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概论.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710226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概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民族传统体育:指一定的民族,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中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对人体改造的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传统民族体育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以理论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珍珠球:俗称“采珍珠”“投空手”,是满族中流传的体育项目。1990年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珍珠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毽球: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球”演变而来,手毽是各族人民在播种水稻时,扔接稻秧的一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是侗族

2、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现代毽类运动包括 毽球 和 花样踢毽。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舟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民族浓郁文化色彩群众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人数一般不多于23人 按照第八届龙舟竞赛规程的规定,龙舟竞赛项目包括:标准龙舟和小龙舟两个项目 运动员(划手20人、舵手1人、鼓手1人、替补队员2人) 南狮:一般以“文狮”为主,流传于广东、湖南等省区。南派的舞狮以广东醒狮最有代表性,但广东舞狮亦有各地方的不同特点。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又称

3、“蹴鞠”“踏鞠”“踢鞠”“步打”,是我国古代流行的娱乐健身活动,最早出现于商代抡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中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竞争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因此被誉为“中国式的橄榄球”。射弩:射弩是在瑶族、苗族、纳西族、佤族、黎族、锡伯族等民族中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海南、湖南等地区。推测在战国以前我国就有了弩。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起源:答:1、特点:(1)民族性:文化的不同特点充分体现在物质、精神、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上,塑造者不用的民族(2)地域性:某一地区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有区域环境所带来的自然环境条件

4、不同,是各个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生活方式(3)交融性:不同文化模式与类型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民族体育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4)多样性:有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676项,分布之广,项目之多,在世界上绝无仅有(5)适应性:有的项目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有的项目在场地、器材上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还有的项目可徒手或持器械进行,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起源:民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萌生的,分别有以下几点:(1)民族传统体育萌发于生产劳动(2)原始战争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

5、萌发(3)原始宗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萌发影响(4)民族传统体育在原始教育中的显现2、舞龙运动的特点:(1)鲜明的民族特色(2)强调集体配合(3)鼓乐伴奏(4)种类繁多、形式多样(5)与节日娱乐紧密相联系3、4、学习民族体育方法有哪些:(1)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在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分析、评价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力求客观、实事求是。要用辩证的观点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多途径来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既要看到它积极、优秀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2)重视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6、,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整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也是中华个民族体育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以及外来体育文化不断地吸收、融合的历史(3)要克服各种主观因素,尽量客观、公正、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在较全面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项目的水平,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来源实践,并服从这一实践的需要,学习和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其理论5、简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情况:目前,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和发展,主要分两个方面(1)在少数民族

7、地区和具有较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其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与本地区民族接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入内蒙古、贵州部分学校开展的“角力运动”和西藏地区开展的“民族舞蹈”等(2)在汉民族地区和汉民族居住较多的省份,其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流行较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北方、中原等省份部分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等6、简述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全面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习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的存在与发展是同民族传统的延续与继承密不可分的(2)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与创造,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延续、进行、飞跃,社会

8、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3)有助于提高国民中和素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7、隋唐时期民族体育发展的特点:隋唐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其文化从总体上来说呈现了一种恢宏状阔、热烈昂扬的格调,这为隋唐传统体育的兴盛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其特点是开展的项目多、参加活动的人数多和中外体育交往的频繁论述:一、 阐述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宗教文化对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举例):1、 生态环境对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生态环境是指生命系统和环

9、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去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是民族生存空间,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是多样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生成和生存的基本条件,每一个民族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创造自己的文化。如东北、内蒙古地区,其地理位置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一畜牧业、狩猎业、农业为传统经济成分,从而孕育出与之紧密相关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赛马、射箭、跳马等2、 生产方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分三方面:(1)狩猎、采集和捕鱼器主导作用的经济文化类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如苗族的独木舟、京族的游水捉鸭(2)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如汉族各特色的拳术和器械(3)以畜牧业为主的

10、经济类型队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如西藏的赛牦牛、射箭、抱石头、摔跤等3、 宗教文化对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1)原始宗教的遗存与民族传统体育,其活动中就有许多与自然崇拜有关的项目,如西南地区地处高原,由于生产力低下,无力控制自然灾害便把天灾、瘟疫、疾病等归因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和崇拜自然的观念(2)宗教祭祀活动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人们举行祭祀、朝拜、庙会等活动中,通过各种仪式来祭神、娱神、取悦于神灵,由此产生了各种原始体育活动,以及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产生了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内容,如普米族每年正月初一要举行俗称“转山会”的体育活动,内容有弩弓射击、火枪射击、摔跤、赛

11、马等(3)在宗教观念支配下,采用某些特定于手段进行身心锻炼的活动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宗教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特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表现形式,它与传统宗教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伊斯兰教的回族,礼拜仪式中五功之一的拜功就是一套完整、有效的卫生保健方法,它不仅达到了宗教礼拜的目的,而且还起到了有效的健身作用二、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民族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同步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和功能:(1)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表现出强身、修身养性

12、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来自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与身体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它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娱乐身心的运动中逐步改善民族体质,提高各民族人民健康水平,如武术、龙舟、押加等对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能面全提高身体的各项机能;拔河、跳绳等以及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娱乐游戏类项目作为健身的手段更适合广大群众进行锻炼,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2)融自娱乐、沟通情感、谐和气氛为一体,表现出愉悦身心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是人们在这些娱乐性的活动中,直接得到令人愉快的情感发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上举行的射箭、蒙古象棋等比赛以

13、及民族歌唱和民族乐器的演奏等文娱活动(3)通过口传身授、结合竞技、游戏等身体活动方式,表现出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体育运动本身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教育手段,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是非常广发而深刻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体育教育往往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据中国古代教育史记载:“人们除了在生产实践、劳动活动中受教育外,又在政治、经济和文体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利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记事符号等进行教育。”如西周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成为学校的内容(4)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实用价值,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大多与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

14、它以经济活动方式为基础,如建立民族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民族体育用品市场等,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拓展人们文化教育体育消费和健身消费的空间,提升和丰富民族传统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5)培养认同感和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表现出整合的功能,在民族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民族之间的融合,民族产生时所具有的共同地域及血缘关系、文化等都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人们对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态度就构成了民族的认同,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其发生基础是龙图腾崇拜的遗存形式,但在其传承过程中增加了纪念屈原这一受人们敬佩的人物内容,由于屈原是一位凝聚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著名历史人物

15、,使得子子孙孙的认同感得以更好地实现,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如舞龙、舞狮、拔河等活动,多是以集体为参赛单位,通过参加集体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是人们的群体意识得到加强,对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三、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的提高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举例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建设和项目实践都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1、理论建设的发展现状:(1)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一种发展于历史中的一项体育运动,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形态,特别是以个体农业经

16、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的研究,已经由单一的体育范畴逐渐过渡到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及规律,并全面了解和阐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本质,掌握其发展规律(2)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结构的研究发展,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基本上确立了这门学科所研究、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并对学科的建设起到了奠基和指导作用,主要分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3)民资传统体育其他理论研究的发展:a.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与分类b.民族传统体育与其他体育的比较c.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战略d.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学研究发展 2、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