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沪科版高中生物《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导学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654109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沪科版高中生物《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沪科版高中生物《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沪科版高中生物《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沪科版高中生物《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沪科版高中生物《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沪科版高中生物《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沪科版高中生物《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导学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病毒微生物学教案41第四章非细胞生物病毒本章提要:病毒含有DNA或RNA。只在活细胞内增殖,但又能在细胞外以亚显微的大分子颗粒状态存在,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也可以当作遗传成分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杆状、球状(或近似球状)和解6L状是病毒的3种基本形态。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病毒核酸非常多样化。有单链和双链、线状和环状、正链和负链。在病毒核酸的每一种类型中,又有各种各样的结构特点。病毒核酸是病毒遗传信息的载体。病毒只含一种或为数不多的几种蛋白质。病毒蛋白质主要在病毒结构、病毒的侵染与增殖过程中发挥作用。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有的病毒在核衣壳

2、外还有包膜。病毒的衣壳具有高度对称性,有3种类型的对称: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以及复合对称。病毒的增殖不同于其他微生物的繁殖。病毒的增殖一般分为吸附、侵入、核酸复制与蛋白质合成、装配以及释放5个阶段。 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并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叫烈性噬茵体。侵染宿主细胞后不增殖和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共存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病毒虽然极其微小,但可以通过他们对宿主细胞感染的结果来检出病毒并定量。人们习惯根据宿主种类将病毒分为:微生物病毒、植物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以及脊椎动物病毒。 还有比病毒更为简单的生命形式: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本章重点和难点:病毒主要特点,

3、毒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温和噬菌体和溶原细菌、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的主要特点。绪 言在微生物学当中,病毒学是最年青的一门科学,迄今只有100年左右历史。(A:1892年USSR PIvanowski(1864-1920,伊凡诺夫斯基),他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病叶汁液 接种 烟草花叶病 细菌过滤器 健康烟草植株发病(引起相同烟草花叶病) P、Ivanowski认为这种病原物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把病毒等其他微生物分开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遗憾的是把这种病原物称为是一种极小的细菌。 B.Netherland M、W、Beijerinck(18511931,贝格林克) 1898 年贝格林克在不了解P

4、Ivanowski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发表了与伊凡诺夫斯几乎完全一样的研究结果。贝格林克把这种病原物称为是称之为“传染活液”(contagium viram fluidum),并给以拉丁名(Virus),被誉为“病毒学之父”。(贝格林克1872年毕业于德国德尔费技术专科学校,187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 1935年斯旦来(Stanly,USA)第一次提纯得到病毒的结晶,从此以后病毒学进入到分子水平。 现行病毒分类:基本上采用普通名称而暂时废弃拉丁双命名法(第十届国际病毒学讨论会,2019年8月),按照核酸类型及基因组的多分体现象,以及粒体的形状,区分了共56个科、组,其中21个科属

5、对人致病。56个科、组中,ddDNA病毒有 17个病毒科、组;ssDNA病毒有5个病毒科、组;DNA及RNA反录病毒有3个病毒科、组;DsRNA病毒有6个病毒科、组;负义SSRNA病毒有8个病毒科、组;正义SSRNA病毒有17个病毒科、组。) 第四章病毒微生物学教案42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欧洲在历史上最早注意一种植物病毒病:马铃薯退化病,以后此病遍布欧美,随着马铃薯在我国的栽培,这一病害也侵入了我国。早在1917年Murphy的调查,发病株比健康株减产5263%。每一种植物至少有一种病毒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侵染了植物后,除了造成降低产量和品质外,还有一些病毒也可以利用来增加植物的经济价值。

6、一些带毒植物的花及叶变色,从单纯的色彩变为杂色,而同时并不严重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增加价值。例如菊花中的“绿菊”、牡丹中的“绿牡丹”等就是带病毒株的利用。植物病毒主要通过接触及昆虫传播而感染,植物病毒往往可在昆虫体内繁殖,但不一定引起病症。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与其它生物相比显然不同,具有其显著的特点。(病毒个体虽然微小、简单,但能使人致病,也能引起动植物的病害。如天花、麻疹、脑炎、鸡新城疫、烟草花叶病、苹果花叶病等等;在发酵工业和生产微生物制剂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病毒(噬菌体)的危害,而使生产停顿,造成巨大经济

7、损失。另一方面,可用来消灭有害病菌和农林业害虫,在医学和植保工作上是很有前途的。人类传染病中,约7080%是病毒病,引起人类病毒病相当多,如肝炎,胆囊炎,狂犬病,AIDS,还有风湿关节炎,更有多种病毒可以致人癌症。在许多生物分类中都不包括病毒,病毒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不同学科使用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各有学科侧重,普通微生物的定义。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4.1病毒的特性4.1.1病毒的基本特征:1.病毒的个体极小(计量单位为纳米(nm)。其大小差异很大,最大的直径

8、可达300 nm,小的1030 nm,约相当于最大的蛋白质分子。介于之间的如流感病毒为90150 nm。 第四章病毒微生物学教案432.无细胞结构,为分子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一种核酸类型,化学组成和繁殖方式都较简单。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病毒在体外具有一般大分子的结构,在寄主体内又具生命特征。(病毒的个体为一团有生命的物质,称为病毒粒子。病毒的形状多种多样,如球状、枪弹状、砖状、线状、杆状、蝌蚪状等。由于能将病毒提纯成结晶,而与一般的化学分子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又称为分子生物。3.专性寄生本身不具备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生长繁殖,离开寄主细胞不具备任何

