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7197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课记录一、教学内容小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

2、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也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篮球教学在中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技能目标:使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 “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五、本课的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六、教学策略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篮球游戏

3、为主线,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教学手段,通过尝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在评价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点评相结合;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巧妙的安排游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七、教学过程一、开始准备铺垫阶段 1、课堂常规2、准备动作二、参与运动学习新知阶段1、师示范讲解持球的手型;要求大拇指“八”字形。2、学生模仿持球手型和徒手手型,并相互纠错;解决手型的问题。3、 指名学生进行传接球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双手胸前

4、传接球。4、学生尝试练习;初步体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5、师与一生演示,重点进行传球动作的示范讲解;6、学生练习;7、 师与一生演示,重点进行接球动作的示范讲解;8、学生练习;9、讨论归纳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师通过传球的口诀:“蹲、伸、拨”;接球的口诀:“迎、收、屈”;便于学生记忆,进而突出教学重点,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组织:二人一组原地进行练习要求: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注意个别指导掌握较慢的同学,如出现传球中的抛、扔或单手传等,接球中的抱球等,及时纠正。三、巩固反馈阶段1、传球比稳1.1学生练习;1.2传得好的学生拉长距离传;师:提示学生在传稳的基础上拉长距离,引导学生边练边思考如何传得远?1.3教学比赛;师进行评价2、传球比多 2.1学生练习;师:引导学生边练边思考如何传得多?2.2教学比赛;师进行评价四、拓展激趣阶段1、游戏:轮转传球 组织:三人一组,散点要领:传球、转体、接球师:组织三人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生:自主练习要求:明确游戏规则,反应灵敏、配合默契、保持相互距离注意安全。2、游戏:迎面传球接力师:根据本组的水平可以调整间距,要求:相互协调合作、速度灵敏五、放松结束阶段1、小结2、评价本课的学习情况,号召学生课后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3、回收器材 总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