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言语感训练提高学生说写能力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语言语感训练提高学生说写能力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语言语感训练 提高学生说写能力课堂上提问时,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批改作文时,看到的大多是干涩的文字,词不达意等等,无不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之差而感慨:语文是基础学科,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学生学了两三年甚至多年的语文书,为什么这个工具却不能被学生所掌握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证明,语文素质的高低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语文素材的积累。著名文学家朱自清认为,“看、思、写的要领:平素积累语言。”从创造思维的高层次来说,素材积累多了,大脑存储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料就可以相互补充、激活,从而产生许多相似联想,点燃众多创新的灵感之火,也就是说,熟记的东西转
2、化成了思维创新的酵母菌和催化剂。大家知道,语文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教材便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诚然,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为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和思想素质,无疑是一个重要手段。思维靠语言,交流靠语言,说话做文章做语言。我们知道,读书便是积累语言的捷径。那么,怎样才能把语言积累起来呢?看来离不开“多读多背”这个历来语文学习的制胜法宝了。因为多读能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读书中从语音感知到语音学习的体味,化无形为有形,从而领会文章的底蕴;多读可以锤炼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便是抓住了语言本质的东西。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它贯
3、穿于人们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之中。显然,培养和训练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节奏、气势以及情感色彩,培养和训练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力。笔者对此曾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就谈一谈本人的做法与粗浅认识。一、字音词义,规范准确对字音、词语的读准是朗读中的起码要求。备课时我认真推敲教材以及学生所存在的困难,对生疏难懂的字词列出来,课前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行扫除障碍,堂上加以注音解释,指导学生读准确。从理解文字的语义出发,进而体味词句内含的“语感”,为下一步的朗读训练打下伏笔。如捞铁牛第四自然段中的“铲、浮、绷、托、拨”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用得很准确、形象、生
4、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细细体会。二、感知领悟,示范引导朗读的高层次要求便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说的“有感情地朗读”。为此,我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系到语言文字上来,通过感受、理解、想象,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物象,引起个人的情感体验,细细揣摩文章的思想意旨。在朗读时又借助于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适当停顿以及语调轻重缓急的变化来体现这个情感。如大海的歌一课中,“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认真领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无比激动),引导其从深处寻找出原因(我们祖国突飞猛进的四化建设),对关键词(“自己”)、停顿时间(感叹号)作出示范,从而让学生掌握语感朗
5、读的具体思路和做法。三、学生为主,实践说写俗语说“书读多遍,其义自见”,可见熟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任何技能性的东西,只有熟中生巧,才能行之有效。在教学新课文时,我要求学生“三读”,即初读(通读全文,初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脉络);细读(边读边议,以指导朗读为主线设计教学);精读(评品语感,欣赏课文精华)。读时做到停顿合理,语速节奏分明,不指读,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在课堂上还通过个人单独、双人交替、小组、全班等多种多形式,让学生获得朗读、互听和评价的机会。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因此我有意识地促使学生扩大阅读面。起初选一两篇课外文章,要求学生课后准备。然后,选上中下程度的学生在课堂
6、上朗读,由师生评议。主动阅读的局面打开后就转为由各小组推荐好的学生到班上进行朗读竞赛。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扩大了视野,辅助他们读写能力的提高。能力是要靠有意识的一步步训练,才能提高。我将由现成作品的阅读,朗读语感的训练,引申到由一定的图景、事物,让学生观察联想,用自己的话即时描述表达,然后用语言文字写下来。我根据不同年级安排这样的活动,掀起了学生的读写热潮。尔后就此命题作文,筛选出上中下程度的几篇,组织作文评讲课。先由所选学生自己朗读,然后师生共同评议。不少学生兴趣盎然,觉得“好听不好听,耳朵做先生”这确是一个学生写好作文的诀窍,纷纷表示以后自我练笔,再也不能忘记“口头”了(指作文写出后应通过自己口头朗读一下,体验所写的文章是否通顺和有情感)。大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只要内蕴的情感真而且深,自会写出很好的文字。”教学实践又告诉我们,把语言从仿写、套写的程式转变为结合情趣,培养语感能力,是一条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