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71976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一、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范围:本细则的内容适用于空调与采暖系统中冷热源设备、辅助设备及其管道和室外管网系统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于系统验收。质量控制监理工作的范围为:1、冷源系统,含冷源设备、冷媒水循环系统设备(冷冻水循环泵、分水器、集水器等)、冷却水系统设备(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却水补水泵等)及设备管道系统;2、热源系统,含热源设备、空调热媒水循环泵、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热交换器及设备管道系统;3、冷(热)源机房、换热站管道及配件系统;4、室外热力管网及附件系统。二、质量控制与验收的内容1、冷(热)源机房、换

2、热站内的管道系统、系统制式及安装质量控制;2、冷(热)源设备辅助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与节能性能的核查、设备安装质量控制;3、室外管网系统制式核查和安装质量控制及系统调试;4、各系统自控阀门、仪表的技术性能参数核查,安装地点、数量、位置、方向等质量控制;5、绝热材料性能参数复验,管道、设备的绝热施工质量控制;6、设备单机试运转和系统的联合试运转。三、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1、熟悉节能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根据GB20411-2007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的验收内容,列出承监项目本分项节能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内容。2、参与施工图会审和设计交底,设计所选冷热源及辅助设备的能效比(COP)、部分负

3、荷性能系数(IPLV)、输送能效比(ER)应符合GB19576-2004、GB19577-2004、GB12021-2004等产品强制性国家能效标准,热源设备的效率和耗电输热比(EHR)应符合GB50189-2005的相关规定。3、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提出审查意见。4、审查承包单位的资质,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资格和特殊工种人员的上岗证。5、编制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细则。6、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子系统与检验批的划分:(1)冷源系统按冷源机组设备及管道安装、冷水循环设备及管道安装、冷却水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三个子系统作验收检验

4、批;(2)热源系统:按锅炉机组及辅助设备安装、热水循环设备及管道安装、换热器及管道设备安装三个子系统作为验收检验批;(3)室外管网:单独作一个检验批验收,如系不同系统应分别验收;(4)不同的冷源和热源系统,应分别进行验收。四、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监理工作程序熟悉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审查节能施工方案与施工单位资质编制节能监理质量控制细则审查冷热源设备、绝热材料节能性能参数绝热材料进场现场抽样送检复验冷热源设备安装质量检查自控阀门与仪表安装质量检查管网系统绝热层、防潮层施工质量检查检查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质量检查系统联动功能与调试质量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估机房管道安装及系统制式相符性检查五、冷热

5、源及管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 办法冷热源设备/材料质量控制1.1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及其辅助设备、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规格及外观等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1.2 对下列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核查。各种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1) 锅炉的单台容量及其额定热效率,锅炉的最低设计效率应符合表JN-KR-1规定;锅炉的最低设计效率表 表JN-KR-1锅炉类型、燃料种类及发热值在下列锅炉容量(MW)下的设计效率(%)0.71.42.84.27.014.028.0燃煤类烟煤737478

6、7980类烟煤7476788082燃油、燃气86878788899090(2) 热交换器的单台换热量;(3)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额定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COP)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其中制冷性能系数应符合表JN-KR-2的要求,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应符合表JN-KR-3的要求;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表 表JN-KR-2类 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水 冷活塞式/涡旋式11633.84.04.2螺杆式11634.104.304.60离心式11634.404.705.10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50502.

7、402.60螺杆式50502.602.80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表 表JN-KR-3类 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水 冷螺杆式11634.474.815.13离心式11634.494.885.42注:IPLV值是基于单台主机运行工况。(4)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的名义制冷量、输入功率及能效比(EER),其中单元式机组能效比(EER)应符合表JN-KR-4的要求;单元式机组能效比(EER)表 表JN-KR-4类型能效比(W/W)风冷式不接风管2.60接风管2.30水冷式不接风管3.00接风管2.70(5) 蒸汽和热

8、水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名义制冷量、供热量、输入功率及性能系数,应符合表JN-KR-5的要求;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表 表JN-KR-5机型名义工况性能参数冷(温)水进/出口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蒸汽压力(MPa)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性能系数(W/W)制冷供热蒸汽双效18/1330/350.251.4012/70.40.61.310.81.28直燃供冷12/730/351.10供热出口600.90注:直燃机的性能系数为:制冷量(供热量)/加热源消耗量(以低位热值计)+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次能)。(6) 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

9、、电机功率及耗电输热比(EHR),其中最大耗电输热比(EHR)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JN-KR-6的要求;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最大耗电输热比(EHR) 表JN-KR-6管道材质室外主干线总长度(m)L500500L1000L1000全部采用钢管0.00314+2.5810-6L0.00314+2.0610-6L0.00314+1.5510-6L部分为塑料管0.00392+3.2210-6L0.00392+2.5810-6L0.00392+1.9410-6L注:EHR=N/Q,EHR0.0056(14+L)/t。式中N为水泵在设计工况的轴功率(kW);Q为建筑供热负荷(kW);为考虑电机和

10、传动部分的效率(%),采用直联方式时=0.85,采用联轴器连接方式时=0.83;t为设计供回水温度差(),系统中管道全部采用钢管时取t =25,系统中管道部分采用塑料管材时取t =20;L为室外主管线总长度(包括供回水管)(m),当L500m时=0.0115,当500L1000m时=0.0092,当L1000m时=0.0069。(7) 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电机功率及输送能效比(ER),其中输送能效比(ER)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JN-KR-7的要求;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 表JN-KR-7管道类型两管制热水管道四管制热水管道空气调节冷水管道严寒地区寒冷地

11、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ER0.005770.006180.008650.006730.0241注:1、ER=0.002342H/(T)。式中H为水泵设计杨程(m);T为供回水温差;为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2、表中的数据适用于独立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最远环路总长度一般在200500m范围,区域供冷(热)管道或总长过长的水系统可参照执行。3、本表不适用于采用直燃式冷(温)水机组、空气源热泵、地热热泵等作为热源的空调热水系统。(8) 冷却塔的冷却水流量及电机功率;(9) 审查自控阀门与仪表的技术性能参数。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资料和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核对。检查

12、数量:全数检查。1.3 对绝热材料和绝热管壳的性能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并核查其复验报告。对绝热材料和绝热管壳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和防火性能(无检测报告时)等技术性能参数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要求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验次数不得少于2次。2、系统安装质量控制2.1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 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换;(3) 空调冷(热)水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变流量或定流量运行;(4) 供热系统应能根据热负荷及室外温度变化实现设计要求的集中质调节、量调节或质量调

13、节相结合的运行。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保证空调与采暖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首先要求将冷、热源机房、换热站内的管道系统设计成具有节能功能的系统制式;其次要求所选用的省电节能型冷、热源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均要安装齐全、到位;另外在各系统中要设置一些必要的自控阀门和仪表,是系统实现自动化、节能运行的必要条件。未经设计单位同意,就擅自改变系统的制式并去掉一些节能设备和自控阀门与仪表,或将节能设备及自控阀门更换为不节能的设备及手动阀门,结果导致了系统无法实现节能运行,能耗及运行费用大大增加。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保证以上各系统的节能效果,本条做出了空调与采暖管道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设备和自控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且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的强制性规定。本条文规定的空调冷(热)水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变流量或定流量运行,以及热水采暖系统应能实现根据热负荷及室外温度的变化实现设计要求的集中质调节、量调节或质量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是空调与采暖系统最终达到节能目的的有效运行方式。为此,本条文做出了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安装完毕的空调与供热工程,应能实现工程设计的节能运行方式。检验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实物。检查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