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策划建议书.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647387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策划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策划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策划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策划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策划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策划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策划建议书.doc(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目录前言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4第一节 矿山概况4第二节 地质特征8第二章 井田开采及矿井生产能力分析18第一节 井田境界与资源储量18第二节 井田开拓布局20第三节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21第三章 矿井主要系统能力分析及改造方案27第一节 提升系统27第二节 运输系统37第三节 通风系统39第四节 排水系统54第五节 供电系统56第六节 监测、监控、通信及计算机管理59第七节 地面生产系统61第八节 矿井其他系统64第四章 矿井灾害预防67第一节 地温热害预防措施67第二节 冲击地压预防措施69第三节 瓦斯灾害预防措施74

2、第四节 其它灾害预防76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83第一节 环境现状83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执行标准84第三节 矿井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85第四节 环境保护措施86第六章 节能减排91第一节 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91第二节 矿井节能措施92第三节 矿井节水措施94第四节 矿井减排措施95第七章 经济分析96附录:1、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扩大生产能力可行性分析论证会纪要(徐矿司技经咨200805号);2、庞庄煤矿刘集镇及其村庄搬迁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纪要(徐矿司技经咨200815号)。附图:1、井田开拓平面图。3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

3、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 言前言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工程,由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庞庄煤矿张小楼井隶属于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徐州市西北铜山县柳新镇和刘集镇境内,距徐州市区13km。东邻江苏天能集团柳新煤矿,西邻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煤矿,南邻庞庄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年3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采矿许可证号:1000000720035,有效期限:2007年3月至2017年12月),共有25个坐标点圈定矿区范围:东西平均走向长4.80km,南北平均倾斜宽3.53km,面积16.94km2,开采深度为-90m-1300m。

4、庞庄煤矿张小楼井于1973年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1989年由徐州矿务局设计处对其进行改扩建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105万t/a。2005年3月改扩建完成,并于2005年4月经过了“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2006年通过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组织的竣工验收,当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a。张小楼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主要开采煤层为下石盒子组2煤及山西组7煤和9煤。新主井和新副井落底水平为-1025m水平,回风水平为-400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1025m水平,采用上、下山开采。截止2007年底,矿井采矿证内尚余可采储量6631.2万t,另外目前正在勘探的

5、张小楼深部勘探区资源量为5588.8万t,预计可采储量为3621.0万t。为保证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徐州本部煤炭生产的稳定,满足庞庄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提高矿井的产能和效益,提出了对庞庄煤矿张小楼井进行技术改造项目。受庞庄煤矿委托,我院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了“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二、编制依据及指导思想1、编制依据(1) 庞庄煤矿张小楼井2004年编写的庞庄煤矿张小楼井矿井地质报告。(2) 江苏煤炭地质勘探研究所2008年3月编写的江苏省徐州煤田庞庄煤矿张小楼井资源/储量检测报告。(3)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2

6、0071456号)。(4)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文件:中煤建协字200474号关于颁发煤炭工业矿井等六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试行)的通知。(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6) 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7)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8)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年版)。(9) 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扩大生产能力可行性分析论证会纪要(徐矿司技经咨200805号)。(10) 庞庄煤矿刘集镇及其村庄搬迁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纪要(徐矿司技经咨200815号)。(11) 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法规、技术政策、规

7、程、规范;(12) 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矿井的现有开采情况。2、设计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为业主服务的意识,按照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及管理模式,针对矿井现有各系统的薄弱环节,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适合本矿井特点的矿井生产、采煤工艺、设备配备、灾害预防等先进可靠的技术和经验。(1) 矿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高产、高效、低成本的原则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竟争能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系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3)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井整体机械化水平,减少作业人员,降低劳动

8、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矿井生产成本。(4) 根据矿井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结合矿井现有开采布局和开采工艺,合理地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三、矿井技术改造基本条件分析1、庞庄煤矿张小楼井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t/a,2007年实际生产原煤109.6万t,2006年生产原煤109.6万t,2005年生产原煤80.5万t。2、矿井储量较为丰富,截止2007年底,张小楼井基础储量9451.5万t(-1300m水平以上),可采储量6631.2万t。3、庞庄煤矿张小楼井的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煤层赋存条件较稳定,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若选择适宜,则工程量不大,短期内就能达到技术改造生产能力。综上所述,

