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66282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 摘要:心理健康 教育 是当前心 理学 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小学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式证明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发展 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联动方式是现实可行的,在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效果比仅有学校或家庭单一干预因素要好。另外本研究也说明整体干预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实证研究;家校联动;实验;小学生一、问题提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实

2、验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综观这些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多,描述性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多,实证研究少;选择性干预研究多,整体干预研究少;(2)选择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发展性干预对象的多,选择小学生的少,教师和家长的干预研究还是空白;(3)研究模式基本上是学校干预或家庭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二者结合的干预性实证研究几乎没有。现有的调查研究已经能够说明,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主要在学校和家庭范围内活动,其身心发展受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学校和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本研究

3、尝试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段,对学校能够影响到的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进行干预性研究,以探讨家校协作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二、实验方法(一)概念界定1家校联动:是指学校心理教育活动和与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相一致的、学校能够影响到的家长系列活动的结合。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专指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训练课;家长系列活动包括家长讲座、家长参与学生活动、家长报、家长沙龙、评选好家长等。2心理健康水平: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认识和个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通过相关心理量表测量到的学生心理状态。(二)研究对象小学中年级学生,以苏州地区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见表1)。 (三

4、)测量工具本实验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作为实验前后的测量工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Test),简称MHT,由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步成主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MHT量表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陈倾向和冲动倾向八个分量表和一个测谎量表构成,共100道题目,八个分量表的得分相加构成总分,即总体焦虑水平。(四)实验设计1实验变量(1)自变量:学校心理活动训练课和家长系列活动两个因素,分为有和无两种水平。(2)因变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控制变量:学生活动和家长活动次数、内容,教师教学活动,学生自身成长发展;

5、家庭差异和学校难以影响的家长活动等,可以通过实验设计进行平衡。2过程设计(1)前测与分组。采用2x2完全随机设计方式进行实验分组,随机选取x小学四年级的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MHT进行前测,选取心理健康水平在同一个层次的班级参与实验。A、实验组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进行系列家长活动。B、对照组1不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进行系列家长活动。c、对照组2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不进行系列家长活动。D、对照组3不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也不进行系列家长活动。(2)进行实验。分为两个学期,每周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活动课;每学期两次家长讲座,两次家长参与学生活

6、动,每月一次家长沙龙,每月一份家长报,期末评选好家长。(3)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MHT进行后测。(五)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三、实验结果(一)实验后各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变化对参加实验的四个小组MHT前测数据所进行的组间方差分析(F检验)表明,在总量表和所有分量表上都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说明参与实验的四个小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着差异;经过一年时间的实验后,对四个小组的MHT后测数据采用同样方法分析发现,四个小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见表2)。 注:F指方差分析结果,P指显着性水平,*表示在005显着性水平上存在差异,*表示在001

7、显着性水平上存在差异,*表示在0001显着性水平上存在差异,以下同。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而实验后在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方面出现了显着性差异,在总体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出现了非常显着的差异,在学习焦虑方面出现了极其显着的差异,说明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之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实验后各组在总体焦虑方面的变化分析表2的数据说明根据设计进行了实验后,各组之间的总体焦虑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实验处理上及各处理方式之问是否有差异,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从总体焦虑(见表3)情况看,实验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验后的得分低于实验前的得分

8、,二者差别极其显着(P0001);对照组2实验后的得分同样低于实验前,二者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1实验后的得分也低于实验前,但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对照组3则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原来水平。从各处理组前后差别之问的方差分析(见续表3)可以看出,各实验处理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进一步验后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1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3之间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其他相互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三)实验后各分量表变化情况实验后各分量表的数据处理方式与表3同。数据分析表明,实验组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方面,实验前后发生了极其显着的变化(P0001);各处理

9、方式前后差别的方差分析显示,学习焦虑(F=3057,PO05)和恐怖倾向(F=6317,P0001)出现了显着性差异,对人焦虑(F=1696,P=017)和过敏倾向(F=2386,P=O071)有所变化但没有达到显着水平;其他分量表实验前后差别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四、讨论(一)家校联动的效果分析心理健康 教育 的专家学者,一致同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优缺点,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才更有可能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实验数据表明,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从数据比较看出,联合干预的实验

10、组变化最为明显。在总量表上,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差异极其显着,实验后明显好于实验前,在各分量表如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恐倾向方面,也都出现了显着的差异,实验后也都好于实验前。在对各实验处理方式前后差别的方差分析中也能够看出:在总体焦虑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1有显着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3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说明进行家校联动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仅有家庭影响或没有任何因素影响方式更能降低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二)单一因素(学校或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在家庭因素方面,研究者认为,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教育方式与态度、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较之正常儿童,有

11、行为问题的儿童的家庭环境(家庭心理气氛)以矛盾性高,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低为显着特征,内向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表现出较高的控制。在学校因素方面,多停留在专家呼吁、理论探讨、对分析和方法指导(如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学科渗透、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等方面,而具体指明效果的研究很少,或者这些效果只是定性的现象描述。此次实验的数据也表明单一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从表3数据分析隋况看,试验后对照组l和对照组2总体焦虑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只不过效果没有联合干预明显。(三)无干预情况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在无干预即 自然 成长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变化和怎样变化?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少

12、或缺乏系统的研究,现有的横向调查不能说明这一点。 发展 心 理学 认为,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心理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大部分心理问题会自行缓解甚至自行矫正,有的一般心理问题也会累积、迁延、演变而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心理异常。从对照组3在实验前后的数据变化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无干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变动的,但总体状况变化不大。五、结论本研究以整体干预的方式,从学校心理教育活动和与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相一致的、学校能够影响到的家长系列活动两个方面出发,来尝试探讨发展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虽然影响因素繁多、变量难以完全控制和研究水平不高,但研究过程和结果还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第

13、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家校联动。实验结果表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着手,同步的干预方式比单一的干预方式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做到学校和家庭联合进行,内容协调,步调一致。第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发展性整体干预是可行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现在学校活动最容易组织、最可行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研究发现,这种整体性的干预在现行条件下是有效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特别在学习焦虑、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方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在整体干预外还要考虑进行个别指导。从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进行整体干预对提高学生在学习、交往和自我认识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的作用,但对与学生个性有关的方面如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冲动倾向等,家校互动的整体干预并没有取得较大的效果。这表明对于学生内心深层次的问题,还应该通过个别指导来进一步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