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及制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695013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及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及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及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及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及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及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及制度.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目录第一章、相关人员职责第二章、操作人员守则第三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四章、常规检查制度、第五章、维护保养制度第六章、定期报检制度第七章、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第八章、意外事件和事故第九章、技术资料档案保管制度第十章、钥匙的管理制度第十一章、电梯机房管理制度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 前 言 电梯(包括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和杂物电梯)作为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之一,国家对电梯的生产(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检验和使用实行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的生产(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单位才能从事相应的电梯施工活动。根据

2、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为正确、安全地使用电梯,我司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主要负责人是电梯安全使用的主要责任人,履行下列主要职责:1建立、健全电梯安全使用责任制,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根据电梯使用特点和安全需要,配备电梯司机;3组织制定电梯安全使用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4组织制定电梯意外事件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保证电梯安全使用所需的必要投入,并有效实施;6督促、检查电梯安全使用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7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电梯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电梯安全管

3、理人员是电梯安全使用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安全使用履行下列职责:1建立并管理电梯技术档案,认真填写相关记录。2妥善保管好电梯层门钥匙、机房钥匙。3做好电梯使用登记或者变更、注销手续工作,编制年度电梯定期检验计划,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4监督、确认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定期检修、保养电梯工作。5对电梯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纠正和阻止电梯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电梯使用,并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6负责组织实施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参加电梯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三、操作人员职责 电梯操作人员是电梯安全使用的直接实施者,电梯操作人员应

4、履行下列职责:1严格执行电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及时纠正和阻止搭乘人员的违规行为,正确使用电梯。2做好电梯日常检查工作,认真填写相关记录。3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保持电梯地坎清洁无杂物,轿内物品放置整齐。4配合电梯管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配合电梯检验、维保工作。5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第二章、操作人员守则 为了规范电梯操作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是的行为,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职务质量.电梯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几点: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服从管理。2、 电

5、梯操作人员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 电梯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手册,不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4、 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5、 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6、 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不使用故障电梯,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和安全标志已过有效期的电梯,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7、 不擅自离岗,做到文明服务。8、 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出现的停车、冲顶、蹲底等情况。 第三章、安全操作规程 为保障本单位电梯安全使用,特制定本规程。电梯、自动扶梯和杂物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乘用人员在管

6、理、使用电梯、自动扶梯、杂物电梯时应严格遵守本规程。一、总则1、管理、操作由专设人员负责,管理、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2、每日投入运行前,应由管理或操作人员开启钥匙,并进行空载试运行,在确认设备运行无异常情况时,方能正式运行。3、多班制运行时,管理或操作人员在上下班前后应办理交接班手续。4、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安全管理部门同意,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5、不允许超载运行,电梯无超载限制功能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限制进入轿厢的人数或货物的重量。6、有司机和有、无司机二用电梯,操作人员在离开电梯前应将电梯停在正常层站,使电梯处于

7、停止或自动运行状态,锁好操纵箱门,将电梯钥匙随身带离。7、层门钥匙(简称三角钥匙)由电梯管理部门保管,电梯、自动扶梯、杂物电梯的操纵钥匙由电梯管理或操作人员保管,电梯三角钥匙应与电梯操作钥匙分开存放。不得出借电梯钥匙、三角钥匙给无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人来操纵和使用。8、出现故障时,管理或操作人员应及时通知维保单位,并协助维保人员完成合适的工作,服从维保人员的指挥,不得随意离开自己的岗位,不得擅自对电梯进行修理,非专业检修人员不得上轿顶或者进入自动扶梯的驱动和转向站。9、乘用人员应服从管理或操作人员的指挥,或依照“安全须知”正确、文明地乘用电梯、自动扶梯。二、特殊规定:1、电梯安全操作:(1)不得