9、对庞庄煤矿张小楼井进行技术改造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四、矿井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庞庄煤矿为徐州矿务集团的大型主力矿井,由于庞庄井至2008年已没有可布置综采工作面的储量,单井产量迅速下降。为维持庞庄煤矿的现有产量,保证矿井可持续发展,根据庞庄煤矿整体布局安排,张小楼井将取代庞庄井作为庞庄煤矿的主力生产井。张小楼井2006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a,2007年实际生产原煤109.6万t。通过对张小楼井各主要生产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部分生产系统能力尚有富余,于是提出了张小楼井技术改造的课题,找出限制生产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从而提高张小楼井的矿井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发挥

10、主力生产井的作用。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张小楼井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山概况一、井田交通位置庞庄煤矿张小楼井位于徐州市西北铜山县柳新镇和刘集镇境内,距徐州市区13km。东邻江苏天能集团柳新煤矿,西邻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煤矿,南邻庞庄井。矿区铁路专用线在夹河站与陇海线和夹符线相连,矿井东邻京福高速公路,东距京杭大运河8km,徐沛公路从井田内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1矿井交通位置图)。庞庄煤矿张小楼井现隶属于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为省属国有煤矿。二、地形地势本井田属古黄河冲积平原,冲积层东南薄、西北厚,平均厚度105

11、.81m,地形较平坦,且向东及北东微倾,地面坡降为15000,地面标高为+35.8+44.0m,平均为+36.0m。第17勘探线以西地势突然增高,为废黄河故堤南坝,平均标高为+42.0m。地面植被大部分为农作物,村落为井田内的主要建筑群。地表岩性以粉砂土、亚粘土和砂质粘土为主。由于常年开采,造成地表部分塌陷并积水成塘,其最大深度可达3m。三、河流、湖泊、地表水系本区内地表水体主要有鱼塘、河流、水渠。香山河虽贯穿整个矿区,但多处地段常年处于干涸状态,且河宽变得越来越窄,最窄处仅有23m,有的地段已经改造成了鱼塘,工业广场内的水经此河排出。在井田的西南部沿废黄河北岸的北侧有一条顺堤河。在井田的中部

12、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河流(无名河),向北入桃园河。现矿区内地表水体主要为塌陷区积水(已挖成鱼塘),积水面积约为2km2,总汇水面积30km2,总积水量常年在200万m3,丰水期可达300万m3。本区历年最高洪水位为+36.2m。四、气象与地震1、气象根据徐州气象资料,本区属南温带鲁南气候区,具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过渡的性质,日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季短,并有寒潮、霜冻、冰雹、旱风等自然灾害。(1)降水量由于本区地处中纬度副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因此,降水有集中性高、年变化大的特点,平均年降水量841.9mm,最大1297.0mm (1958年);最小500.6mm (

13、1988年)。夏季平均雨量(68月)466.03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5,其中以7、8月份雨量最多,形成了冬干、春秋旱频繁、盛夏常发生旱涝急转,易涝、易旱的气候特点。(2)蒸发量 1440mm年。(3)风向、风速全年多偏东风,平均风速3.2ms,最大风速24.3ms (1959年6月)。(4)气温年平均气温14.13。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6;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4。(5)冻土 冻土深度平均为29cm。(6)霜期 历年平均初霜期为10月下旬,终霜期4月上旬。2、地震本区属地震烈度区度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所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1-0.

14、15g。(度区为0.05g)。根据1956年科学出版社资料,徐州地区地震记录始于公元522年,讫于1937年,1415年间发生地震21次。其中破坏性地震占了37次。影响较大的有1502年10月17日地震;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8.5级地震;1937年8月1日山东荷泽7级地震等。本区属华北地震区,距郯庐断裂约100km,该断裂带为一长期活动的强地震带。五、矿井生产建设情况庞庄煤矿张小楼井于1973年建成投产,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1989年由徐州矿务局设计处对其进行改扩建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105万t/a。2005年3月改扩建完成,并于2005年4月通过了“江苏煤矿安全监

15、察局”的竣工验收。2006年经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 /a。2007年矿井实际生产原煤109.6万t/a。张小楼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主要开采煤层为下石盒子组2煤及山西组7、9煤。现生产水平为-1025m水平,均采用上、下山开采,共布置4个采区,即西一上、下山采区,西二上、下山采区。-1025m水平东翼建有轨道大巷和胶带机大巷,-1025m水平西翼建有机轨运输大巷。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新主井落底-1025m水平,直径为5.7m,装备JKM3.654型提升机和一对12t箕斗,提升机电机功率为1900kW;新副井落底-1025m水平,直径为7.0m,装备JKMD44型提升机和一对双层双车罐笼提升机电机功率为1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