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语第三单元练习.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66878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语第三单元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语第三单元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语第三单元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语第三单元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语第三单元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语第三单元练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杰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大周大休作业 语文 试题 命题人:曹柳青班级: 姓名: 评价: 一、看拼音写词语或者根据字词写拼音。徜( )徉( ) 浩淼( ) 雕镂( ) 镌( )刻骷( )髅( ) 积攒( ) 穹( )窿( ) 白驹( )过隙( ) 撷( )取 樯( )橹( )呜咽( ) 絮( )语 宿( )怨 铆( )钉bng( )溅 hu( )达 茅s( )顿开白ch( ) hu( )cu( ) 自x( )chu( )chng( ) 安tin( ) 沟h( )二、读幼时记趣回答问题。(一)解释加粗加点字词。1、余忆童稚时 ( )( ) 2、明察秋毫:_,明( )察

2、( )3、见藐小微物( ) 4、昂首观之( )5、项为之强( )( )6、果如鹤唳云端( ) 7、怡然称快( )8、于土墙凹凸处( )9、鞭数十( )10、以土砾凸者为邱( )11、拔山倒树而来( )12、盖一癞蛤蟆也( )13、不觉呀然惊恐( ) 14、常蹲其身( ) 15、神游其中( )(二)翻译下列语句。1.必细察其纹理 :_2.故时有物外之趣:_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_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也_5.以丛草为林:_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幼时记趣选自_,作者是_代作家_。“记趣”的意思是_。读了文章后,你能说出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吗?(不超过1

3、0个字)_。2本文围读“_”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_、_、_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3“_、_”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4. 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_,_。”(限填8个字)5. 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_”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_”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三、 读十三岁的际遇回答问题。(一)阅读“没有什么使我停留湖广光塔影的胸前”,完成下列习题。1.诗中的“玫瑰”、“绿荫”、“宁静的港湾”比喻什么? _2.作者要做“不系之舟”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话来回答。_说北大“是师长”是因为_ ,“是朋友”是因为_

4、 ,“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是因为 _。(二)阅读课文“喜欢北大的书”至“格外充实的时光”,回答问题1“喜欢北大的书,更喜欢北大的人”一句在语段中起什么作用?“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中的“读”怎样理解?_2.“我”认为北大的学生有什么特点?摘录文中的词句回答。_(三)阅读“才进校门-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完成习题。1.作者的誓言是什么?“雄壮的誓言”为什么会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 _2.“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目的最小零头都不到吧!”中的“最小”能否去掉?为什么?_3.上铺女孩哭是因为_ 。作者为什么说“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5、”?_三、 课外阅读(一)母亲给出的答案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6、。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扬,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

7、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1请概括叙述本文的内容。(含标点40字以内)_2母亲在回答儿子的提问,经过一个过程才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每一次提问,母亲是怎样做的?从文中选择词语填入面横线。第一次:_第二次:_有几次:_旅行中_3母亲给出的答案是什么意思?_ 4第段中括号里的词语哪一个用得好?请选择一个并说说理由。_ 5 “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例句加以证明。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