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72178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 南漳县职业教育中心 陈建平教学目标1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理清思路,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2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了解在说明文中大量引用史料和诗文的作用。3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中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研究的精神和写作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2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早在一千多年前,苏轼曾有诗赞叹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

2、橘杨梅次第新,日焱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抒发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而远在唐代,贵妃杨玉环贪吃荔枝,朝廷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了许多痛苦。因此,诗人杜牧写诗给以嘲讽:“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无论是诗人的牵肠挂肚,还是贵妃的劳民伤财,说明了荔枝确是果中珍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荔枝也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提问: 二、走进作者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著名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在生物学方面成就突出,著有中国植物图鉴、鸟类概论等

3、专著。他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代表作品为生物学碎锦。三、解题1课题出自明朝陈辉的荔枝诗,这句诗是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荔枝(明)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阑干。讨论明确: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荔枝的成熟期。“六月”指的是荔枝成熟的季节,阴历的六月。荔枝交待了说明对象。丹荔枝成熟后的颜色。2提问:文章用诗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明确:好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此标题内涵丰富,既说明了荔枝

4、的产地、成熟期、颜色,又生动形象。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用的风格统一起来,充满了诗情画意,增强了文学性。3明确文体,复习说明文知识。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说明文相关知识复习。常见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如:整体局部 上下 外内 远近逻辑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总述分说 简单复杂 特征功

5、用常用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据、画图表、举例子、打比方、引用四、概括要点,理清思路1、学生速读第一段,思考:(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荔枝的外形与味道。(2)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如何描述荔枝的?(3)学生比较自己与白居易的描绘,谁说得更形象、更优美?为什么?(4)作者怎样认为白居易对荔枝的描绘的?2、学生自主阅读214段,找出各段中心句,并概括并列出要点。明确: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贮藏核花产地书谱栽培(生长习性)发展生产3、学生划分课文层次,概括层意。明确: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质疑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210),主要说明荔

6、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即荔枝的生态特征。第2段到第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先后介绍了荔枝的外壳、颜色、形状和大小。第6段到第10段,写荔枝的果实。从壳膜写起,写了果肉、贮运、核、花。第三部分(1114),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先写荔枝的产地分布,次写有关荔枝的专着,再写荔枝的移植,最后写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4、学生列出结构图,教师指导订正。一、设疑,引出下文1荔枝果实的外部形态特点2荔枝的内部构造1荔枝的产地分布2古代的荔枝书谱3荔枝习性及生长北限(13)外壳构造外壳颜色荔枝形状大小重量荔枝薄膜荔枝果肉荔枝贮藏荔枝果核荔枝的花(10)4提出荔枝生产的建议和期望(14)5、根据所列的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明确:本文作者在充分掌握荔枝的外形特征及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将多种说明顺序汇于一体。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设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从文章主体部分看,先介绍荔枝的生态特征,后介绍荔枝生产的相关情况,又是先主后次、先实后虚的逻辑顺序。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即壳膜肉(假种皮)核(种子)。这样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