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治的数学人生.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662515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利治的数学人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徐利治的数学人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徐利治的数学人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徐利治的数学人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徐利治的数学人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利治的数学人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利治的数学人生写在徐利治先生90寿辰之际暨庆祝徐利治论文集出版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日期:2010-07-29 07:28 点击: 次 他是我校建校60周年功勋教师,他是一位数学家,同时喜欢哲学,认为自己是“修正了的现代柏拉图主义者”;对物质世界的洞察,让他对数学有着精深的理解,对这个充满无穷奥秘的数学王国付出一生去追求,90高龄仍徜徉其中不乏建树。他的精彩伴随着茅以升、华罗庚、陈省身、许宝騄、匡亚明等科学家的教诲和帮助,跟随着那个时代数学家段学复、钟开莱、爱尔迪希等同台共舞、竞相数学发明,还有与唐敖庆、朱九思、何东昌等老同志相识相知的过往经历,让他的人生显得尤为不凡;也正因为他的不凡,

2、得以为我校数学学科大幅度向前迈进作出历史性贡献。 君子协议 1978年在吉林大学任教的徐利治到大连参加东北三省运筹学学术会议,我校领导得知此事决定会见徐利治;于是责成应用数学系青年教师张鸿庆把徐利治从招待所接到校长办公室,学校领导屈伯川、钱令希和雷天岳在谈话中表达了学校希望徐利治来校工作的想法。 徐利治回忆说,与学校领导一席谈话很愉快,他们都是有卓识远见的人,他们的“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的思想,令人感到学校领导既懂教育,且抱有要大力发展数学学科的决心,所以欣然接受了他们的邀请。 这件事马上让吉林大学校长、著名理论化学家唐敖庆获悉,他带着数学系主任和党委副书记赶到辽宁兴城温泉疗养院

3、,看望在那儿度假的徐利治。唐敖庆真诚挽留徐利治,最后商定了五年之内徐利治工作关系不能调离吉大的“君子协定”。1982年唐敖庆调离吉林大学,任全国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这个“君子协定”也就自动解除。 学校原党委书记林安西在2007年7月13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述学校历来就有延揽汇聚人才的优良传统时,回忆1983年,他担任学校领导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受学校委托亲自到吉林把徐利治的工作关系调回学校。 1979年,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饱受“追加右派”、“摘帽右派”打压的59岁的徐利治同样在大工迎来了他科学事业的第二个春天。1981年4月,由我校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数学学术期刊数学研究与评论创刊,徐

4、利治任主编;1981年7月,我校应用数学研究所成立,徐利治任所长。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由于徐利治的到来,一批吉林大学数学方面的有为人才和其他院校教师陆续慕名加盟,我校数学学科得到迅速发展。 滋兰蕙树,更需精心呵护。学校为研究所投资20多万元,在当时可谓不小数额;研究所的有关资料、图书在东北地区高校除了吉林大学外,没有能超过的。由钱令希院士和著名内燃机专家胡国栋两位一级教授出面争取,1981年徐利治荣获教育部评定的国家一级教授荣誉称号。因受华中工学院(现名华中科技大学)院长朱九思之邀,徐利治还受聘为该校数学系名誉系主任。 用“哥本哈根精神”打造数学研究与评论 学校的支持和宽松的环境,激发了徐

5、利治超前的学术思想,徐利治在吉林大学创建了计算数学学科方向,来到大工后在继续发展计算数学基础上又新开辟了组合数学和数学方法论研究两个新方向。30年来在徐利治开创的研究方向基础上,后生晚辈们又在进行新的拓宽。如今,大工数学科学学院在海内外数学科学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全国学术界树立起坚实的地位。 在英国剑桥留学时徐利治感受到19-20世纪丹麦原子物理学派创始人玻尔(N.Bohr)倡导的科学民主思想、又称“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科学民主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徐利治把“哥本哈根精神”写进数学研究与评论创刊号里,他说这与我国“双百方针”相吻合,希望这种科学精神通过此刊的努力融进国内学界,让思想的碰撞和

6、自由的追求不断擦出火花,迸发出一个个崭新的凌锐创意。这对全国数学界也是一个贡献,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 因为徐利治的影响,数学研究与评论吸引了来自国际上著名的数学家担任学术顾问,如曾获得国际数学Wolf大奖的爱尔迪希、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钟开莱,无形中提升了学术刊物的档次和影响;全国最早的、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数学博士论文成果也在该杂志上发表;20多年来该杂志越办越兴旺,早已成为国内核心期刊。在每2-3年的全国二、三十个数学学术刊物评比中,该期刊排名都非常靠前。此刊物上公布的成果在国际著名的信息性大型刊物数学评论(Math.Rev.)上也都有摘要评论。 1982年,全国成立学位委员会评审组,徐