9、生命特征。4.没有或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合成系统,也没有核糖体。(依靠寄主的酶和能量合成系统繁殖)。 5.在寄主细胞内的病毒对各种化学药剂和抗菌素不敏感。(可能对干扰素敏感)。迄今,还未发现一种药剂或抗菌素对人、动植物体内病毒有效的药物,也没有一种药剂能杀死细胞体内的病毒而又不伤害寄主的药剂。经提纯分离在体外的病毒结晶,用不少的药物都可杀死之,但寄主细胞内的病毒均不敏感。 6.经提纯的病毒结晶能保持侵染力。人类传染病中,约7080%属于病毒病,每一种植物至少有一种病毒引起的病害。引起人类的病毒相当多,如肝炎,胆囊炎,狂犬病,爱滋病,风湿关节炎等,也有多种病毒可以致人癌症。4.1.2病毒的结构和化

10、学组成4.1.2.1病毒粒子的结构粒子又叫病毒个体,是成熟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分为有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和无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二种。 1、无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 A.衣壳粒(一种对称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病毒的核酸基因组,由多肽组成蛋白质亚单位)。 B.壳体:由多个衣壳粒组成。 C.核壳体(核衣壳):是衣壳与其包围着的核酸的。 2.无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 A.衣壳粒(一种对称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病毒的结构。核酸基因组,由多肽组成蛋白质亚单位)。 B.壳体:由多个衣壳粒组成。C.核壳体(核衣壳):是衣壳与其包围着的核酸的总称。D.封套(包膜,又称囊膜、被膜、外膜、封套、envel

11、ope) 封套一般由含有类脂或脂蛋白质组成,被膜对脂溶剂(醚、氯纺)敏感,对乳化剂(如胆盐水去垢剂)敏感。(由于壳粒在壳体上的不同排列,病毒具有三种结构:)1.螺旋对称 第四章病毒微生物学教案442.二十面体对称3.复合对称4.1.2.2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病毒的化学组成只含核酸和蛋白质,复杂还含有脂质(被膜中存在)、碳水化合物(包膜中)、多糖(以糖脂、糖蛋白存在),以及有机阳离子化合物如胺、无机阳离(铁、钙、镁、铜、铝离子等) 1.病毒蛋白质:蛋白质是病毒的主要成分,占95%左右,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构成病毒粒子外壳,保护核酸; 具有识别能力,一定的病毒只感染一定的对象; 具有抗原性; 构成病

12、毒组成中的酶。 病毒酶三种来源:A,来源于寄主的酶(或诱导寄主产生的修饰酶);B,寄主外结构性蛋白质酶;C,存在于病毒体中的酶。(1.病毒蛋白:一般病毒只含一种或少数几种蛋白。蛋白质的含量随种类而异(如狂犬病毒的蛋白质含量约占整个病毒粒子的96%,而大肠杆菌T3、T4噬菌体则只占40%)。病毒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其他生物一样,但半脱氨酸和组氨酸在病毒蛋白中较少见。2.病毒核酸:每一种病毒只含单一类型的核酸。(下图箭头所指为去掉蛋白质的核酸)动植物病毒核酸类型:dsDNA,ssDNA,dsRNA ,ss RNA。病毒其核酸含量占1-5%不等,如感冒病毒核酸占1%,99%占蛋白质。TMV含核酸5%,

13、含95%蛋白质。核酸可用物理、化学方法分离出来,分离出的核酸仍具有侵染力。 病毒当核酸与蛋白质分离以后,核酸仍具有侵染力,说明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AN、RNA。 (2.病毒核酸:病毒只含一类核酸(DNA或RNA)。一般植物病毒的核酸为RNA(少数为DNA);细菌病毒的核酸大多数为DNA(少数为RNA);动物病毒(包括昆虫病毒)部分为RNA(或DNA)。病毒核酸还有正、负链之分:凡碱基排列顺序与mRNA相同的单链DNA或RNA,称(+)DNA链或(+)RNA链,凡碱基排列顺序与mRNA链互补的单链DNA和RNA,称(-)DNA链或(-)RNA链。如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属于(+)RNA,副秸病毒的

14、核酸为(-)刚A。正链(+)核酸具有侵染性,可直接作为mRNA合成蛋白质,而负链(-)没有侵染性,必须依靠病毒携带的转录酶转录成正链后才能作为mRNA合成蛋白质。病毒的核酸含量随种类而异,一般在1%50%之间(含量的高低与形态结构有关,即复杂的高,简单的低)。3.脂类和糖类来源:学+科+网( 3.脂类和糖类:少数有包膜的大型病毒还含有脂类和糖类等其他成分。如大蚊虹色病毒含有5%脂类,流感病毒除含19%脂类外,还含6%的非核糖成分的糖类。脂类主要是磷脂、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存在于包膜中)。糖类主要是葡萄糖、龙胆二糖、岩藻糖、半乳糖等。) 第四章病毒微生物学教案454.病毒的包含体(4.病毒的包含体:有些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还形成包含体的结构,它们多数位于细胞质内,具嗜酸性;少数位于细胞核内,具嗜碱性;也有细胞核内和细胞质都存在的类型。包含体是寄主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形成的蛋白质结晶体,内含1至几个病毒粒子。4.1.3病毒的分类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病毒的结构和寄主范围根据寄主范围不同分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植物病毒昆虫病毒根据ICTV2019年第六次报告,现已知病毒有3600多种,分别属于71个科,但科以上的分类结构尚未建立,一般归为以下七类:双链DNA有包膜的病毒双链DNA无包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