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湿接缝及横向张拉施工技术交底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705831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T梁湿接缝及横向张拉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预制T梁湿接缝及横向张拉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预制T梁湿接缝及横向张拉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预制T梁湿接缝及横向张拉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预制T梁湿接缝及横向张拉施工技术交底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T梁湿接缝及横向张拉施工技术交底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T梁湿接缝及横向张拉施工技术交底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1310项目名称 第 页共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津集施桥(2005)-2101施工部位T梁湿接缝施工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一、技术交底范围;跨津山铁路特大桥T梁湿接缝施工二、桥梁上部结构横隔板、湿接头、湿接缝施工预制T梁落梁就位,并调整好轴线与标高及支座固定后即可进行湿接缝的施工。现将T梁现浇湿接缝进行施工技术交底。1、对旧混凝土凿毛:将要浇注混凝土的梁板表层混凝土凿毛,以露出新鲜混凝土为准,在浇注混凝土时湿润表面,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结合。2、钢筋安装:按湿接缝钢筋构造图绑扎钢筋。纵向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电焊工持证上岗,焊条采用502或506焊条,严禁使用42

2、5焊条。焊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前应对采取的连接方法进行试验。 3、安装预应力束管道及模板:为了防止应力损失的增加及改变预应力筋的受力,应严格控制预应力束道的位置,束道在两预制梁端与现浇段相接处的位置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在现浇段中预埋与预制梁中同种材料的预应力束道,必须先预埋波纹管再穿钢绞线,同时须与预制梁段对应束道顺接,确保连接可靠,不漏浆。模板支撑时要牢固,线形要顺直,接缝要严密,保护层要满足设计要求。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与浇筑砼砼等级砂浆垫块用扎丝绑扎于钢筋上,相互错开。4、浇注混凝土:根据设计,本施工段T梁现场浇筑横隔板及桥面板连接湿接缝砼采用补偿收缩细石砼,砼等级为C55,浇注混

3、凝土时采用小直径振捣棒配合大直径振捣棒的振捣方法,确保现浇段混凝土密实。砼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时要先四周后中部,做到快插慢拔,避免过振或漏振的现象,同时必须控制好表面平整度,5、养生:梁体现浇混凝土施工完毕,为防止早期收缩出现裂缝,二次收面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小于7天。 6、待养生结束后,桥面板湿接缝处就可进行防水处理,防水板的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纵搭接不小于12cm,防水板搭接处之间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粘结,粘结厚度控制在1.2-1.5mm范围内,防水卷材铺装完成后,浇筑防水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砼。注意:铺贴防水卷材时,应边涂粘结剂边铺防水卷材,同

4、时使用橡皮刮板在卷材上部来回刮实。严禁有起鼓、气泡等现象,卷材铺贴应做到平直。防水层完成后,在胶粘材料固化前不得在其上行走或进行后道工序的作业。7、防水层防水卷材铺设完成后,进行浇筑防水防水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砼,其中纤维砼可采用聚丙烯纤维网或聚丙烯晴纤维砼。浇筑时,应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砼均匀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纤维砼的振捣时间达到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砼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摸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设置宽约10mm,深约20mm的横向断缝。当保护层砼强度达到设

5、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砼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自然养护时,桥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砼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28天;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14天。8、张拉预应力束及压浆:待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要求后,方可张拉预应力束。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压浆封锚。 9、横隔板、桥面板湿接缝砼及张拉注浆完成后,在砼施工缝处采用881-I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封边处理,施工缝两侧封边宽度不小于8cm,涂层厚度不小于1.5mm。主梁施

6、工必须按照下述顺序进行: 1、主梁安装后,焊接横隔板钢筋及连接纵向湿接缝钢筋,浇筑纵向湿接缝和湿接缝范围的横隔板砼; 2、焊接或安装现浇连续段接头钢筋,浇筑现 浇连续段砼;3、待现浇连续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张拉钢绞线。 4、施工顺序:横隔板 桥面板湿接缝张拉横向连接钢绞线注浆及封锚三、质量控制1.桥面泄水孔的进水口应略低于桥面面层,其布置严格按设计布设。2.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基层进行验收,基层应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无浮碴、无浮灰、无油污等,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平整度的要求:用1m长靠尺测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涂刷防水涂料时基

