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642805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对照症状学标准: 1、 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严重心理问题: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体验着痛苦情绪; 2、 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 严重心理问题:超过2个月,未超过半年,不能自行化解; 3、 一般心理问题: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严重心理问题:遭受的刺激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

2、程度影响; 4、 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的内容没有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对象被泛化。心理诊断技能听课记录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包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心理正常是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心理不正常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心理不正常是精神科的工作范围。但是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神经症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精神障碍的康复期也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有因,有度,有时)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这类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

3、心理咨询有较好的效果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二个月以上半年以内。泛化。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郭念峰)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同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统一,高兴的说不开心的事不统一)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

4、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情绪反应尚未泛化。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的定义(许又新教授的定义):持久的心理冲突,当事人能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1.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最少三个月。2.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当事人无法使其协调。有常形和变形之分,常形冲突是大家能理解,现实中存在的,冲突的一方和另外一方具有明显的道德区别。变形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

5、么关系,不带什么明显的道德色彩,是神经症性的。3.神经症的病人感到精神痛苦,有症状自知力。4.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5.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不是说神经症患者不能得器质性疾病,只是说神经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1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三个朋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1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2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者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重度者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3分;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

6、扣除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回避,评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守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效完全回避,评3分。总分为3,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心理冲突常形的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德重要生活事件,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心理冲突变形的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7、。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区分不同类型神经症神经衰弱(1)症状可分三组:(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精神易兴奋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无章,病人感觉到分心和控制不住,但不伴有言语运动增多)躁狂病人也联想多,但是躁狂人不痛苦,不想控制。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过敏,精神易疲劳(是情绪性疲劳)(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a、烦恼(焦虑是针对未来,烦恼针对过去和当前);b、易激惹;(急躁发怒后悔加强压抑和控制,精神病性的易激惹病人不感觉痛苦和难受。) c、心情紧张。(过度紧张的人有紧迫感、负担感、自控感、精神过敏、效率下降)并且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病人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别人倾诉,

8、寻求帮助或治疗。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2、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1)焦虑的情绪体验;(2)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焦虑性神经症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性焦虑,一种是急性惊恐发作。3、恐怖性神经症(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4、强迫性神经症5、疑病性神经症(病人重病不重治疗)(1)对健康过虑;(2)对身体的过分注意;(3)感觉过敏和疑病观

9、念(妄想除外)。6、抑郁神经症:兴趣减退甚至丧失; 对前途悲观;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低; 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以上症状至少持续两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抑郁神经症与抑郁人格:首先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的诊断要点:人格障碍的诊断是成人诊断;表现的是一个人行为方式过分突出、过分显著,让别人不能接受,而影响到人际关系,造成适应不良;发病早,始自于童年,至少是青春期,而持

10、续到成年。(比诊断神经症还要长,损人不利己,行为方式每个人都有,但是他太突出,叫人无法接受)抑郁症:心情不好;天天如此;超过两周。(晨重夕轻)7人格解体神经症狭义的人格解体,即“无我感”,感到“我”异乎寻常地不真实,似乎不存在。现实解体,病人感到周围的世界似乎是陌生的,不真实了,像图片上了一层雾一样。身体解体,感到自己整个身体的大小轻重软硬等到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失去了政党时的真体感和实质感,似乎不存在一样,什么感觉也体会不到,身体麻木不仁。情感解体,感觉父母等都不爱他了。感到十分痛苦,伤心。可疑神经症:不能确诊是否神经症。神经症性反应:不到3个月,其他的症状都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诊断神经症性反应

11、。神经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是1 是一级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2 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3 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4 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5 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6 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7 社会功能相对良好8 自知力充分9 神经症包括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症症、神经衰弱识别重性精神病1、双相情感障碍F31 主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下述的抑郁,躁狂或兴奋。 诊断要点(典型症状)躁狂期间出现:精力和活动增加 心境高涨或易激惹 言语加快 失去控制 睡

12、眠需求减少 自高自大 患者注意力容易转移可能某段时期出现抑郁: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2、抑郁症3、恐怖障碍4、惊恐障碍5、广泛性焦虑障碍6、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7、适应障碍:感到不能承受生活的重压或难以应付。可能存在与应激有关的躯体症状诸如失眠,头痛,腹痛,胸痛和心悸。 8、分离性(转换)障碍附体、经常起病突然并与心理应激或困难的个人处境相联系。与别人的关注有关,越关注他症状越明显。起病后原来的症状消失,转化为现在的躯体症状。9难以解释的躯体主诉10、神经衰弱11、进食障碍12、睡眠问题13、性功能障碍14、精神发育迟滞15、多动障碍16、品德障碍17、遗尿症18、居丧障碍癔症(hyst

13、eria)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本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癔症是不是神经症现在存在分歧。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其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是癔症的特殊形式。癔症的十个特点:1.转换:生活事件产生

14、的心理刺激引起当事人强烈的情绪反应,然后当事人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失明,失音,瘫痪,感觉消失,昏迷,但此时情绪反应消失。2.当事人对躯体的转换通常泰然处之,没有焦虑,好像当事人能从中获益,通常没有求治愿望,不配合医生检查,拒绝检查。3.当事人的暗示性特别强,但是不是诊断癔症的唯一标准。4.癔病病人发病症状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不能解释,是矛盾的,不符合的。5.分离: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常见的有附体现象,身份障碍,遗忘,否认。6.特殊的情绪反应,生动但是夸张,给人感觉做作,幼稚肤浅。7.反应的延时性,常见的有盲目的盲动,发呆,假死,幼稚的模仿行为,其机制是高级神经活动麻痹,低级中枢的释放。8.反应的目的性。9.自我戏剧化,比如幻想自己是公主,比白日梦时间持久10.具有引人注意的特点。用撒谎,自戕等行为引人注意,严重的可以用自杀来引人注意。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人格障碍有三个要素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人格的一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