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653786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工大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工大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工大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工大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工大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工大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工大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设(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设计资料2二方案选择2三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2四板的设计31荷载32内力43.配筋计算4五次梁的计算5.无隔墙次梁计算51.荷载52.内力63.配筋计算7.有隔墙次梁计算91.荷载92.内力93.配筋计算10六主梁的计算121.荷载132.内力133.内力包络图174.配筋计算175.附加箍筋计算19一设计资料某多层房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层高3.6米。四周由砖墙承重。中间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承重,柱截面尺寸400400。柱网轴线尺寸,。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4.0kN/。楼面做法:10mm水磨石面层,20mm水泥砂浆,60mm焦碴混凝土垫层顶棚做法:V型轻钢龙骨吊顶(一层石膏板,

2、无保温层)隔墙:150mm陶粒空心砌块,20mm石灰砂浆双面抹灰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d10mm HPB300 d12mm HRB400、HRB500或HRB335 环境类别:一类 二方案选择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三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跨度为6.3m,次梁为7.8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m。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板厚:,对工业建筑,取板厚次梁: 取主梁: 取四板的设计取板厚为70mm,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其计算简图如下:1荷载10mm水磨石面层,20mm水泥砂浆 60m

3、m焦渣混凝土垫层 70mm钢筋混凝土板 V型轻钢龙骨吊顶 恒载标准值 活载标准值 恒载控制时: 活载控制时: 所以取恒载控制时荷载: 每米板宽 2内力(1)计算跨度取板厚,次梁边跨 中间跨 跨度差,故板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2) 板的弯矩计算 由计算公式:截面位置弯矩系数M/(KNm)边跨跨中(I)1/113.17B支座-1/11-3.17中间跨跨中(II/III)1/162.14中间C支座-1/14-2.453.配筋计算b=1000mm h=70mm C30混凝土, HPB300钢筋,环境类别一级板的各跨跨中截面和各支座截面的配筋计算如下表所示:截面1B2C3弯矩设计值(kNm)3.17-3

4、.172.14-2.452.140.0890.0890.0600.0690.0600.0930.0930.0620.07160.062185185123.1142.2123.1轴线-8200 8200 6200 8200 6200 1851850.8123.1=98.480.8142.2=113.760.8123.1=98.48轴线-8200 8200 6200 6200 6200 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五次梁的计算.无隔墙次梁计算次梁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如下:1.荷载由板传来恒载 次梁自重 次梁抹灰 恒载标准

5、值 活载标准值 恒载控制时: 活载控制时: 所以取恒载控制时荷载: 2.内力(1)计算跨度边跨 净跨 计算跨度 中间跨 净跨 计算跨度 跨度差,故次梁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次梁的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如下所示: 由计算公式:截面位置弯矩系数M/(KNm)边跨跨中1/11120.56B支座-1/11-120.56中间跨跨中1/1680.1中间C支座-1/14-91.53(3) 次梁各支座剪力设计值如下表所示: 由计算公式:截面位置剪力系数V/(KN)边支座A0.4577.2B支座(左)0.60102.9B支座(右)0.5594.0中间C支座0.5594.03.配筋计算(1)正截面受弯

6、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为边跨,取最小值环境类别一级,C=20mm 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400钢筋,故次梁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次梁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b=200mm次梁的各跨跨中截面和各支座截面的配筋计算如下表所示:截面1B2C3弯矩设计值(KNm)120.56-120.5680.1-91.5380.1(mm)1040200104020010400.0380.2230.0250.1510.0250.0390.2560.0250.1650.025742.5884481.2602.4481.2实配钢筋218+118318+116214+116218+

7、114214+116 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b=200mm,C20混凝土, ,箍筋采用HPB300钢筋,A截面尺寸验算: ,故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截面合适。B配箍计算,计算B支座左侧截面 ,查表得箍筋最小直径6,最大间距 采用6双肢箍筋,考虑折减 最终取s=200mm。,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各截面配箍量如下表所示:截面位置实配箍筋边支座AB支座(左)B支座(右)中间C支座.有隔墙次梁计算1.荷载由板传来恒载 次梁自重 次梁抹灰 隔墙 恒载标准值 活载标准值 恒载控制时: 活载控制时: 所以取恒载控制时荷载:

8、2.内力(1)计算跨度边跨 净跨 计算跨度 中间跨 净跨 计算跨度 跨度差,故次梁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次梁的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如下所示: 由计算公式:截面位置弯矩系数M/(KNm)边跨跨中1/11148.7B支座-1/11-148.7中间跨跨中1/1698.8中间C支座-1/14-112.9(4) 次梁各支座剪力设计值如下表所示: 由计算公式:截面位置剪力系数V/(KN)边支座A0.4595.22B支座(左)0.60127.0B支座(右)0.55115.9中间C支座0.55115.93.配筋计算(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为边跨,取最小值环

9、境类别一级,C=20mm 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400钢筋,故次梁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次梁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b=200mm次梁的各跨跨中截面和各支座截面的配筋计算如下表所示:截面1B2C3弯矩设计值(KNm)148.7-148.798.8-112.998.8(mm)1040200104020010400.0470.2750.0310.1870.0310.0480.1570.0320.2080.032912.15543606.3761606.3实配钢筋320318216+118318216+118 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符合最小配筋率要

10、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b=200mm,C20混凝土, ,箍筋采用HPB300钢筋,A截面尺寸验算: ,故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截面合适。B配箍计算,计算B支座左侧截面 , 查表得箍筋最小直径6,最大间距,采用8双肢箍筋,考虑折减 最终取s=200mm。,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各截面配箍量如下表所示:截面位置实配箍筋边支座AB支座(左)B支座(右)中间C支座六主梁的计算主梁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主梁视为铰支在柱顶上的连续梁,其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1.荷载由次梁传来恒载 主梁自重 主梁侧抹灰 隔墙重 恒载设计值 活载设计值 2.内力(1) 计算跨度主梁在墙上支承长度370mm,柱截面尺寸400X400。边跨净跨 计算跨度 取中间跨净跨 取,故主梁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2) 弯矩剪力计算 主梁弯矩的计算项次荷载简图边跨跨中支座B中间跨中组合项次+组合值33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