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723679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心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心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心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心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XX乡中心学校校舍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XX县XX乡中心学校二00九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 一、项目概要1 二、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 三、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简介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 一、项目背景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5 一、项目区概况6二、社会经济6三、交通区位6第四章 工程设计方案8 一、设计依据及标准8 二、工程设计方案9 三、排水及电器工程9 四、工程社工方案11 第五章 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21 一、抗震设计规范21 二、项目抗震设计21 第六章 环境保护22 一、环境保护执行标准22二、项目的生态评价22 第七章 节能24一、节能的意

2、义24二、设计原则24三、节能措施25第八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27一、项目管理27二、项目实施进度29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措施31一、投资估算31二、资金筹措32 第十章 工程招标32一、总则33二、招标内容34第十一章 经济评价及综合评价35一、国民经济评价计算参数35二、国民经济评价费用和效益计算35三、社会效益35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39一、 结论39二、 建议39 附表:1、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现状平面图2、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规划平面图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校舍改造 2、承办单位: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 3、项目负责人:XX 4、项目建设地址:

3、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 5、建设内容 义务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解决项目所在地周边学生就学问题,缓解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为农村办好真正的义务教育,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计划扩建教学楼,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295平方米6、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30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所需资金计划全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解决。 7、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新增1200名学生就学,将大大缓解旧县镇中心学校在校生剧增所带来的压力,为当地义务教育提供了优质教育基地和学习条件,对于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手段必将起到积极的作 用,是提

4、高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学校整体功能的需要。二、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编制依据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 (2)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建标1996J 640号: (3) 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 (4)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002年版: (5)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 (6) 安徽省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 (7) 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安徽省教育厅教基(2007) 14号: (8) 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 (10) 阜阳统计年鉴 2008; (9) 2009年X

5、X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0)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资料。 2、研究工作的主要范围 根据任务的要求,报告认真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 交通的现状及发展环境,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建设资金、投资风险等。通过定性分析,论证了阜阳市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校舍改造工程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其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对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2)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图布置方案研究:(3)对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 (4)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对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进行研究: (6)对环境保护、

6、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研究方案: (7)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8)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三、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简介 旧县镇位于XX县城的北大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镇共有6.8 万人,面积约80平方公里,辖12个村社区)委员会。全镇共有中小学、 幼儿园15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12所,中心幼儿园1所,教职工397 人,在校学生9658人。 旧县镇中心学校位于镇政府东2公里,308省道南侧。学校占地3566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1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1245人,共开设18个教学班,教职工90人,学校服务半径5公里。预计2010年在校学生将达到2400人,将达48个教学班。

7、 学校视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像的宗旨,遵循“关爱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快乐成长”的理念,确立“教有特色、学有所长、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的办学指导思想,营造“团结协作、永不服输、永争第一”的团队精神。形成了鲜明的“人文管理、高点定位、和谐发展、温馨提高”的办学特色:坚持“在管理中发展,在规范中创新”的办学思路。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 中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 条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舍安全。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使所有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

8、、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工程,逐步解决超大班额问题。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是由农村义务教育的生源特点决定的,也是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学生对学校教学设施的要求。 农村义务教育生源的特点是数量渐少,分布零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集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和集镇聚居,村落人口迅速减少。此外,农村青壮年大量举家涌向城市务工,也带走了一部分学龄人口。这样就造成了这么一种现象:农村学龄人口大量的减少、流失,导致许多学校无法按政府要求开班授课,而城市随着务工人员子弟的进入,解决就学问题雪上加霜。学龄儿童少年不得不告别父母,离家接

9、受义务教育。目前XX县旧县镇中心学校承担其周边区域5公里范围内的初中段义务教育的重担。目前学校教室不足,因此,教学设施问题亟待解决。2、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我国义务教育整体上正在由全面普及进入到高质量高水平普及的新 阶段。要继续把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实施 “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 3、本项目的建设,是新一轮学校优化布局的需要。 尽管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义务教育

10、的重点还在农村。学校办到家门口的论断与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背道而驰,而优化校网布局,提高办学效益,走集约化教育的道路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要效益和质量,必先要有规模,要规模,必先要调整校网,优化布局。目前XX下属各乡镇校网布局工作风起云涌,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布局调整后的优势己崭露头角。新一轮的校网优化浪潮正在兴起。这就涉及对一些区位差、生源少、质量低的学校进行撤并,扩大布点学校的规模。这样能强有力地推进学校布局的优化工作。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 地理位置:XX县旧县镇位于XX县城的北大门,地理坐标东经1153631.7,北纬331305.3。 地形:旧县中心学校地形平坦开阔,地面

11、标高为29米,地形总 水文:XX县年平均降雨量820950毫米。境内大小河道纵横交织,河沟稠密。该地区为松散岩系孔隙水分布区,含水层颗粒较细,厚度较大,坡度平缓,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 土壤:士壤主要类型为潮土。 生物: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红芋为主,兼有高粱、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以棉花、泊菜、芝麻为主。畜禽品种有牛、猪、羊、兔、鸡、鸭、鹅等。天然水域中的鱼类资源,约有30余种。 地质:为第四纪地层,主要发育自上太古界五河群、新老界第三系。 基底构造属华北凹陷南缘,工程地质土质为亚沙土及部分淤泥加人工填土,容许承载力为160-260kpa,地震烈度

12、为6 区。 二、社会经济 XX县旧县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种植呈粮、经、饲三元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 三、交通区位 XX县旧县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105国道、308省道,南洛高速、深阜铁路穿境而过。 第四章 工程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及标准 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

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设计标准 (1)基本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结构抗震等级:三级: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物类别:丙类: 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 50年。 (2)结构型式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学生宿舍及食堂工程主体采用砖混结构,楼梯等部位采用剪力墙,现浇楼板。 (3)基础型式 根据结构型式,结合场址工程地质状况,建筑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 3、设计构思 在设计构思时充分考虑了环境特征,建筑总体布局要使教学楼具有良好朝向,建筑的形体要生动活泼,富有变化,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幽雅清新。 合理利用室内空间,满足教学工作使用要求。 简洁、朴素大方的建筑造型符合学生教学楼的特点,而与环境有机结合所创造出的充满活力,富有变化的空间,充分体现青少年的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层高门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