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66292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通用10篇)教案目的: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究兴趣,进展观看力和语言表达力量。 教案预备: 1、每人一个小篮子、一块磁铁;积木、积塑、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茶杯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文具盒、书包等实物及一些图片。 教案流程: 一、嬉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日教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寻到,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磁铁有什么用呢?人幼儿自由说说。 2、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教师巡回指

2、导。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幼:由于它是木头的。师:朋友聪慧,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幼:由于它是塑料的 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刚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 师:哇!磁铁的本事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 幼:他们都是铁做的。 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 二、儿动手操作,发觉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现在教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嬉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

3、事?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幼:由于纸板下面有磁铁。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慧!告知你们磁铁还有一个隐秘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 1、刚刚教师不当心把许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忙 教师想想方法捡起来啊?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方法啊?师:刚刚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行以利用磁铁来把教师的别针捡起来啊!谁来试试?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便利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4、。 四、活动完毕 刚刚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事,回家后河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事好不好?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详细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进展,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时机,引导儿童通过动手操作、观看、提问、总结来解决问题,培育探究力量和态度。幼儿的思维特点以详细形象为主,应注意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知进展科学学习。所以本活动利用三原色的组成与搭配进一步培育幼儿的科学探究力量。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把握三原色的组成,理解颜料量的多少对颜色深浅的影响。 2.培育幼儿依据要求调色以及自由探究调配颜色的力量。 3.使幼儿在配色绘画的过程中体验颜色搭

5、配、变化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三原色,知道三原色的组成;能利用三原色调配出不同颜色。 教学难点:幼儿通过填写观看记录表,知道三原色两两组合可以调配出的颜色,以及理解颜料量的多少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活动预备 材料预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若干调色工具。 2.三个透亮塑料杯、一瓶纯洁水。 3.若干张画纸。 4.三原色试验记录表(如表) 三原色试验记录表 姓名: 颜色 试验次数颜色1颜色2混合后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局部 师:小朋友们,今日教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看教师桌上放的是什么呢? 幼:一瓶红色的水和一瓶蓝色的水,还有一个有魔法瓶子。 师:现在我要把红色的水和蓝色的水倒入

6、这个魔法瓶子中。请小朋友们猜猜会有什么奇异的事情发生? 师:咦,这是什么颜色呀? 幼儿:紫色。 师:为什么红色的水和蓝色的水在魔法瓶里变出了紫色的水呢? 幼:(猜想性答复)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试验讨论吧! 二、根本局部 (一)供应试验材料,理解记录表填写方法。 师:现在试验开头了,我们要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并填好试验记录表。 师:先将第一种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左边,再将其次种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中间,最终混合两种颜色,将混合后的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右边。 师:请幼儿共享自己的试验结果,重点说出是哪两种颜色调配的。 小结:通过试验,我们发觉红色和黄色混合变成橙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变成紫色,

7、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绿色。这些颜色都是红黄蓝三种颜色调配出来的,通过这三种颜色就可以调出许很多多不同的颜色。 (二)同伴间比拟,理解颜色量对颜色的影响。 师:现在请大家举起调好的颜色,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使用的颜色一样,但混合出来的颜色却有一点不一样呢? 师:我们小朋友调出来的颜色有的深,有的浅,那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是由于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放进去的颜料的量不一样,所以我们大家调出来的颜色才会有的深,有的浅。 3.教师供应画纸,让幼儿利用已有颜色自由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三、完毕局部 师: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三原色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并用三原色调配出了不同颜色。而且通过试验记录表发觉颜色的深

8、浅和颜料的量有关。最终我们还创作了一幅美术作品。 四、活动延长 让幼儿尝试将三原色的三种颜色混合起来,看看会变成什么颜色;将幼儿创作的画作展现班级的作品墙上。 活动总结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进展幼儿的认知力量、思维力量、动手操作力量等。 活动中根据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即提出问题-操作试验-得出结论来进展。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连接严密,突出教学重难点,更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过程中留意培育幼儿使用试验观看记录表的方式,能好的将试验结果形成记录,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稍许缺乏:假如让幼儿自由记录试验结果可能会更好,但防止幼儿未能按试验步骤进展,所以给幼儿供应了试验记录表。 学前教育幼儿

9、科学教育教案 篇3 【教案目的】 1、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活动,正确地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知道它们的数目和用途,了解它们在头上的位置。 2、教育幼儿要爱护好这些器官。 【教案预备】 幼儿头像一幅,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教案过程】 一、利用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目、位置 师:昨天,有一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像,他想请我们班上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似乎在跟我们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谁能知道我这圆圆的脑袋上究竟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名称及其数量。 2、告知幼儿眼

10、、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一面小镜子,要求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自己观看。 2、教师提出问题:看看你的脑袋上长了些什么?和前面的大哥哥是不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眼睛里有眼珠,鼻子里有两处鼻孔,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耳朵里有耳孔,眉毛在眼睛上面,弯弯的。 尝试前提问: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究竟有什么作用? 三、用做试验的方法,让幼儿知道眼、耳、鼻、嘴的作用 1、幼儿其次次尝试:通过尝试,知道了鼻子可以用来呼吸,还可以闻气味;眼睛可以用来看全部的东西;耳朵可以用来听声音;嘴巴可以用来吃东西、说话 2、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

11、巴是人身体上的重要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不行。假如没有眼睛就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假如没有嘴巴就所以我们要爱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育幼儿如何爱护好自己的眼、耳、鼻、嘴。 四、幼儿第三次尝试:找眼、耳、鼻、嘴 教师说眼睛,幼儿立刻用右手指到眼睛,看谁指得又快又精确。 五、幼儿第四次尝试:改错 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眼、耳、鼻、嘴不完整的头像,让他们自己动手把它改正过来。 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出教室。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制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预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

12、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美丽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美丽吗? 观察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看: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熟悉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芳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制造花的艺术品 1.观看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制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

13、么花的礼物,预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制造。 四、环保教育 争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花? 学前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教案 篇5 玩玩纸 设计意图: 纸,虽然是幼儿平常常见的一种物品,但幼儿并不对各种纸的特性及用途进展探究,在熟悉纸的过程中,特别有必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究、尝试、感知的活动,以引起幼儿探究纸的隐秘的兴趣。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探究纸的隐秘的兴趣,体验发觉的欢乐。 让幼儿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沟通探究的过程与结果。 让幼儿尝试通过探究、争论客观的记录事实。 活动预备: 师生共同收集砂纸、卡纸、牛皮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瓦楞纸等。 水盆5只,抹布5块。 记录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观看纸的形状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不同类型,并让幼儿依据生活阅历猜想且指出不同纸张的不同用途。 引导词:你们桌子上的纸看起来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猜一下,它们都能做什么用? 请幼儿先猜想纸遇到水会怎样,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