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64022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一)保障支撑得到新加强(二)资源供给呈现新面貌(三)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四)教育影响获得新提升二、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三、主要任务(一)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普及普惠,学前教育迈向幼有优育(三)优质均衡,鲜明义务教育质量导向(四)多元特色,变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五)融通提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六)服务全民,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七)融合优质,完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八)分类规范,推动民办教育品质发展(九)引育并举,打造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十)优化供给,实施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十一)紧密共建

2、,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十二)技术赋能,推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创新发展四、改革举措(一)深化办学和管理机制改革(二)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三)深化育人方式变革(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五)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五、“十四五”的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保障(二)优化资源保障(三)完善治理保障(四)落实实施保障附件1附件2为进一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强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关于制定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

3、远景目标的建议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越秀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擦亮“学在越秀”的金字招牌,实现“幼有良育”“学有优教”和“教有名师”。期间被认定为“广东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试点区”、全省首批“粤教云”示范应用试验区,教育等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一)保障支撑得到新加强。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教育重点工作。全面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实施教育系

4、统基层党组织六大工程,深化“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选树了24个优秀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示范工作点。成立区教育系统民办教育行业党委,实现公民办中小学党组织100%覆盖,达标率达80%以上。2不断强化师资队伍。越秀教师队伍取得三项全市之首:一是高学历专任教师占比全市最高,小学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86.87%,初、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人数占比分别为15.15%和27.08%;二是卓越教师数量全市最多,合计134名;三是教育家型教师全市最多,达11人。系统内共有正高级教师20人,省特级教师23人,省、市级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及工作室主持人约190人次;市、区级骨干教师546人和

5、802人;区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教坛新秀过千人,实现学区有名师、校校有骨干。贸易职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7.5%,比2015年提升4.42%。3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财政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和“两相当”落实有力,逐步建立了从学前到高中教育的全学段生均经费拨付与管理制度。财政性教育经费2020年达29.57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9.83%。落实民办教育发展扶助专项资金1.67亿元,其中发放民办教师从教津贴724人次合计865.4万元。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基本实现15年免费特殊教育。建立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经补助制度,扶持普惠园发展。4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建立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协调机

6、制,实现与政法、公安、消防、检察、交通、禁毒等部门的快速联动。完成校园安全管理标准化文本编制,实现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和视频监控100%联网接入市、区平台。落实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5多方提升就读保障。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全区共有15376名随迁子女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小学10042名、初中5334名,占非户籍学生总数的83.03%和83.5%,保障随迁子女在我区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区属公办普通小学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做到周一到周五、一到六年级和托管到下午18时“三个全覆盖”。6强化监测和督导评估。高质量、高水平实施国家

7、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为全市唯一的广东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先锋区。成立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协同15个相关部门(群团)进一步健全区级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强化督学责任区建设,实现区内公民办中小学挂牌督导100%全覆盖。区辖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达100%,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达95.93%,提前完成省、市下达任务。高水平通过省级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区辖11所学校被认定为广州市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二)资源供给呈现新面貌。1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到“上好园”。全区共有公民办幼儿园123所,其中规范化幼儿园118所,占比95.93%。“十三五”期间新增学位供给5622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连续多

8、年超过100%,让孩子们“有园上”。在全市各区中最早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50.30%,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90.32%。通过规范办园行为、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发挥幼教联盟的名园、名师带动作用等方式,让孩子们“上好园”。2义务教育:增供给、优配置。实施新一轮布局调整,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腾挪更多用地,持续释放扩大学校办学空间、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增加优质学位供给等改革红利。“十三五”期间新增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新设寄宿制民办初级中学1所,整合减少小规模学校6所,新建学校(校区、含小区配套设施项目)4个,改建学校(校区)36个,增加义务教

9、育阶段学位供给10654个(小学6315个、初中4339个)。投入约7.83亿元改善校园硬件设施,中小学校硬件配置实现照明提升、厕所革命、明厨亮灶、教室空调和电脑一体机配备“五个全覆盖”。3高中教育:调规模、强龙头。区属完全中学从11所调整到8所,高中招生规模得到适度优化,区属示范性高中比例从60%大幅提升至87.5%。进一步做强做大区属示范性高中龙头校,第七中学增加全封闭寄宿制管理高中部桂花校区,第十六中学增加高中部水荫校区,两校综合实力进入市内普通高中第一梯队。4特殊教育:从全纳到融合。建立了特殊学校、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四级安置网络,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安置率达100%。建成特殊教

