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启示.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642704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的启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的特点,本文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空间组织,植物配置三种的造园艺术手法的特点,分别分析了以上的特点对现代园林中的启示。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艺术手法 现代园林 启示正文内容:一、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点 (一)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意境美 意境是指造园者所追求“理想美”的境界,是诗一般的境界,是最深层次得艺术境界。“意”即是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是产生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

2、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是意境,以意境创造为其造园的主导思想。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意境的营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方式:1、借助于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正所谓“一拳则太华千峋,一勺则江湖万倾”。叠山理水注重物境的营造,更注重有物境幻化,衍生出来的意境。通常观赏者的移情和联想,把物象幻化为意象,把物象幻化为意境,从而“得意而忘形”。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与自然而高于自然。这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植物、建筑所营

3、造出的物境将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3、根据现有的物境特征,用文字点题,即通过额匾、楹联、碑刻等文字形式更具体、明确表述其所传达的意境信息。文字点题是表现园林环境“诗情”的主要手法,也是文人参与园林创作、表达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4、造园者还可以让游览者通过鸟语花香流水或落泉的声音等一些微妙不可兼得因素来领会园林的意境,比如丹桂飘香,雨打芭蕉等以味入景、以声入景,从而引发游者对意境的遐想,是的狭小的园林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组织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因地制宜,强调有法无式。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人们在二维园址上将整体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尺度、个性的多个空间,

4、通过对其分割与联系的处理,形成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同时配合借景、对景、分景、隔景、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形成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园林艺术景观,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三维空间效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空间的组织上处理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1、运用对比手法组织多变空间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小中见大、明暗开合、敞闭自如等空间对比手法,欲扬先抑,突破空间的局限性,使空间富于变化,力求达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奇境界,创作出“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艺术空间。2、园中园手法用分合空间、划分景区的办法来丰富园景、扩大空间。产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戏

5、剧性效果,是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的又一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分隔空间的手法很多。妙在利用山池、花木、廊桥、厅堂,而少用围墙。透过门洞、漏 窗的视线相互穿插渗透,可以使人产生极其深远乃至不可穷尽的感觉。3、借景取势借景是沟通有限与无限的最好手段,使自然的气息徐缓进出。利用水、洞门与花墙、花窗与景物配合,造成蜿蜒曲折、景影相照、柳暗花明的景观,与自然合而为一。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意趣,创造“境生于象外” 的艺术境界。(三)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配置现代园林日益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业,它的工作就是把空间赋予一定的功能和意义。植物选择是园林设

6、计的重要内容,是营造生态空间,形成因材特色的重要因素。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在两多千年的造园实践中,植物造景贯穿终久盛不衰。中国园林在植物造景上多有建树,并且具有自己的植物配置特色和植物配置特色。1、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特色配置风格和特色由于造园时,受不同的审美精神、情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具体地处理和安排山、水、植物及建筑等要素上,会体现和追求不同的审美效果,这样就导致了园林风格与特色的区别同样也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配置风格和艺术特色。中国传统园林因地域差异,从而导致它风格上的差异。也造成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和特色的不同:皇家园林体现了皇家园林气派,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物相映衬,

7、形成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私家园林追求的是朴素淡雅的城市山林野趣。在咫尺之地,突破空间的局限性,创作出“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园林艺术,依仗于植物的配置。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色(1)按画理取材植物景观,从中国山水画上,清晰反映出士人们对天地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理想天地的向往: 于是他们借助于山水画的指导,运用造园技巧,把理想的天地在适宜的位置营造成城市山林。(2)按诗文、匾额、楹联取裁植物景观,中国的园林之所以能发展到极高的艺术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起了关键作用。特别是诗、词与绘画给造园艺术家们提供了绝好的借鉴,这些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底蕴,使园林艺术更具有了诗画情趣。(3)按

8、色彩、姿态取裁植物景观,中国园林中的花草树木,贵精不在多。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花木重姿态重视花木的姿态, 是中华民族在花木审美上的一大特色。线条的艺术是中华民族诸艺术之源: 树木本身就是自然的线条,或柔和或幼拙,从动的线条中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诗文绘画的含蓄之美。二、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现代园林是通过对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结合现代生活和特定功能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融汇美学的原理,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高度协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护地域文化的目的。同时,园林也是抒发人们对自然的情感艺术,是人们追

9、求自由,摆脱各种束缚的场所。在全球急切呼吁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深远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意义。它是喧器城市里的一座幽静山林,是蕴含人类生存的智慧,促进人们诗意地栖居的一种“绿色启示”,上文已经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造园艺术手法,下文我们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国古典园林中获得对设计现代园林有意义的启示。(一)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是因为它以意境创造为其造园的主导思想。中国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多样,值得现代园林源借鉴,如用蓬莱、赢州、方丈三山表达对神仙的向往,北海、颐和园、西湖都在湖中置岛模拟仙山

10、;用松梅竹来表达文人的品行高洁。而古典园林中对孤赏置石的品鉴和运用,堪称用物境的形式美营造意境美的典范。在创造园林的时候,除了满足现代设计的功能需要,我们还要考虑到观赏者在对整个景观区域观赏后的整体感受,然而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意境的追求更加能让现代人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和享受。所以现代园林意境所要表现的主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发掘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意境。当然,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的同时,还要利用新科技,新材料,吸取西方先进的造园技法,创造出更加具有自己特色,完美的中国现代园林。 (二)空间组织在空间组织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因地制宜”,空间序列组织所具有的多空间、多视点、连

11、续性等丰富的变化,吸引并感染着人们,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在借鉴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时候,它许多空间组织手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继承。在创造现代园林的时候,我们要结合现代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特点,根据安全性,便利性,生态型等基本设计原理,继承、发展传统园林借景、框景、对景等多种空间组织手法,综合现代的材料、技术,设计出满足现代人公共交往、私密交往以及独处的空间。(三)景观配置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园林用植物造景是讲究意境,植物配置的手法很多,植物造景常用到的有曲折,对比,衬托,疏密,虚实等手法,分出不同有趣的空间,以及勾勒出如诗如画的园林情境。这些手法的运用并不因为时过境迁而不再适用,反而由于新材料新技术

12、新工艺的开发,可以将其发扬。组织出丰富的空间。另外,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四时有景是园林营造空间意趣的重要方式。植物花木配置得宜,更能衬托庭园之妙,表现造园者的崇尚、意趣和个性品质。在现代园林创造时,我们可以学习这些植物配置手法和理念,结合现代的高科技,从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出发,以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富有特色的现代园林作品。小结: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而精深,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其所蕴涵的价值原远远没有被得到认识和应用。我们要正确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不但让中国古典园林的成为现代园林设计发展的指挥棒,走出适合行业自身发展的专业之路,而且让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走向大众,走向未来,走向全世界。【参考文献】: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盛翀. 江南园林意境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2009.3刘海清. 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技艺特点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2011.4 王璐.孙佳.于晶.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