8、采用电源开关或急停按钮作为正常运行中的中途停车;(2)不得通过开启安全窗来搬运长件货物;(3)轿厢顶部除电梯自身设备外,不得放置其他物品;(4)运送重量大的货物时,应将物件放置在电梯轿厢的中间位置,防止轿厢倾斜。2、自动扶梯安全操作:(1)自动扶梯在起动或停止时,应确认梯级上无搭乘人员;(2)自动扶梯运行时严禁随意按动急停按钮,以免造成意外;(3)乘客在搭乘扶梯时禁止将头或身体伸出扶梯扶手以外的空间;(4)禁止任何人在自动扶梯上攀爬、玩耍,或将细碎物品随意丢弃在梯级上;3、杂物电梯安全操作:(1)杂物电梯未停靠在使用者所处楼层时,严禁拉动厅门,或在运行中将厅门用三角钥匙打开;(2)操作人员在装

9、运货物时,严禁人员进入轿厢,严禁任何人搭乘杂物电梯;(3)禁止一切对杂物电梯安全开关的短接或拆除行为。 第四章、常规检查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性地组织人员对电梯、自动扶梯、杂物电梯使用状况进行日检、月检和年检,并督促电梯、自动扶梯、杂物电梯维保单位的日常维保工作。一、总则1、电梯管理或操作人员应每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检查;2、电梯管理人员应每月对电梯进行月检,并作出记录;3、电梯至少每十五天进行一次维保;4、每年电梯管理人员会同维保单位对电梯安全运行状况进行一次评估。二、日检(一)、电梯的日检操作(管理)人员每天至少全程乘电梯上、下各一次以评估安全运行状况,并重点观察如下内容:1、平层;2、层门的

10、总体性能以及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3、层站指示器、层站及轿厢操纵箱按钮;4、轿厢正常及应急照明;5、紧急报警装置。(二)、自动扶梯的日检,并重点观察如下内容:1、运行有无异常的振动或者噪声;2、运行、制动等指令的有效性;3、是否有异物卡入梯级、踏板或胶带与梳齿板之间。(三)、杂物电梯的日检,并重点观察如下内容:1、平层;2、层门的总体性能以及门保护装置;3、层站指示器、到站提示、层站按钮和急停开关。三、月检1、安全标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完好性;2、日检记录及维保单位相关记录的完整性;3、底坑、井道、机房、驱动和转向站的安全性及漏水、渗水状况;4、通往保留给维修人员的房间、井道和机房和滑轮间

11、的通道应安全、畅通,并有充分的照明;5、在明显并且容易接近的地方放置适用的消防器材。 第五章、维护保养制度日常维护保养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条例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维保单位进行,并做到:1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电梯的情况确定具有相应的维保单位,并签订维修保养合同,明确维保项目、周期。2电梯维保周期至少每十五日一次,必要时安全管理人员可根据电梯的运行状况要求增加维保的频率,并在维保合同中予以明确。3电梯进行维保时,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有效地通知相关使用人员,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为维保人员做好配合工作。4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维保工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监督

12、和检查,对每次的维保工作予以签字确认,并将维保记录存档。5维保人员如未按规定周期进行维保或维保质量存在问题的,管理人员应及时和维保单位协调,确保维保工作的正常进行。6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维保合同进行检查,并在维保合同有限期满前一个月签订下一周期的维保合同。 第六章、定期报检制度定期检验是由专业检验机构对电梯是否能够继续安全使用进行的一种监督性检验,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保证定期检验的有效实施,应做到:1、不得使用超过检验合格有效期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2电梯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限速器校验周期为两年,杂物电梯的限速器校验周期为五年。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

13、主动向温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提出定期检验要求。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接到检验受理通知后,应及时通知维保单位安排相关的专业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5定期检验时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检验人员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如实反映电梯使用情况,并为检验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6检验不合格的电梯,管理人员应及时委托有资格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及时要求复检,检验合格的电梯方可继续投入使用。 第七章、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作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是保证电梯安全使用的前提,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并做到:1、电梯操作和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取得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14、书”后方可独立上岗。2、从事电梯操作和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a) 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并且具备一定的机电基础知识;b) 身体健康,视力、听力良好,无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疾病;c) 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踏实;d) 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3、培训的方式包括内部的岗位培训、电梯制造单位的使用和管理培训,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资格培训。4、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作业人员开展内部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应包括:a) 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现行法律法规;b) 电梯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要求;c) 电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d)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的种类和作用;e) 电梯的安全操作、应急救援和日常管理;f) 电梯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