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69189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材分析:本节教学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众数。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众数着眼于对各种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其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过平均数,五年级上册学习了中位数,这一课继续研究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所以,它既深化和拓展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联系了现实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的、易于理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众数这个概念本身并不难理解,难的是如何结合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因此,设计合适的统计

2、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教学本节课尤为重要。五年级学生的身心正处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教学中应适时地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类比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中,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提高学习兴趣。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教育

3、。适当渗透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能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教学难点:在统计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选择统计量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教具学具: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1.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统计量?根据数据你会求哪些统计量?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如何找到数据中的中位数?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统计量-众数。(复习导入,开门见山,切入主题,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感知得真真切切。)学生回忆个人回答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1.根据候选队员的身高数据。想一

4、想,有几种方法挑选参赛队员?分组讨论小组派代表汇报想法2. 从审美角度以及队伍整齐观点来看,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3.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渠道,把这个看起来与数学毫无关系的问题,拿到数学课上来解决,使学生认识到众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练习:找出各组数据中的众数。(巩固众数的定义)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个人回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出示教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1.指导学生完成前3小题(让学生通过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区别)2.第4小题视力在4.9

5、及以下为近视,五(1)班同学左眼的视力如何?(引导学生将之与分数相联系,新课中渗透旧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请学生介绍保护眼睛的措施,再看课件了解预防近视的部分措施,并教育学生要保护好眼睛。)3.第5小题留为课外作业。(对教材练习进行合理的改造,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出示教材第125 页的第4题1.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如果比较这两个班的成绩,应该用哪个量来比较呢?(通过这一道补充题,让学生知道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观点。)3.练习:找出各组数据中的众数。(进一步掌握众数的特点)下面情况,用哪种统计量比较合适?(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选择统计量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独立完成学生提建议小组讨论代表汇报个人回答归纳小结作业巩固1. 生活中的数学 你能举例说明平均数 、 中位数 、众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吗?(对学生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2. 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你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培养学生总结知识、发现和探讨问题的能力)3. 作业(巩固所学,运用所学。)学生思考自由发言合作完成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