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琦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68257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琦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蔡琦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蔡琦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蔡琦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琦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棉鞋里的阳光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关爱老人、体贴老人的课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奶奶晒棉被、棉鞋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大人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着他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也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他们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开始,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听到学生读不好,我就领读了三遍,然后我和学生进行接龙对读,我来读提示语,让学生读小峰、妈妈和奶奶的话,这样读了两遍,我看孩子们读的不错了,就让学生

2、四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活动的很好,读书的气氛比较浓。我听着他们朗朗的读书声,心里非常高兴。我至少花了将近30多分钟的时间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并着力训练他们最感兴趣的分角色朗读,让他们初步体验读书的快乐。我也不时用简短明确的语言激励他们:“你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像说话那样去读书,别人听了会感觉很舒服。”“你的声音比以前更大了,能读好问句,真棒!”在老师的鼓励,同伴的夸奖中,孩子们读书热情比较高,抢着当众表演朗读。我在学生们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讨论: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奶奶躺在妈妈晒的棉被里感觉怎么样?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

3、地说了起来,有一个学生说:“奶奶真幸福。”我马上接过他的话,说:“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大家一听,纷纷举起小手要求发言,有的说因为小峰和妈妈都那么关心奶奶,体贴奶奶;有的说小峰会帮奶奶晒棉鞋,他很爱奶奶。说到这儿,我队孩子们说:“你在家为奶奶干了些什么呢?”有的说我用小手给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说我帮奶奶倒洗脚水,奶奶挺高兴;还有的说,我扶奶奶上床等等。我认为,读和议这两大环节很吸引孩子们,能使他们更爱读书,从而更爱语文。课后孩子们精彩的回答仍回荡在我耳边,仔细想想,一直以来长辈们都疼爱着我,现在参加工作了,生活成了两点一线,学校里忙完,回家只管躺着休息。我已想

4、不出“为老人做了什么”?想到这儿,我更受益匪浅,学了这课,不仅孩子们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我们大人更该好好反思。古诗两首教学反思古诗一直以来都是较为难上的篇章,一来文章简小精悍,处来记忆黄金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早已是背得朗朗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寓意学生又是极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文上的枯燥乏味。而上古诗对于我自身来讲又是最没有经验可言的,所以我试着用情景导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例如: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之后我又说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这

5、是一个过渡语,能让学生既联系了实际又能对古人笔下的春天产生兴趣,既而有学习的欲望。古诗教学的另一个难点便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古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奇葩瑰宝,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学好这些优秀的诗篇,所以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尽量地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带着这种感情去领悟古诗的精华,但是就理解和感悟能力来说,一年级学生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是很难进入这个情境的,所以在讲述的时候,我尽量去营造一种这样的氛围,比如在说“春眠不觉晓”时,我就会让学生去想一想现在的实际,某些同学有了一定的同感,朦胧中便会产生诗人那时的心境,“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与“花落知多少”

6、三句更是景物的描写,配以课文中原有的插图,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领悟到诗人的内心感受,再加以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可能并没有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领悟水平,他们的回答总是与我自身想要的答案相差很远,于是整个课堂变成了以我为主而学生为辅的画面,他们总是在听我讲,以我的思想和要求在朗读古诗,而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他们的水平,不可提出过分高的要求。两只鸟蛋教学反思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没能看到孩子在母亲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

7、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本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让学生拼拼读读生字,初步读通课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数学生的回答较简单,如“课文写了两只鸟蛋的事。”“课文写鸟蛋很好玩。”“课文写我听到了鸟儿的欢唱,”真正答到点子上的只有一名学生,他说:“课文写一个小朋友取下两只鸟蛋,妈妈告诉他,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一定会着急的,小朋友听了妈妈的话,就小心地放回了鸟蛋。”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切中要点,我都给以肯定和鼓励,因为这毕竟是刚开始了解课文的阶段,学生只要能有初步的认识就够了。二逐段朗读,加深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每一

8、个自然段时,我尽量摈弃烦琐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三朗读表演,想象说话为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我让学生边朗读,边配上动作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还让学生看图编故事,学生们能看着图画,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编出生动的故事来,通过编故事,学生对课文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在学完课文,理解课文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这世上没有了小鸟,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们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没有了小鸟,那么世上将都是虫子。”“如果没有了小鸟,田里的稻子都会被虫子吃光。”(这位学生是沿着前一个同学的思路说的)“如果没有了小鸟,我们会觉得身边很静!”终于有人说到点子上了,我一脸的喜悦。“如果没有了小鸟,那么早上就没有鸟叫声,我上学会迟到的!”精彩的回答赢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是啊,鸟儿不仅能捕捉害虫,也能给大自然带来生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所以,我们要爱护小鸟,关爱生命。”我满怀激情地作了以上的总结,觉得这堂课的感觉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