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654555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册教案 第一课各式各样的民居 一、范例导赏 南方围合式土楼: 1、你知道这是哪里的房子吗? 2、你觉得它的造型像什么?它为什么要建成这个样子? 3,你能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这个房子的感受吗? 4、你喜欢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吗?为什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2、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2、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中

2、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四、教学要点 1、重点: (1)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2)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3)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2、难点: 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3、兴趣点: 辨别不同地域的民居,画出自己喜欢的“老房子”。 五、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家乡的老房子进行描写。 2,较高要求: 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典型的民居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个性探究: 能选择喜欢的工具材料表现家乡的老房子。 第2课走近现代建筑

3、 一、范例导赏 古根海姆博物馆: 1、你觉得它的造型像什么?它为什么要建成这个样子? 2、它和你见过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 3、你喜欢这个博物馆的创意吗?你能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这个房子的感受吗? 4、如果让你当设计师,你想怎样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评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 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感受现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尊重科学。 三、教学要点 1、重点: 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2、难点: 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4、3、兴趣点: 新颖的建筑设计与三维动画的真实效果。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现代建筑进行描写。 2、较高要求: 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典型的现代建筑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 表达自己的感受。 3、个性探究: 能选择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第3课肚子里的故事 一、范例导赏 画家画的童话故事: 1、是谁进入了大鲸鱼的肚子里? 2、小木偶在大鲸鱼的肚子里遇到了什么? 3、画中的木筏、漂流瓶给了你什么联想? 4、想像一下小木偶旅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奇异的故事? 5、画面上有哪些形态和色彩使你感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观察和关注事物的形态、细节、色

5、彩、特征; 能运用夸张变形、组合的形式来表达对事物内在本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像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唤起记忆、触觉感官体验学会观察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 通过作品的对比欣赏和故事情节的构思,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审美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在合作接力绘画中,体验沟通和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要点 1、重点: 能描绘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画面装饰。 2、难点: 能对事物内在本质和细部结构进行丰富的想像。 3、兴趣点: 摸一摸:魔袋里的是什么,编个最具想像力的故事。 评一评:哪一组的画想像力丰富,细节生动,色彩美观。 四、作业要求 1、

6、基本要求: 能描绘事物的基本形态,有简单的细节与色彩装饰。 2、较高要求: 能充分发挥想像力,画面效果丰富美观。 3,个性探究: 能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事物的细节描绘,能异想天开地进行绘画创作。 第4课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一、范例导赏 欣赏沙利恩的草丛中的世界(局部): 1、寻找一下草丛中有哪些动物(走的、飞的),它们在干什么? 2、这些动物中,谁是巨人,谁是小矮人,它们中间有什么历险的故事? 3、你对画中哪一部分最感兴趣,能想像自己变成其中的一个巨人或小矮人后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 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

7、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 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 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与态度: 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 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三、教学要点 1、重点: 扩大想像的空间,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2、难点: 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3、兴趣点: 欣赏与讲述有趣的卡通童话故事; 模拟巨人或小矮人的角色游戏。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线条、色彩画出人物变大或变小后身边发生的趣事。 2、较高要求: 画面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个性探究: 能突出人物变大或变小的情节表现。 第5课缤纷的色

8、彩乐园 一、范例导赏 欣赏妮古罗莉的夏日: 1、先在左边的图片中找一找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你能说出这些色彩的名称吗? 2、这幅画用了多少种色彩,你看得出来吗? 3、这幅画的名字叫夏日,你说说画中有夏天的感觉吗?你觉得夏日应该是怎样画的呢? 4、看了画家的画,你还有什么感受?能跟你的同桌同学说说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从周围环境的色彩中认出三原色和间色,能用颜料调出间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一些色彩的科学知识,同时感受色彩变幻之美; 在欣赏与比较中体验大自然的色彩与实际生活的色彩、大师笔下的色彩的不同美感;在参与创作设计活动中体验用色彩美化生活的乐趣。 3、态

9、度、情感、价值观: 在视觉、感觉各感官体验中感受色彩变化的乐趣; 把自己观察物象后获得的色彩印象或自己想像的色彩印象用三原色作调合,大胆画出来。 三、教学要点 1、重点: 认识三原色,并用三原色作调合,画出自己的色彩印象。 2、难点: 生活中的色彩很复杂,有很多色彩很难调出来。 3、兴趣点: 自由涂色的乐趣; 不同的色彩组合给人不同的感受,或对比强烈、鲜明悦目,或色彩混合自然、变幻有趣。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认识三原色并调出间色。 2、较高要求: 能用三原色作调和,调出多种颜色,画出观察物象后的色彩印象。 3、个性探究: 能向画家学习,用色彩画出自己的感受。 第6课有趣的水墨游戏

10、一、范例导赏 欣赏吴冠中的水乡: I、你觉得这幅画简单还是复杂?你觉得这幅画生动还是呆板?有趣味还是没趣味? 2、这一幅画有哪些形状?有哪些线条?有哪些颜色? 3、这幅画是谁画的?你喜欢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中国画的工具。尝试毛笔的不同执笔方法。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 在水墨游戏中体验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尝试各种水墨技法。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画。 三、教学要点 1、重点: 认识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2、难点: 掌握笔墨中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3、兴趣点:

11、 比赛看看谁能表现丰富的干湿、浓淡、粗细的水墨效果。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画面有干湿、浓淡、点线面的变化。 2、较高要求: 效果丰富,有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3、个性探究: 除毛笔外,能尝试用其他工具材料在宣纸上作画。 第7课可爱的水墨昆虫 一、范例导赏 欣赏赵少昂、杨善深的野趣(局部): 1、你知道有哪些画家擅长画昆虫吗? 2、谈谈画家是如何用点、线、面和墨色的干、湿、浓、淡表现蜻蜓和兰花的? 3、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点、线、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能运用积墨法。 2、过程与方

12、法: 在欣赏野趣和学生作品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变化。在水墨游戏中体验积墨法的独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尝试各种水墨画法。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画。 三、教学要点 1、重点: 继续体验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2、难点: 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3、兴趣点: 用水墨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昆虫。 2、较高要求: 能掌握点、线、面及用墨、用色的浓、淡、干、湿手法表现昆虫。 3、个性探究: 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也可尝试合作画昆虫。 第8课现在、未来的我 一、范例导赏 欣赏莫迪里阿尼的少年像: 1、观察画面,你来说一说少年的外貌特征。 2、你来模仿他的表情和神态,说出你的感受。(忧郁、呆滞、彷徨、绝望等) 3、画家夸张了他的哪些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