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665979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1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学问;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3.理清窦娥冤的戏剧冲突1. 相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抗拒精神。2.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冲突。3.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相识.诵读、探究。(一)有关元杂剧: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按宫调

2、、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即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3.元杂剧的角色: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末:男角色。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4.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角色主唱)、和“末本戏”(男角色主唱)两类。(二)有关作者,吴汉卿号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

3、史上最早也是最宏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的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非常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予自己的社会志向。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三)东海孝妇的故事: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婆婆)甚谨。姑欲嫁之,最终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劳,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

4、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汉书于定国传)(四)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卑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冲突,是元朝社会的主要冲突。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楔子( ) 窦娥( ) 嫡亲( ) 亲家( ) 撇下(

5、 )看觑( ) 薄面( ) 斟酌( ) 隅头( ) 孛老( ) 勒杀( )绣闼( )怕不中( ) 刬的( ) ?( ) 亲眷( ) 羊肚儿( ) 知契( ) 症候( ) 恓惶( ) 祗候( ) 呕吐( ) 孽根( )亢旱( ) 刽子手( ) 埋怨( ) 前合后偃( )罪愆( ) 盗跖( )古陌荒阡( )2.课文中运用了不少宋元时期的白话,其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改变请辨析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1)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 )( )(2)这早晚窦秀才 早晚运用 早晚呆痴 ( )( )(3) 当骂呵,则处分几句 ( )( )(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 )( )(5) 不堤防遭刑宪( )( )(6

6、)行动些,行动些( )( )(7)谁敢合毒药给你 只合把清浊辨别( )( )(8)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 )(9)是什么办法( )( )(10)叮嘱他几句话咱( )( )(11) 念窦娥尸首不完全( )( )(12)尸骸上烈些纸钱( )( )(13)你还有甚的说话 那有这等说话 不知亢旱三的说话准也不准( )( )(14)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 )( )(15) 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 )( )(16)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 )3.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外 云 净 科 唱 卜儿 鲍老儿倘秀才 叨叨令正旦正宫 滚绣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2导入新课

7、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宏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颂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元代的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非常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予自己的社会志向。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

8、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介绍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

9、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肯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依次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

10、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指导阅读阅读“自读提示”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阅读课文。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晰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觉;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洁,而构成窦娥冲突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戏剧本身

11、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剧作家在剧本中,除了细心构思戏剧的冲突冲突外,还要匠心独运地支配曲牌、唱词、说白,以便创建条件,让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地演出。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提问:依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索和练习”一的要求)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第1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辞婆婆。第3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分析第1层。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

12、天地鬼神?明确:窦娥诉说自己稀里糊涂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限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扰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麻木不仁,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背诵滚绣球一曲,然后作“思索和练习”五。明确: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一般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任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生气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每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凄惨经验,相识到了和善的人的贫困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剧烈的抗拒精神。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相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生气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小结:这两个曲牌,非常精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残酷压迫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剧烈的感人力气。为此,这两个曲牌,就已把剧情推向了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