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建设规划局基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67142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建设规划局基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某市建设规划局基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某市建设规划局基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某市建设规划局基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某市建设规划局基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建设规划局基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建设规划局基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温岭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温岭市建设规划局宁波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7月2目 录一、前言3二、概述7(一)规划的编制目的和意义7(二)规划编制依据8(三)项目建设目标9(四)规划的范围9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0(一)项目建设的背景10(二)温岭市建设规划局信息化现状15(三)温岭市建设规划局信息化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8(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9四、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和建设原则21(一)指导思想21(二)建设内容22(三)建设原则25五、项目的总体需求27(一)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28(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30(三)公众信息服

2、务的需求32(四)功能需求内容32六、项目的总体规划34(一)温岭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35(二)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38(三)温岭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40(四)温岭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规划设计50(五)应用示范工程规划78(六)安全系统建设83七、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84(一)总体技术路线84(二)关键技术87八、实施策略与运行、管理机制93(一)风险分析93(二)实施策略95(三)组织保证95(四)质量及管理保证95(五)运行与维护96(六)人才与培训96九、建设进度安排96十、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97(一)项目总体预算97(二)分项详细预算98(三)资金来源99十一、效益分析100(一

3、)经济效益分析100(二)社会效益分析101十二、结论与建议102II一、前言(一)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发展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是一种集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可视化表达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GIS技术是建立在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上的交叉科学,并随着社会对信息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世界上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在60年代初,由加拿大环境部研究开发的,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和资源信息更新。GIS在近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和应用潜力,从环境监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自然资源调查、

4、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信息管理、森林资源管理、农业估产、交通规划与管理、大型工程选址,环境和灾害评估到辅助决策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目前GIS的最新发展方向从组件式GIS迈向到服务式GIS(Service GIS),GIS图形与属性的一体化(真正形成地理数据服务器),真三维GIS研究,OpenGIS的研究和应用,Web GIS的研究和应用,时空GIS的研究和应用,空间数据仓库和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应用等。GIS在应用上出现了以下趋势:1、 网络化方向发展。在客户/服务器模式、Intranet、Internet 、Web GIS技术,以及分布式GIS技术支撑下,GIS

5、正由单机或局域网络运行系统向广域网系统发展,使信息在全社会的共享成为现实,也使空间信息的产业化成为现实;2、 综合集成方向发展。GIS不再是单一的地理信息系统,而是将它自身与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融为一体,充分利用RS的动态监测和信息快速获取功能,以及GPS的空间精确定位功能,形成GIS精确定量、定位和动态分析能力;3、 决策支持方向发展。GIS的发展重心已经由侧重于数据获取、存储、检索的初级阶段,逐步向模拟、分析、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的高级阶段发展。要实现GIS的辅助决策支持功能,一是需在现有工具型GIS软件包中加入各个专业的数学模型;二是要建立知识库和“推理机”,使GIS对自然

6、与社会经济的时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映,为宏观决策与工程设计提供结论性的图件和数据;4、 企业化方向发展。GIS已由十几年前的项目研究型发展为近几年的部门应用型,正在朝着企业应用型和社会应用型方向发展,产业化前景广阔。(二)国内空间数据库的建设现状我国在空间地理数据运行管理方面起步较晚,但目前的发展相当迅速。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厦门等多个城市已经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分步加以实施。总的看来,我国空间信息数据库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空间数据标准化和信息服务滞后、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与渠道、空间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7、交换,造成重复建设、无法实现数据整合集成,不能充分利用开发等弊端。在城市地理数据管理体系方面,与美英等国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省和市三级的管理体系。1:10000以上的小比例尺地理数据由国家和省级生产和管理,1:5000以下的大比例尺地理数据由城市的专业部门生产和管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特有的地理信息保密制度,故而我国以地理数据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信息提供商,在现行的分级管理和特有保密制度的制约下,一般无法达到国外同行的服务水平。在上述条件的限制下,我国在城市地理数据运行方面具有了如下的特点:城市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和维护必须由各城市单独进行,城市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在国家、省和市三级的共享比较困难

8、;城市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成本昂贵,城市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库内容受到分级管理和保密要求的严重制约。在城市建设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尽管各个城市有着强烈的共享需求,但我国当前现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我国除新闻信息资源比较成熟外,其他信息资源(特别是地理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城市建设领域看,我国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管理体系与国外具有本质的区别。国外只要国家和省级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到位,全国的市、县、镇政府都可以免费得到地理信息的服务,无需自行建设本地的地理信息资源。而我国的城市必须各自独立地建设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并且在国家现行的保密制度下,不能实现全

9、国共享,甚至不能实现本市各行业之间的共享。特别是城市所需的大比例尺的信息资源,只能是依靠市政府自建。国家、省可共享的地理信息不是现势性差就是比例尺过小,少数专业地理信息网站的信息资源也无法达到城市信息应用的要求,仅就城市地理信息而言,我国城市处在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状态中。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信息共享状况,相对于城市建设信息的状况来说则好得多。“八五”、“九五”期间我国信息化的重要成果是面向计划、金融、工商、通信、财务、海关、统计、公安、财政、工业、商业、物价、劳动、社保等行业建设了大量的面向行业主管部门的纵向信息交换平台。但面对如此丰富和价值极高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信息资源,城市政府的需求者只能

10、是望而兴叹,因此,解决我国特有的纵向信息系统资源孤岛问题(“信息烟囱”),是我国发展空间地理数据库,发展数字城市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在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领域,我国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标准,但是现行的标准过于强调手工处理需要,没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缺乏对地理信息数字化的适应和变化,我国政府信息管理规范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的现状。北京市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十分注重总体规划和基础工程、重点工程建设。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数字地球”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数字北京工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数字北京工程代号为“33340”的行动计

11、划。同时,北京市对数字北京工程中的信息基础设施、软环境、关键技术、组织模式、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通过几年的建设,北京市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上海是我国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最早的城市之一,在2001年已开始“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研究。经多年的实践,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在上海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建成了全国领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完成了所有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字化,进行了城市遥感影像系统应用,探索了数据共享机制和应用标准,开发了多领域GIS

12、应用系统,并于2002年发布了应用于政府管理与经济社会运行的公共基础平台“数字上海”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平台,这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为“数字上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开展了上海市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规划研究,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式进入普及与发展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阶段。二、概述(一)规划的编制目的和意义为了更好的部署和实现温岭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特编制温岭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项目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对开展建设温岭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规划编制依据l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

13、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l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0330号)l 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人民政府令第185号)l 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l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l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国信办20032号)l 电子政务标准指南,国信办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2年5月l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国标委高新200242号)l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 GB8567-8

14、8l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 GB/T 11667-2005 l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0-2006l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1-2006l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GB/T 21062-2007l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GB/T 21063-2007l 电子政务总体设计要求 GB/T 21064-2007l 浙江省测绘局关于市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浙测【2006】49号)l 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l 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三)项目建设目标温岭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以搭建“数字温岭”

15、统一基础数据平台为目标,以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为导向,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集成与整合温岭市现有的基础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资源,建成分布于多级网络环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地理空间数据的维护更新和共享交换机制,为温岭市政府、企业、公众提供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为“数字温岭”建设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成与整合提供空间基础定位框架,促进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推动温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四)规划的范围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及建设原则项目建设的总体需求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实施策略与运行、管理机制建设进度安排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效益分析结论和建议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全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