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教院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71293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教院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教院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教院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教院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教院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教院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教院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2、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O2Fe+ 3CO2 置换反应B用NaOH检测溶液中的FeCl3:3NaOH+ FeCl3= 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化合反应D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O2CO2 分解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和碱中都一定含有氢、氧元素B稀释浓硫酸需将水沿器壁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粗盐提纯的蒸发操作中,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就应该停止加热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

3、一定是中和反应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足量的铁片与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B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D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4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顺序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氨气、金、葡萄糖B干冰、氮气、氯化钠C氢气、汞、硫酸铜D氮气、甲烷、硫酸铜6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A产生耀眼白光B产生黑色固体C产生蓝紫色火焰D产生大量白雾7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化学

4、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 MgO2B2Mg+CO2 2MgO+CC2Mg+O2 2MgOD2Mg+O2 2MgO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能源9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以下推理过程正确的是A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铝、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

5、的是A净水过程中加明矾可起杀菌作用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Mg2+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厨房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许多人都喜欢吃牛肉,牛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填“溶解”或 “乳化”)作用;(3)现在铁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_性,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如果铁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引起_;(4)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填“调大”或 “调小”)。三、计算

6、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同学把足量的铁粉放入200克稀硫酸中,并想通过硫酸的量来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但发现缺少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若想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请设计一个试验方案_(简述实验操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生活中“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应理解为_(填“元素”或“单质”)“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可由反应2NaOH+XNaClO+NaCl+H2O制得,则X的化学式为_。使用洗洁精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选填“溶解”或“乳化”)作用。为了防止

7、铁锅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和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填化学符号),当滤渣中有Ag和Cu时,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的情况是_(填化学式)。14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规范标出甲物质中间原子的化合价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_;构成甲物质的最小粒子为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填序号)A

8、铁锅 B 铜导线C 钢丝绳 D 黄金饰品(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3)化学兴趣小组要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D中的现象是_。两名同学将试含A和试管C中上层清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通过分析,确定了一定存在的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若将烧杯中混合物过滤,滤液中一定含的溶质有_。16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1:不相等;猜想2:_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

9、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实验方案(反应后略)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结论猜想1正确Na2CO3+2HCl=2NaCl+CO2+H2O猜想2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反应一定要在_中进行。同学们打算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如下三种改进,查阅资料后发现最佳装置是B,则猜想B中氢氧化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最终得

10、出结论: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_(填序号)。A NH3 BH2O CSO2 DN2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答案解析】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题目详解】A、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O2Fe+ 3CO2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正确;B、用NaOH检测溶液中的FeCl3:3NaOH+ FeC

11、l3=Fe(OH)3+3NaCl,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D、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O2CO2 ,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2、C【答案解析】A、酸和碱中不一定都含氢、氧元素,如稀盐酸中不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不符合题意;C、粗盐提纯的蒸发操作中,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就应该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不

12、符合题意。故选C。3、A【答案解析】A、足量的铁片与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镁的金属活泼性强,需要反应的时间短,选项A正确;B、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立刻产生硫酸钡沉淀,图像起点位置错误,选项B错误;C、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未加入硝酸钾固体时,未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图像起点位置错误,选项C错误;D、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选项D错误。故选A。4、B【答案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

13、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 C、植物油不能溶解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故选B。点睛: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

14、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5、C【答案解析】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物质。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物质。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物质。A错误;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B错误;C、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物质。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物质。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C正确;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物质。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物质。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分子构成的物质:大部分气体、水、有机物原子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大部分非金属固体离子构成的物质:碱、盐6、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C考点:实验现象分析7、D【答案解析】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MgO。【题目详解】A、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不是MgO2,书写错误;B、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没有C,书写错误;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