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澄迈思源实验学校导学案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在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4.总结微粒的性质学习重点】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2.总结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自学导航】 阅读教材 ,完成以下问题:探究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物质是由肉眼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微粒构成的探究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⑴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 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浓氨水是 色、有_______________味 体,有 性, 显 性,可以使 色的酚酞试液变成 色 ⑵实验2: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 一个大烧杯把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如右图所示) 观察到的现象: ,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得到的结论: ⑶该实验是否需要做下图1所示的对比实验,理由是 , 该实验做下图2所示的对比实验,其目的是 2.总结:微粒是在不断地 的 ⑴下列事件可以用此解释的现象有: ,不能解释的现象有: (填字母), a.花园里闻到花香 b.落叶纷纷 c.长期堆煤的墙变黑了 d.尘土飞扬 e.雪花飘飘 f.柳絮轻飞 g.糖放到水里,溶解了。
⑵ 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 , 越高,微粒运动的速率越 , 可以解释的现象有: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 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探究三:微粒之间有空隙1.探究微粒之间有空隙的实验 ⑴【实验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其液体体积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可以得到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________,不同微粒之间的空隙____(填“相同”或“不同”)⑵【实验2】,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 得到的结论: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 ,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 所以气体往往比较 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 被 压缩 2.总结结论:微粒之间有 (1)影响微粒之间空隙大小的因素之一是 , 越高,微粒之间空隙越 ,可以用此解释的现象有:a.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b.温度升高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上升 c.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 d. 工业上可将大量的气体压入钢瓶 e.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
(2)影响微粒之间空隙大小的因素-之二是 , 越大,微粒之间空隙越 ,可以用此解释的现象有:a. 工业上可将大量的气体压入钢瓶 b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综合以上探究,我们可以总结出微粒的基本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训练】1.下列事实体现出微粒的什么性质?(1)打开醋瓶就可以闻到醋味___________________;(2)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滴水里约有十七亿亿个水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1)50mL酒精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_____100mL;(2)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体积____100mL;(3)50g酒精和50g水混合后质量_____100g;(4)二氧化碳气体微粒间的空隙_____干冰微粒间的空隙;(5)构成液氧的微粒之间的空隙___________构成氧气的微粒之间的空隙。
3.将 的高锰酸钾加入水中振荡,管中的液体变成了 ,说明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 到水中去了4.不同的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 ,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 5.水、水蒸气、冰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 ,空隙 6.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约2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糖,水面将 (填“上升”或“不变”),在玻璃杯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水平线当糠块溶解后,液面比水平线 ,原因是 第三章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学习重点】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到微小粒子构成的 2.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质变化与化学变化学习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分自学导航】 阅读教材 ,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 。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Fe、Cu、Mg、Na、He、Ne、金刚石(C)、石墨(C)、S、Si等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常见气体:H2、CO2、O2、N2、NH3、SO2、CH4、HCl等 液 体:苯、酒精、H2O等固 体:五氧化二磷、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探究二、分 子 1.概念:分子是 的 微粒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小,质量小②分子是在 ③分子之间有 ④同种分子 ,不同种分子 3.备注:①分子是保持物质的 性质的一种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 性质; ②分子在 变化中可以再分;在 变化中不能分例: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式: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子模型: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 4.分子的表示法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⑴纯净物和混合物 种分子构成纯净物。
种分子构成混合物 ⑵物质的变化: 用分子的角度看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 用分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 ⑶ 微观示意图表示的意义宏观:①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不变;②该反应属于 反应;③水分解生成 和 微观:水 分解生成 和 ;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没有改变;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析讨论】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和水各自有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再具有氢气,氧气的性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微粒2.原子基本性质:①原子体积、质量都很 ;②原子在不断运动的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再分 3.注意:①原子和分子不要比质量和大小;②有些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 ; ③在化学变化中原子 再分(填“能”或“不能”;只能重新组合成 。
元素符号:氢原子 、氧原子 原子模型:氢原子 、 氧原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4.原子表示法 5.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⑴ 联系:分子是由 结合而成的;例如:氧气是由氧 构成的, 氧分子是由氧 构成的, 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思考:水是由 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⑵ 区别: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再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 再分;6.用分子、原子的观点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 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 发生了改变;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 , 重新组合生成了 (这也是化学变化的实质)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铁 B.氢气 C.氯化钠 D.铜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水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氧气3.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 ( ) A.冰融化成水 B.二氧化碳变成了干冰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了汞和氧气 D.碘加热变成了碘的蒸气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能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