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挂篮滑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678912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挂篮滑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挂篮滑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挂篮滑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挂篮滑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挂篮滑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挂篮滑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挂篮滑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第四项目分部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墩柱、连续梁施工防护安全专项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 14 沪昆客专湖南段8标段专项施工方案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2013年春运期间悬臂现浇既有线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广铁集团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实施细则【广铁运发(2012)310】2、无碴轨道60+100+6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4、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5、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6、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1.2编制范围芷江跨

2、沪昆铁路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芷江西至公坪公务段管辖范围,影响既有线行车安全范围K1570+840-K1570+990上、下行线。二、施工情况介绍2.1总体施工情况简介按照铁道部和沪昆客专湖南公司总体工期安排,结合目前我部跨沪昆铁路特大桥实际施工进展情况,跨沪昆铁路特大桥连续梁施工必须在2013年4月30日前完工合龙,5月7日具备架桥机通行架梁条件。该桥能否按期合龙完工,直接制约该桥以西179孔箱梁的架设,关系到2013年10月沪昆线湖南段怀化区域364km的长轨铺设,关系到沪昆客专全线开通总体目标的实现。为确保完成铁道部和沪昆客专湖南公司下达的施工任务,确保沪昆线总体工期目标的

3、实现,该桥在春运期间必须不间断正常施工,且跨越铁路范围每次滑移挂篮需封锁上行或下行施工,每次滑移挂篮60分,计划一个作业点内滑移完成,考虑异常天气及不确定因素,每次滑移挂篮可能提前或拖后,每次申请两个封锁作业点。2、2工程概况和目前施工进展情况介绍跨沪昆铁路特大桥连续梁位于既有沪昆线(公坪-芷江西)K1570+840+990处上方跨越,主跨100m,共分13个标准段,两个边跨合龙段,一个中跨合龙段。截止2013年元月16日,已浇筑完成4个标准段,还剩余9个标准段,两个边跨合龙段,一个中跨合龙段。三、春运期间施工计划安排12#主墩挂篮6#块滑移至7#块开始进行既有线下行线封锁施工,13#主墩挂篮

4、5#块滑移至6#块开始进行既有线上行线封锁施工,同时根据目前现场实际施工进度表制定我部春运期间施工阶段封锁日期详细表(春运结束后按照3月份上报封锁计划进行封锁施工):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目前实际施工进度表墩号施工部位工(天)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12#墩5#块开始浇注至张拉完成82013/1/182013/1/256#块开始浇注至张拉完成82013/1/302013/2/613#墩5#块开始浇注至张拉完成92013/1/252013/2/36#块开始浇注至张拉完成72013/2/72013/2/12芷江跨沪昆铁路特大桥春运期间封锁施工时间安排表墩号施工部位工(天)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12#墩6#

5、块下行线封锁完成挂篮滑移至7#块22013/2/72013/2/8(周四)7#块下行线封锁完成挂篮滑移至8#块22013/2/182013/2/19(周一)8#块下行线封锁完成挂篮滑移至9#块22013/2/272013/2/28周三13#墩5#块上行线封锁完成挂篮滑移至6#块22013/2/42013/2/5(周一)6#块上行线封锁完成挂篮滑移至7#块22013/2/132013/2/14(周三)7#块上行线封锁完成挂篮滑移至8#块22013/2/252013/2/26(周一)8#块上行线封锁完成挂篮滑移至9#块22013/3/62013/3/7(周三)四、春运期间安全施工专项方案4.1挂篮

6、滑移安全技术方案(1)挂篮滑移前准备工作(附间1挂篮滑移前后检查表)挂篮滑移前首先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使每个作业人员熟悉挂篮滑移的各个工序,掌握滑移的要点。挂篮滑移前对挂篮必须进行杆件及后锚检查,确保各杆件垂直、顺直、杆件不被破坏,同时增加双保险措施,挂篮侧滑梁各增加1个10t倒链,底模前后横梁两侧各增加1个20t倒链,挂篮后锚处各增加1个20t倒链做双保险,并对操作人员定岗定人,确保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确保挂篮滑移施工安全。挂篮滑移前由作业队安全员徐卫峰、作业队技术负责人汪成旭及作业班组负责人对挂篮滑道、限位装置、模板、钢丝绳、挂篮底模等部位进行检查,检查完后填写挂篮滑