7、利治成为首届数学组学位评审委员会12位委员之一;在徐利治的带领下,应用数学研究所不断向前发展,1984年成立博士点,成为全国理工科院校最早的博士点,2年后成立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实力加强,研究所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 江山代出,各领风骚。90岁的徐利治老先生欣慰地说,数学研究与评论在2009年初已经全部英文出版,刊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面走向国际化。2009年,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数学成为全国计算数学学科4个重点单位之一。徐利治在1992年72岁时离休,接班的王仁宏是从吉林大学来的徐老先生的得意弟子,在吉林大学徐老亲自向唐敖庆校长推荐,将他从讲师破格提升为教授。30年

8、来研究所人才辈出,像杨家新、王天明、王毅、王军、何天晓、初文昌、施锡泉等现都已成为学校、国内外科研教学机构的骨干教师、中坚力量。 1993年,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来到应用数学研究所,他建议,在数学领域,世界的趋势是数学科学,不必强调应用,徐老也非常赞同;此后应用数学研究所就改名为数学科学研究所,2008年应用数学系在成立学院时也改名为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研究永远是在物质世界中探究真理 培根在新工具中说:“当一种物理学的发现被转成数学定理的时候,对自然的探究就会有最好的结果”。徐利治先生说,数学现在分为60多个分支,数学不仅为理工学科,而且也为生命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建构上发挥作用;通过数

9、学表征、分析,显示其确切性、逻辑性和简洁性;没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变化的规律说不清楚。 数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徐利治用宇宙观去思考。他说,整个宇宙是按规律运动的,因为大自然在不断运动和变化,所以大自然在不断演绎、产生新的事物和现象。他同意人类认识世界的理性精神这一说法,但他批判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归于人化的上帝,可以认为绝对精神是最高理性,是客观的,乃是宇宙本身自有的一切规律的总和,数学的公理、定义就是人对理性的把握,只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相对理性。 对此,徐老先生解释道,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23=6全宇宙都适用,定理、命题、公式都是客观的;因此,数学研究的是客观真理。哲学两大范畴,一个是质,

10、一个是量;数学是研究量的,通过量来反映质,量是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数学作为工具,它得出的量的分析规律也是客观的。但人脑通过概念思维来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方法中又会含有发明创制成份。 徐老先生笑称自己是“修正了的现代柏拉图主义者”。之所以是“修正了的”,徐老先生解释道,柏拉图认为数学对象只能被发现而不能被发明,这是不正确的;现代数学发展说明,有些数学对象是可以被发明的,而不是被发现的,比如说“棋谱数学”。第二点,真理可以被发明,不一定被发现。比如许多组合数学中的对象是被创造出来的,隐含其中的真理也就是被发明的;对象和真理都可以被发明。“因为对哲学的研究,我把数学看得更透彻、更清楚些。” 数学使我

11、快乐,数学使我健康,数学使我长寿 如果从1944年徐利治在西南联大三年级发表在美国统计数学年刊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开始,到2009年5月与美国数学学者何天晓合作在美国计算机与数学及应用发表的文章计算,徐利治从事数学研究65年;从1945年徐利治大学毕业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到2006年他送走最后一名博士生计算,徐利治的教育生涯有61年。如此大跨度的时间里,恰好是国家起承转合震荡最激烈的时代;徐利治的数学人生因有幸相识相遇了很多杰出人士,让他的人生更富传奇色彩。 徐利治原名徐泉涌,在报考大学时他将自己的名字郑重地改为“利治”,寓意为:稳步地学习有利于治学。1940年,因为唐山工程学院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校长

12、的开明思想,徐利治幸运地从该校转入西南联大数学系,最终实现了学习数学的愿望。在西南联大,遇到华罗庚、许宝騄、陈省身、钟开莱等在中国数学史上深有影响的数学大师,他们精深的学问对徐利治深有影响;特别是华罗庚先生,徐利治在清华大学做他的助教,在徐利治到英国阿伯丁大学和剑桥大学进修访问期间,华先生写信希望他学成回国、与他一起工作。 1946年在何东昌等人的鼓励下,积极要求进步的徐利治在清华大学秘密入党;作为一名党员,徐利治在英国求学期间积极参加党团活动。在英国海德公园,他看到各党派无歧视自由发表演说;参加学校党组织活动时,各位成员互相尊重、自由争辩;这种民主气息影响着徐利治,以致回国后他的坦诚和直言,

13、被当时那个由政治风险裹挟的社会的人们称为“徐天真”。 在现代数学家中,徐利治的兴趣和研究领域很广,最得意的三项工作是高维渐近积分定理、Gould-Hsu反演公式和大范围收敛迭代法。从接受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段学复聘书、徐利治1951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到1952年去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在校长匡亚明的大力支持下参与创建数学系,再到1981年61岁的徐利治再次挑战自我,出任大连工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徐利治在渐近分析、函数逼近、计算方法、组合分析、数学方法论等领域做出重要成果。“数学使我快乐,数学使我健康,数学使我长寿”;数学成了徐利治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他说,学数学和做数学,早年靠的是兴趣、中年靠的是志趣、晚年靠的是乐趣;“兴趣使人忘却疲劳,志趣使人坚毅持久,乐趣使人精神充实。” 愿徐利治先生的数学人生成为后辈成才的明镜。(吕东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