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想像——《水乡歌》教学例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65473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想像——《水乡歌》教学例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想像——《水乡歌》教学例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想像——《水乡歌》教学例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想像——《水乡歌》教学例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想像——《水乡歌》教学例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想像——《水乡歌》教学例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读中感悟 读中品味 读中想像水乡歌教学例谈一、创设情境,以读激趣教学伊始,笔者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水乡特有的生活情境:白帆点点的湖面、千河万渠的水景、歌颂水乡的歌声等,勾勒出江南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优美画面,播放歌曲太湖美,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再引导学生动情学读。学生一下都被吸引到充满水乡氛围的情境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文里的水多船多歌多是三个并列的部分,笔者从课题着手,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描写水多的部分。首先请一名喜欢水多部分的孩子为大家朗读,并要求其他学生听字音、找错误,梳理文字,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像。在理解水乡的特点时,启发学生抓住千万

2、一个连一个处处等词,读出重音,想像渠水清澈荡漾,波光粼粼的景象,初步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二、自由选读,以读激情笔者认为,没有读者情感的参与,没有与作者的思想交流,没有人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情智整合与生成,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朗读教学。这么美的水乡,你们自己读一读吧。当孩子们纵情通读课文后,笔者让孩子们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段落,仔细地、美美地放声朗读。谁还能读得更美些?谁能把小河、池塘读得再多些?我们要给读得棒的同学配上音乐呢!就这样,我引导学生通过自由练读、展示读,使学生由想读、爱读迈上会读的阶梯,激发了学生爱水乡、爱朗读的情感。当学生读到水乡船多一节时,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3、?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水乡的河上飘着很多船。有的说:我看到了渔民在湖上网鱼。有的说:我看到很多的帆船像白云一样在水上飘来飘去,还有驳船通过想像,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诗歌每一小节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反复,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人情呢?笔者主张强化语感,淡化分析。在朗读的过程中,笔者总是饱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音乐、表演的艺术形式去品味,引导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收获智慧经验和意趣情感。在一个充满情感交流的江南水乡氛围里,学生敞开心扉,尽情地抒发热爱水乡的豪情三、以悟促读,读中感悟学生自由选读后,笔者鼓励学生把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在指

4、导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的朗渎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中的动感画面和音响,适时而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水流动得很快)又问:你能不能通过朗读使大家感到水在不停地荡呢?再由学生进行表演朗读,他们的小手翻动着,仿佛河水在不断地流淌。教学歌多部分时,笔者播放配有洪湖水,浪打浪的三分钟多媒体课件:晨光熹微,渔民撒网捕鱼;落日余辉,渔民满载而归;夏日娇艳、盛开的荷花听着孩子们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惊喜声,笔者知道这首水乡歌已经唱进了他们的心中。在入境人情之中朗读课文,笔者还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并注意变换朗读的形式。如采取师生各读一句的形式朗读,并重读表示动作的词语;让几个同学分读,并注意

5、读出亲切的语气,从而将朗读作为一种强化理解和体会感情的手段。四、自主迁移,以读促写这首诗写得多美呀!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个小诗人,仿照水乡什么多来写一首小诗,好吗?笔者让学生以小诗人的身份,唱唱水乡的新歌,大胆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了鱼多星星多树多等意境优美的小诗。看着他们上台朗诵自己作品时的自豪模样,笔者意识到只要善于引导和发掘,孩子们对美的认识和表现力将会似火山喷发一样爆发。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写出了一首首好诗。如水乡什么多,山多。千座山,万座山,山上大树一棵棵,山下楼房一座座。水乡什么多?鱼多。千条鱼,万条鱼,又肥又大真好吃,养鱼致富奔小康。水乡什么多?楼多。

6、千座楼,万座楼,又高又大真宽敞,家家户户笑呵呵。这里,不仅巧妙地进行了语言训练,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开启了学生的诗性思维,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故事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传统语文教育中强调朗读、熟读、精读、多读等阅读训练的要素,但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重分析讲解轻朗读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看到语文课上教师的精彩表演,却听不到学生动情的朗读,40分钟,在小手如林、对答如流的热闹中过去,学生读书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不读,如何品味词句之精妙、反映理解之深刻?学习新课标后,笔者悟出一个道理:朗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水乡歌一文的教学,我就以朗读作为主旋律,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