增收6630元。项目区地处内蒙古高原,深居大陆内部,冬季、在蒙古高压控制下,严寒而漫长,雪灾频繁,给传统的放牧畜牧业造成“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现象。开展经济杂交和改良,实现畜草平衡,增强抗灾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2.2.2是项目区养羊业品种优化的需要目前项目区锡林浩特市肉羊的良种化程度并不低,达90%以上。但都是地方良种乌珠穆沁羊。这些羊优点很多,特别是对当地自然条件适应能力较强。但与国外一些良种肉羊比,尚有差距,特别是不如杜泊羊发育早、生长快、繁殖力强、双羔率高、产肉率高。所以杂交改良空间还很大。建设本项目,将填补这个空间。2.2.3是实现畜草平衡、保护生态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33条明确规定:“草原承包经营者应当合理利用草原,不得超过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载畜量;草原承包经营者应当采取种植和储备饲草饲料、增加饲草供应量、调剂处理牲畜、优化畜群结构、提高出栏率等措施,保持草畜平衡。”自治区人民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出了“畜牧业再上新台阶,牧民率先达小康”的号召。然而在有限的草地资源限制之下,靠饲养当地土种家畜既要保持草畜平衡,又要使牧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