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相关知识.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696774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置针相关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留置针相关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留置针相关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留置针相关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留置针相关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置针相关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置针相关知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置针目的:1, 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病人。2, 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3, 输入药液,达到控制感染、利尿等治疗疾病的目的。4, 补充营养,供给能量,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获得正氮平衡。注意事项:1, 更换透明贴膜后,要记录穿刺日期。2, 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3, 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病人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拔出导管,给予处理。4, 封官液可用生理盐水、肝素液等。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植入u 根据治疗方案、治疗时间、留置时间、血管的完整性、患者的意愿以及护理装置现有资源,选

2、择适宜患者血管通路需要的导管类型u 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小的导管u 应该是所需的创伤性最小的装置 u 疗程在1天以内,液体量不多,无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输注时,可选用钢针 u 躁动不安病人的输液疗程有时虽然短,但应选用留置针,以确保安全输液u 翼形钢针的使用应该仅限于短期或单剂量的给药u 成人慎用经外周静脉短导管进行胃肠外营养的外周给药u 应首选留置针:每天输液量1000mlu 输液时间6小时u 疗程在2-14天,u 疗程在14-30天首选深静脉导管u 疗程在30天以上或输注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者应首选PICCu 疗程在2天以上需要快速输注者或输注刺激性药物者应首选CV

3、Cu 外周静脉短导管,少于1周的治疗 u 外周静脉长导管,持续1-4周的治疗u 用药的顺序: 先输入高渗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后输入等渗或刺激性小的药物u 化疗药、血浆、全血、TPN输注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u 每次输液前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止血带的应用距穿刺点6cm时间2min,伸入1指规范各种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INS)u 头皮钢针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55cmu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88cmu 深静脉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1212cm u PICC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大于15cmu 消毒范围大于贴膜大小u 消毒后自然待干 规范更换输液器具及输血器具的时间胃肠外营养的脂质输液 :2

4、4小时内输注完毕并更换3升袋 单独的脂肪乳剂 :12小时内输注完毕 并更换输液器 1u的全血或成分血 :4小时内输注完并更换输血器输液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静脉炎(量表)、渗出和外渗、感染、空气栓赛、导管栓塞、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位置不正确拔针法: 1、大面积按压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 并排横向按压 2、按压力量:以指尖按压变苍白又没变苍 白的力量为正好 3、面积:针眼上下13cm全压住 4、时间:35min调节速度: 1、成年人:4060滴, 2、小儿:2040滴 3、年老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婴儿或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慢 4、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的、心肺功能好的应:快 5

5、、特殊药物应用输液泵维护时刻:1、每次输液,给药后2、输注血制品后3、输注两种不相容药物和液体之间冲管方法: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在注射最后0.5-1ml盐水时,边往外拔针头边往导管内推注液体或应用正压接头消毒:75%酒精棉球用力摩擦消毒肝素帽或接头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5D深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5d -1月PICC留置时间:5d-1年应该清楚地记录置管和更换敷料的时间例: Z 2011-9-18 8:00(置管时间) G 2011-9-20 8:00(更换时间)深静脉留置针更换频率: 根据敷料性质更换,有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严格遵循无菌和标准预防的原则穿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PICC必须冲

6、管:治疗间歇每3-7天一次在每次静脉输液、给药后、 或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输注TPN或脂肪乳剂前后、 注射有色化疗药物后(柔红霉素 阿霉素 、表阿霉素等)头皮针穿刺要点: 1、选择合适的静脉 2、尽量避开关节、静脉瓣、瘢痕、红肿、 炎症和皮肤溃烂处 3、避开手指、足背、腕、踝关节等皮下组织少的部位4、掌握穿刺技巧 5、保护血管 6、严防空气进入血管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防治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优点: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 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7、。 静脉营养品的输注。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静脉炎;药物渗漏;血肿;神经损伤;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静脉输液危象。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化学因素;机械因素;细菌因素。静脉炎分级: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发红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浓液渗出静脉炎临床分型: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出现红肿、疼痛、触痛。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

8、层。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 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 选择适合的静脉导管及穿刺针;3 穿刺后针头要固定牢固,避免在关节或活动度大的部位置针或置管;4 对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或留置深静脉导管.5 避免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6 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输液;7 适当加人缓冲剂,使输入液体的pH值尽量接近正常人的pH值(7.4);8 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液速度;9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10使用高质量的无菌透明敷料;11加强外周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12输人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选用粗大

9、的血管或留置深静脉导管。静脉炎处理:1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2将患肢抬高、制动 3局部进行热敷或热湿敷(50 硫酸镁) 4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6搽喜疗妥软膏 药物渗透药物渗漏原因:1渗出: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原因:静脉针头部分或全部脱出血管;针头斜面穿透血管的后壁 2外渗: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原因:局部静脉内压增高;血管通透性增加 增加血管通透性的药物:1高渗性溶液:如50葡萄糖液、

10、甘露醇、肠外营养液等2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酸钙、氯化钾等3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20磺胺嘧啶钠4缩血管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渗漏临床表现: 1输液部位疼痛,为烧灼痛或刺疼,并且逐渐加剧。2患部肿胀,通常是沿着注射部位或针头的周围。3静脉推注时感觉有阻力。4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5浸润部位周围皮肤的温度较低。药物渗漏严重并发症:1化疗药物外渗后,可出现疱疹及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溃疡下方可见广泛组织坏死。2神经损伤:如高渗液外渗造成尺、桡、正中神经损伤。3骨筋膜室综合症:如手部间隔综合症,前臂筋膜室综合症。4晚期并发症:如关节挛缩、肌腱粘连

11、等。药物渗漏分级:0级:没有症状1级:皮肤发白、发凉;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2.5cm;伴或不伴疼痛。2级:皮肤发白、发凉;水肿范围最大直径2.5cm-15cm;伴或不伴疼痛3级:皮肤发白、呈透明状;发凉;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15cm伴或不伴疼痛4级:皮肤发白、呈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液;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6cm;有凹陷性水肿药物渗漏预防:1提高穿刺技术。2尽量避免使用静脉钢针。3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建议使用静脉中长导管 或行深静脉插管。4输注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用下肢静脉。5最大程度地稀释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6穿刺前局部热敷。

12、7输液中,若出现局部疼痛,不能根据回血排除渗漏。8告知病人输液渗漏的症状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9过度活动的病人适当固定,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10为不合作、意识混乱、定向力障碍的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要有人在旁协助。11避免在肢体屈曲的部位进行注射。12进行静脉输液时,协助病人下床及回到病床上。药物渗漏处理:1发生渗漏时停止在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患肢。2如果渗出溶液刺激性不强时则予以热敷患部。细胞毒药物外渗的处理: 1立即停止输液。2以空针回抽渗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针。3局部封闭治疗,生理盐水5ml地塞米松2.5mg ,需作多处皮下注射,范围大于发生渗漏的区域。4使用拮抗剂。 5水疱的处理 6外科治疗:保守治疗后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早期手术切除可以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痛。 7恢复期: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