7、移检查表。作业队检查完合格后将挂篮滑移检查表交给分部安质部,由安质部和工程部联合对挂篮进行检查,检查完合格后方可滑移挂篮同时填写挂篮滑移检查表。现场防护、远端防护员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认是否齐全完好(响墩、信号旗、信号灯、对讲机、笔记本、停车信号牌、作业标、袖标、黄马甲等)远端防护员并于提前半小时到达远端防护指定地点(距离施工地点800米处)。(2)人员安排挂篮滑移采用60t穿心顶滑移,每个行程18cm。每个墩上安排技术员2名,梁上1人,梁下1人,主要是对滑移行程量尺,侧模滑移情况,挂篮后锚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滑移同步。穿心顶操作人员一端设置2人,油表操作1人,量尺、盯控后锚及更换后锚3人(含

8、穿心千斤顶操作人员),侧模2人,内模2人,即挂篮滑移时每端操作工人8人,共16人。挂篮滑移前对后锚进行标识,方便滑移时检查。滑移时设总指挥1人,主墩两端负责人各1人。远端防护员2人,驻站联络员1人。(3)挂篮滑移过程控制挂篮滑移前向相关部门报计划,待计划得到审批后在规定的天窗时间内施工。施工前通知驻站联络员,远端防护员,值班领导均就位后,进行滑移前安全讲话。全体作业人员提前半个小时就位,再次的检查后锚、各杆件情况、内外模板的脱落情况,在后锚处做好标识。当总指挥下达施工命令后立即进行挂篮滑移,滑移时两端对称滑移,最大不平衡不超过20cm。穿心顶每个行程结束后立即操作人员紧跟螺帽,保持滑移同步连续

9、滑移。滑移的过程中观察后锚的活动性不能卡在主梁上,另外侧模与内模尺量滑移速度是否与主梁同步。滑移过程中加强对侧模、内模的监控确保侧模与梁体脱落,不能让模板与梁体接触上,另外油表读数不得超过10 MPa时,停止前移,检查内、外模板、后锚等部位看是否卡在那个部位,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前移。当挂篮前移至设计位置时,更换后锚位置,后锚替换必须紧固一个再拆除一个,保证挂篮的稳定性。挂篮滑移到位后立即锚固后锚,底模后锚,检查外滑梁、吊杆工作情况,确保挂篮稳定性。检查工具,工具不得留在挂篮内以免滑落造成既有线行车安全事故。挂篮滑移时根据熟练程度确定天窗内滑移的距离,确定临时锚固位置,在该位置浇注混凝土时进行预

10、留后锚孔。挂篮滑移一个循环数据表:挂篮滑移工序工效时间分解表序号施工项目时间(分钟)累计时间(分钟)备注1挂篮滑移准备工作情况检查002千斤顶工作20个循环2.520=30503倒后锚、底模锚固,锚固情况检查确认,线路开通检查及消点1060说明:1.准备工作情况检查,点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滑移前全面准备完毕。2.根据集团公司郭吉安副总经理批示,我公司对跨沪昆桥挂篮滑移进一步优化,挂篮后锚点上节段浇筑时提前预埋就位(一次性锚死,增加后锚扁担梁数量,不周转使用),滑移到位后立即压扁担梁,缩短周转时间;滑移时增加施工人员,缩短作业时间;增加检查人员,缩短检查时间。3.连续梁节段长度3.5m,千斤顶行

11、程18cm,共计需要20 个循环,每循环用时2.5 分钟,挂篮滑移到位锚固,锚固情况检查,线路开通销点10 分钟。挂篮滑移剩余30分钟时由驻站联络员通知剩余时间,剩余10分钟时挂篮滑移完成后立即进行锚固,如果没有滑移到位立即进行临时锚固,在计划时间结束后停止一切作业。计划时间结束后有撤离响墩、信号灯,对线路检查、驻站联络员宣布开通命令。4.2挂篮施工安全措施(1)加强施工组织领导。成立了局级项目部、处级分部领导组成的营业线施工领导小组,11月底,局经理部副经理兼安全总监、二公司副总经理和分部项目经理已入驻施工现场,靠前指挥,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详见附件2)。(2)挂篮采