7、层应干燥,基层干燥鉴别的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或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3. 除施工缝外,铺装层面应无干缩或湿缩产生的裂纹。 4. 施工接缝密贴、平整、无错台。 5、混凝土浇筑前,先用高压风枪将桥面杂物再次清除干净,再对T梁表面进行充分的湿润,但不得有积水。6、混凝土浇筑要连续,从下坡向上坡方向进行,人工局部布料、摊铺时,应用铁锹反扣,严禁抛掷和搂杷,靠边角处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辅助布料,桥面混凝土铺装宜避开高温时段及大风天气,否则将造成桥面混凝土表面因干缩过快而导致表面开裂。7、振捣时,先采

8、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使得骨料分布均匀,一次插入式振捣时间不宜少于20s,然后采用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其振捣面重合100200mm,一次振捣时间不少于30s。最后采用振捣梁沿轨道进行全幅振捣,直至振捣密实。8、振捣梁操作时,应设专人控制振动行使速度、铲料和填料,确保铺装面饱满、密实及表面平整。9、一次抹面:振捣梁作业完毕后,作业面上架立人工操作平台,作业工人在操作平台上用抹子进行第一次抹面,用短木抹子找边,第一次抹面应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排出,并应控制好大面平整度。二次抹面:混凝土初凝前,采用钢抹子进行第二次抹面。二次抹面应控制好局部平整度。10、混凝土在二次抹面后,然后采用土工布进行覆

9、盖养生,但开始养生时不宜洒水过多,防止混凝土表面起皮,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浸水养生,养生期在7d以上。四、采用图纸1、横隔板、桥面板湿接缝结构、钢筋布置及横向张拉布置为:详见:横向连接图二。2、桥面防水层,防水保护层、中梁泄水孔布置详见:(1)、32m梁采用:通桥(2005)2101-I-23及通桥(2006)8061-6、7。(2)、24m梁采用:通桥(2005)2101-II-23及通桥(2006)8061-6、7。(3)、20m梁采用:通桥(2005)2101-III-23及通桥(2006)8061-6、7。五、钢筋制作、安装技术要求1、钢筋加工 钢筋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机进行调直。 钢筋弯曲

10、HPB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钢筋弯钩或弯折:、 级钢筋末端做90弯钩,其圆弧弯曲半径D,钢筋D2.5d、钢筋D3.5d (d为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钢筋L3d,钢筋长度L5d(d为钢筋直径);见下图: 钢筋加工其他注意事项: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积误差。断筋前检查断筋机刀口是否密合(间隙不大于0.5mm),符合要求进行钢筋下料工作,要求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钢筋的加工在专用钢筋加工场内进行,按施工图及技术规范进行制作。首先由现场技术员开具钢筋加工配料表,质检员复核无误后方可使

11、用。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下(表1-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弯曲应采用冷弯,不允许热弯。钢筋的弯折应根据设计的弧度进行,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需根据技术员所下技术交底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个弯曲点位置划出。钢筋加工后应根据部位分区堆放,分区内钢筋分型堆放,并挂牌标识部位、钢筋编号、型号、根数、加工尺寸、使用部位,以便钢筋绑扎、焊接时取用。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表1-1表1-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项 目允 许 偏 差(mm)受力钢筋全长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32、钢筋连接(1)纵向受力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

12、观质量应符合下图(详见图2-1 钢筋电弧焊和闪光对焊接头类型)规定的规定。钢筋的焊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1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3)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钩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13、“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注: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均视为“同一界面”。(图2-1 钢筋电弧焊和闪光对焊接头类型)3、钢筋安装(1) 钢筋安装施工钢筋安装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马上纠正增补。(2)钢筋的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每平方米不应少于4个。(3)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直径2.2mm的扎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的方式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墩身钢筋中的箍筋与主筋的交叉点,在墩柱拐

14、角处的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下下表3-1六、安全文明1. 还未设置防撞护栏的桥梁边缘应设置安全网,桥头设安全责任、警示 标识牌,施工人员进场必须戴安全帽,在桥梁边缘作业的工人应配备安全带。2. 桥面钢筋多且面广,应设专职电工每天对用电设备、线路进行全面检 查。3. 桥头应设置栅栏,非施工人员和外来车辆不得入内,避免压坏已铺好 的钢筋网。4. 混凝土未达到足够强度前,车辆及人员不得在其上面通过。此交底中遗漏或未详事宜,按有关规程、规范和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执行,有疑问时请及时联系解决后执行。交底单位:工程技术部交底人: 现场负责人: 交底日期:复核人: 现场领工员: 交底日期:接收人: 交底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