10、育资源教室26个(学前8个、小学18个),对比2015年增加23个。培智学校整体并入启智学校,新启智学校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主,适当向学前和职高两头延伸,承担全区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职能。5民办教育:依法规范健康发展。全区共设立民办学历教育学校6所、民办幼儿园76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及分教点144个,区内民办学校近五年年检合格率为95.6%。民办教育审批服务逐步优化,分类登记分批推进。落实民办幼儿园收费公示制度,动态更新校外培训机构“有证有照”名单,在区管校外培训机构中全面推广运用信用二维码。(三)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崇德、重智、强体、扬美、尚劳,打造出“英雄花英雄城”

11、红色立体研学、“院士进校园”“科技大篷车进校园”“小云雀之夜”合唱音乐会等系列有影响力的越秀五育品牌。“十三五”期间被评为“少先队改革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直接联系示范区”,创建2个全国文明校园、2个全国优秀少先队大队、1个全国五四红旗团委,7所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1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各有10所区属中小学分别成为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和劳动教育教材试验学校,3所中小学成为市级中草药种植劳动教育实践试点学校,8所中小学成为市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2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实施“小学固基”“初中强腰”“高中逐梦”三大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152019年连

12、续五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越秀区学生六科学业表现水平处于全国高位、全省领先、全市第一,校际差异适中,区域义务教育呈现优质均衡发展态势。中考成绩遥居全市前列,2020年七科总平均分612.43分,高出广州市38.43分。高考成绩逐年攀升,2020年高优率达37.33%。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已组建5个教育集团、1个立体学区试点、3个幼教特色联盟和1个特教联盟,成员校(园)覆盖中小幼和公民办,形成了资源协同、课题共研、课程共建、人才共享、生源衔接的“五大机制”。3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富。“十三五”期间,系统共有460个课题获得区级以上行政部门课题立项,其中62个课题获得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

13、划课题立项;3项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5项成果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成果获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8项成果获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或优秀教学成果。“停课不停学”期间,精心组织和录制了覆盖13个学科的1033节名师空中课堂,惠及区内和省内外师生8317万人次。4教育信息化应用高水平推进。实施教育信息化“一核两翼”策略,重构学习空间,着力智慧教育发展,获批创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被评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和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支撑区。有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所、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

14、优秀学校2所、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学校1所、省级信息化中心学校11所、市级智慧校园实验校(样板校)13所。5区管校聘全面铺开。开展了区管校聘两轮改革,共有260多人跨校选调补充至小学为主的缺员单位,解决了中学超员等问题,实现了从“学校人”向“系统人”、从“因人设岗”向“因事设岗”、从“以岗求人”向“以岗聘人”、从“要我上岗”向“我要上岗”的转变,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强化了学校用人自主权,焕发了教职员新活力。(四)教育影响获得新提升。港澳子弟班。培正中学和朝天小学在全市率先试点开设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面向全市招生,首创设置党员示范岗和双班主任制度,探索开展育人融合、课程融合、师

15、资融合和培训融合等四大创新实验,初步构建了兼顾粤港澳特色的课程体系。姊妹学校缔结。穗港澳姊妹学校缔结增加到26对,国际友城学校19对。以科技教育和艺术文化等品牌活动为载体,推动穗港澳青少年的融合交流。举办了四届区的大湾区青少年农耕体验营,累计组织超过1500名三地青少年参加活动。对外合作交流。成功协办2018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论坛。与加拿大BC省落基山教育局签订双向教育交流促进合作谅解备忘录,组织部分学生赴加拿大访问,接待多批加方学生赴我区交流体验。“十三五”期间,系统师生出国32批100人次、赴台13批32人次、赴港澳28批128人次,接待海外及港澳台师生来访4000余名。经过“十三五”期间的不懈努力,越秀教育发展进一步实现了新优质,巩固了新优势。但对标城区发展战略定位的提升,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区教育发展水平,对标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期待的升级,越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仍然未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东西片学校在硬件、生源、队伍、质量等方面存在差距,学前和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保障能力仍需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人才培养新要求不相适应,中小学高一层次学历教师占比有待提升;应对新中考、新高考等改革还不够充分,育人方式变革还不够创新、多元;教育发展与先行示范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学校办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