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胶体测试 大纲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68811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胶体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胶体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胶体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胶体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胶体测试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胶体测试 大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节 胶体测试 大纲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胶体1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解析:浊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前者可过滤分离,后者过滤无法分离,只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错误;某些物质(如硝酸、酒精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存在溶解度的限定,B错误;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可以比较,但如果未指明温度,二者浓度大小不确定,C错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D正确。答案:D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

2、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是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 B C D解析: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属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答案:B3(2008咸阳模拟)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解析: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带电荷,但整个胶体体系不显电性;加入电解质

3、,胶体可发生聚沉而产生沉淀,溶液加入某些物质也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胶体是具有介稳性的分散系,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答案:D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解析: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为胶体的主要性质,A、D正确;渗析可以用来净化胶体,C正确;布朗运动是动力学性质,证明

4、粒子(胶粒、分子等)是运动着的,所以不是胶体粒子所特有的性质,不能用来区分胶体、溶液、悬浊液,B项错。答案:B5(2010长春模拟)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FeCl3溶液用于止血 B硅胶的电泳现象C明矾用于净水 D药皂里加硫解析:FeCl3溶液水解产生带正电的Fe(OH)3胶粒,能使带负电的血液胶粒聚沉而止血;电泳是胶体的一种性质;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起到净水的作用;药皂里加硫是因为硫可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答案:D6(2010华南师大附中期末)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土壤表面积

5、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解析:D项Al3与CO32发生了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产生Al(OH)3沉淀和CO2气体。答案: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在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H2SO4将有沉淀产生D“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原理类似解析: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水不是分散系,A错;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分

6、子数为2NA,但氢氧化铁胶粒是分子的集合体,胶体粒子的数目远小于2NA,B错;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可导致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所以在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将有沉淀生成,C正确;“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原理类似,D正确。答案:CD8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 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 B C D解析: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会产生NaHCO3沉淀,CO2过量也不会溶解;Fe(OH)3胶体中滴

7、加稀H2SO4,H2SO4为强电解质,开始时少量H2SO4可使胶体聚沉,过量时H2SO4跟Fe(OH)3反应生成Fe2(SO4)3而溶解;AgI沉淀不溶于盐酸中;开始时CO2不足,有CaCO3沉淀生成,过量时CO2使CaCO3溶解;H2SiO3或H4SiO4不溶于盐酸中。答案:D9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解析:A项属于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凝聚;B项土壤胶粒遇电解质(海水中)发生凝聚;C项蛋白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项是一个化学反应:Fe33O

8、H=Fe(OH)3,此时生成的Fe(OH)3是大量的沉淀,而不属于胶体。答案:D10如右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A漏斗颈内液面下降B漏斗颈内液面上升C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解析:NaCl能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蒸馏水中;而水会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答案:BC11(2009海淀模拟)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

9、验现象记录如下:电泳:甲液体的阳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效应;将乙慢慢加入到丙中,先出现浑浊,后液体变清。则甲为_,乙为_,丙为_,丁为_。解析:通过电泳现象及颜色变化说明甲为Fe(OH)3胶体;乙无胶体性质说明乙为NaOH溶液;乙加入到丙中先沉淀,是胶体聚沉,后液体变清说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所以丙为硅酸胶体;则丁为As2S3胶体。答案:Fe(OH)3胶体NaOH溶液硅酸胶体As2S3胶体12选择适当的鉴别、分离或提纯方法。(1)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FeCl3和HCl,方法是_。(2)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用_。(3)分离油脂

10、皂化反应的产物,用_。(4)鉴别Fe(OH)3胶体和浓溴水,用_。(5)除去水泥、冶金工厂里大量烟尘,减少空气污染,用_。(6)除去蛋白质胶体中混有的(NH4)2SO4,用_。(7)分离KN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用_。(8)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后,胶体变浑浊,这是发生了_。(9)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颜色变深,这种现象叫 _。答案:(1)渗析(2)过滤(3)盐析(4)丁达尔效应(5)电泳(6)渗析(7)结晶(8)聚沉(9)电泳13室温下,单质A为固体,单质B、C为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

11、无色的。请回答:(1)单质A的晶体类型为_,B的化学式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D的水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胶体具有的性质是_(填序号)。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b该液体中分散质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c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d该液体分散质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解析:本题利用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框图来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及胶体性质的考查,属于中等难度题。单质B、C为气体,为非金属;单质A为固体,由框图进行的反应知A可能为有变价的活泼金属,综合所有信息知A、B、C分别为Fe、Cl2、H2。(1)单质A的晶体类型为金属晶体;B的化学式是Cl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Fe=FeCl2H2(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4)D的水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该胶体具有的性质为acd。答案:(1)金属晶体Cl2(2)2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