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66325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事迹发言稿是什么让航天员这个群体如此不惧危险,勇于挑战极限?我的回答是“理想”无比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我们的理想三十载艰辛铸就天宫,十七次飞天逐梦太空这些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长足发展,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在全社会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关注我时常看到载人航天题材的纪录片、短视频,也陆续收到各类有关图书,其中既有专业研究、历史回顾,也有巡天实录、科普读物、漫画绘本这些制作精良、内容丰富的文艺作品和图书,让我回想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的不凡历程,充满奋进的力量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初就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体科技工作者努

2、力拼搏、刻苦攻关,先后突破了天地往返技术、出舱活动技术和交会对接技术,为开展空间站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胜利返回,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已经完成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我有幸见证了“天宫”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空间站建设阶段,航天员作为最前端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创造了无数个首次:首次进入核心舱建立载人环境,首次开启长期驻留,首次利用机械臂出舱,等等如此种种,每一次都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实践曾经有人问我,是什么让航天员这个群体如此不惧危险,勇于挑战极限?我的回答是“理想”正如神舟十二号乘组在空间站用中国传统毛笔浓墨写下“理想”两个大字,我理解的理想也是厚重的,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3、航天员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光鲜亮丽的,似明星、是偶像,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吃尽苦头”的职业,要接受各种极限挑战训练正是因为理想的支撑,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使航天员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进行超重训练时,航天员手里都会握着一个报警器,当达到身体承受极限的时候,可以按下报警器,训练就会停止但是这么多年来,没有一名航天员将报警器按下出舱活动水下训练,对航天员的体力要求极高,他们要克服水下训练服40千帕的压力,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女航天员也要与男航天员一起工作一起训练,一套科目一个标准,绝不落后她们每次完成训练从航天服里出来,头发被汗水湿透,紧贴在脸上,看着让人倍感心疼正

4、是因为秉持心中理想,航天员才能够完成艰苦的训练,乐在其中从我2003年“飞天”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我细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一次又一次的飞天路,凝望环绕在身边坚持训练的战友们,遥想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乘组,感慨着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推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开花结果飞行任务从探索到建造,再到应用;驻留时长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再到常态化的半年期驻留,每一次进步都凝结着中国人探索太空的理想神舟十二号任务是空间站建设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首次开启3个月的长期驻留神舟十三号任务开始进入6个月的飞行新时期,这次任务中我们还见证了中国女性航天员的首次出舱,首次进行机械臂操作飞行器在轨转

5、位神舟十四号乘组被誉为“最忙乘组”,他们见证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2次分离撤离、2次舱段转位,建成了“三舱三船”全构型空间站神舟十五号乘组是迄今平均年龄最大的乘组,他们“老当益壮”,圆满完成了空间站建造的“最后一棒”,并创造了4次出舱活动的新纪录至此,“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23年5月30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奔赴太空,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就此开启,点燃了激情澎湃的盛夏无比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我们的理想中国航天员用实际行动证明,对理想的笃信与坚守,是航天员身上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希望航天员胸怀祖国、睿智拼搏、坚忍不拔、敢为人先的

6、精神,能够得到更多精彩书写,激扬新一代青年人搭乘理想之舟,飞越更辽阔的星辰大海学习“航天精神”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两个小时的报告,杨利伟英雄详细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回首了载人航天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展望了未来同时也从个人飞天经历和体会出发,用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精神的力量、民族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在促进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成就航天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观看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

7、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5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1神舟五号飞船零配件产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以百分之百的发射率和零失败率,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辉煌各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为完成神舟五号载人航

8、天飞行任务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准备工作从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焊接缝,到我们在荧屏中看到的宇航员细致的检查安全系带的动作,认真地阅读飞行手册等,这一切都是高质量、高标准、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的可以说,航天员在训练和任务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很多情况下没有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支撑是根本无法克服的为了适应和耐受航天飞行带来的超重现象,航天员要在地面进行大量的离心机训练,最大要承受约8个G的过载,也就是相当于你体重8倍的负荷压在你身上,整个面部会被拉变形,眼泪会不由自主的往外流,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全身上下非常难受训练中,航天员手里都有一个报警器,只要你感到承受不了时,就可以按响它,让工作人员把机器停

9、下来,可是直到今天,在18余年的航天员训练中,没有任何一个航天员把这个报警器按响过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我想是一种精神和信仰而我从事教育职业,应尽心尽责,尽自己最大努力,求得不断进步,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来很小的事情都做好、做精、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绩,我们自身的能力也才会有所突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认真负责、一丝不2苟、善始善终,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满怀热情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正是心中那份精神与信仰,支撑着航天人一路前行、坚持不懈支撑着航天员忍受一切不适,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退缩作为一个辅导员,我也应勉励同学们强化责任意识,建立担当精神,提升能力素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共建中国梦“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这是杨利伟英雄出舱后说的第一句话如果现在回过头来让我想一想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它,我觉得真的没有语言能够代替,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你真的是为祖国的伟大感到骄傲所以当我们执行完任务回来之后,祖国和人民给了我们很多的荣誉,我们真的感觉这些荣誉不是属于哪一个个人的,它更多的是属于航天人的,更多的是属于全国人民的”以上是我提升职业素养,发展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今后我将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更加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