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717093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将相和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将相和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相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新华五华小学 王 漓上个星期我在赤坭镇剑岭小学上了将相和一课。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本文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纵横交错的矛盾冲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但是本文篇幅较长,要学生充分领悟人物性格特点需要三课时的安排,再此我选择了第一课时教学来进行教后反思

2、。一、交代背景,激发兴趣。在导入时,我选择向学生交代将相和的时代背景:(两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叫做战国时期。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有七个,分别是秦、楚、齐、赵、燕、魏、韩。也称战国七雄。七个国家都想一统天下,因此战火连年。然而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也称虎狼之国,位于赵国的西面。而赵国的东面则是富强的齐国。赵国处于两个大国之间,行事处处小心。更何况,当时的秦王是一个凶狠残暴、阴险狡诈、不守信用又贪得无厌的人。赵王也就更加小心翼翼了。)通过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情况,激发学生对当时历史的好奇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因为学生们是农村的孩子,课外知识并不丰富,平时阅读的机会少,对历史方

3、面的了解更是贫乏。所以当我在导入时交代战国七雄的情况时,孩子们睁大了眼睛,表现出浓厚地学习兴趣,让我成功的把他们带进课堂,带进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楚国之间的故事。二、抓住主线,理清脉络。在讲课文前,我已经交代学生做好预习。课始我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顺其自然的将课文的主线展现在黑板上。(如:通过预习,谁知道将是指的?相?文中还有哪些主要人物?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学生边将预习成果展示出来,我边进行板书,于是一条主线清晰起来,一目了然。不仅让学生轻而易举的抓住课文的脉络,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秦国 秦 王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蔺相如赵国 负荆请罪 廉 颇三、以读为本,创

4、设语境。 由于教学对象是农村的孩子们,针对农村和城市孩子们的差异性,我决定采用以读为本为主要教学手段。其实,要读懂这个故事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廉颇和秦王还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因此,我设计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朗读,希望能通过读,让学生找到感觉,身临当时历史环境中。通过学生的读来展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蔺相如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廉颇的骁勇善战、知错就改;秦王的贪得无厌、阴险狡诈。在读有关描写蔺相如的句子时,我会用不同的激励语言鼓励学生,当学生读出了胆识过人的蔺相如,我会称赞“好一个胆识过人的蔺相如”;当学生读出理直气壮的蔺相如时,我会肯定“多么理直气壮的蔺相如啊!”这种激励手法,实是想

5、让学生真正的投入课文中,潜移默化,从各方面去深入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渐渐人物形象在学生的朗读中鲜明了,精神品质也逐渐在学生们头脑中清晰了,那么以读为本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多层次读的训练中顺利完成了。 四、重视积累、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和需要,我设计了一个词语积累的环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说说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很多学生都只会回答:“机智勇敢”。因此课前考虑到学生的所积累的词语会很单薄,我在教学中插入了这一个积累词语的环节。(将一些描写蔺相如品质的词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胆识过人,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并告诉学生,这些词语不但可以描写蔺相如,

6、还可以在作文时人物描写中运用到。)在穿插这个环节时我采用了较好的过渡,(看了这些词语,我们知道蔺相如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们想进一步了解他吗?怎样才能拉近我们与他的距离呢?请看看老师给你们的温馨提示:学习任务)因此并不突兀,整个环节紧密相扣,并没有影响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词汇得到了积累,在将来还可运用到其它方面,一展所长。五、培养习惯、训练表达能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在讲完“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时,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学会按课文内容的顺序复述,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节课的课堂效果还算理想,紧凑的教学环节、行云流水般的过渡语、对学生贴切地激励和赞赏都算是这节课的闪光点。然而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是我这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在备课时忽略了农村孩子的性格是比较害羞、怯场的。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怎样才能最大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还有待研究,需要不断向大家汲取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