12、用菱形挂篮,结构由菱形桁架、提吊系统、走行系统、模板及张拉操作平台五部分组成。挂篮适用范围:最大悬灌重量192t(3.0m),最大节段长度4m,最大梁段高度7.193m,挂篮结构形式如下附图:a、菱形桁架:菱形桁架是挂篮的主要承重结构,两片主桁构架竖放于箱梁腹板位置,其间用槽钢及角钢组成的横联连接。菱形桁架的主桁杆件根据受力要求均用较大型号的槽钢组焊而成,杆端采用销接,主桁前端在节点处放置一根用2根工字钢组焊成的横梁,上设12个吊点,其中6个作吊底模平台用, 2个吊内滑梁、4个吊外模滑梁用,该横梁同时起到将两片桁架连成整体的作用。b、前后吊带(杆)系统:前吊带的作用是为底模平台提供前吊点,其承

13、受几乎一半的挂篮荷载。前吊带采用厚度为32mm,宽度为150mm的长钢带连而成,前后吊杆采用直径32mm的精轧螺纹钢。前吊带共设6根,用于吊挂底模系统,前吊杆6根,用于吊挂内模和外模滑梁。后吊带从箱梁的底板预留孔中穿过,用16Mn钢板上布调节孔或45号钢棒带螺帽形成,下端与底模平台相连,上端2台千斤顶和扁担梁或螺帽支承在箱梁底板顶面上。后吊带的作用是承受挂篮约一半的荷载并将其传给箱梁底板。c、模板系统 :箱梁外侧模采用钢制大模板,并沿梁高分为3块,以随梁高变化拆装调整。外侧模支承在外滑梁上,外滑梁前端通过吊杆悬吊在前横梁上,后吊杆与外滑梁间设有吊架,其上装有滚轴,挂篮行走时,外滑梁携带外模一起

14、沿吊架滑行。内模通过内模桁架放置在两根内滑梁上,内滑梁前端吊在前横梁上,后端吊在己浇梁段顶板的预留孔上方,内模架可沿内滑梁滑行,模板部分可用组合钢模,在变截面及异型部位如倒角处采用竹胶板或木模钉铁皮。底模由底模架和底模板组成,底模架分纵、横梁,用纵向工字钢和分配槽钢组成,底模采用大块钢模板。d、张拉操作平台 :张拉操作平台通过钢丝绳悬吊在菱形桁架的前端小悬臂梁上,一般用角钢和钢筋组成,平台平面铺以木板供作业人员站立行走,可用手动葫芦调整其高度。e、行走系统 :挂篮行走系统分为桁架走行系统、底模、外模行走系统及内模行走系统。桁架行走系统布置为,在两片桁架下的箱梁顶面铺设由20槽钢和钢板组焊的钢枕

15、,轨道铺设在钢枕上,轨道与梁面精轧螺纹钢直接连接,轨道顶面放置前滑船和后滚轮,滑船和滚轮与桁架节点栓接或焊接,前滑船沿轨道滑行,后滚轮以反扣轮的形式沿轨道顶板下缘滚动,不需加设平衡重。走行时用60t穿心顶牵引。每次滑移至轨道前端时,将菱形架顶起后把轨道向前移动。悬臂灌注前,需用级冷拉精轧螺纹钢筋将轨道上钢枕与桁架后节点锚固,使后支座反扣轮不受力。底模及外模行走应与主桁同步。具体步骤为:脱模前用手动葫芦将底模架吊在后侧面桁架上,解除后吊带,脱模后,底模随桁架一起向前走行。内模脱模后,内模架落在内滑梁上,人工用手动葫芦即可将其移至下一梁段。使用前对各杆件进行探伤试验,合格后进行挂篮拼装工作,拼装完成后按最大施工荷载的1.2倍进行静载试验,以上工作均已完成,挂篮自身结构各杆件受力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抗倾覆安全系数为3.46远大于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