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转移的途径#医学治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6401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癌转移的途径#医学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肺癌转移的途径#医学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肺癌转移的途径#医学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肺癌转移的途径#医学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肺癌转移的途径#医学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癌转移的途径#医学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癌转移的途径#医学治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癌转移的途径一、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二、局部直接蔓延:癌组织沿支气管及肺泡孔向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

2、见。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四、局部种植:常见于手术切口处或胸腔穿刺针孔处。肺癌转移的防治肺部由于淋巴组织分布广泛,血流运行丰富,因此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才去就医并确诊为肺癌的,这的确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而不少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可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几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发生远处转移。其实这些转移病灶早已存在,只是手术之前很小,经过一段时间,它们渐渐长大,才能被影像学或临床检查发现。“星星

3、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是原来非常微小的转移灶,随着癌细胞继续增殖,病灶日益发展,同样可致人死命。针对这部分病人,应考虑手术切除肺癌病灶后,再给予全身的综合疗,以求早期控制。由于肺癌的转移速度非常迅速,因此那些早期首先发现有肺部原发病灶的患者,在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就必须立即做骨扫描、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远处病灶的转移。就算没有,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到门诊进行复查,以期将远处病灶转移的可能降到最低。对于肺癌的病人,专家告诫说第一要尽量放宽心态,第二在中医中药治疗期间要加强体育锻炼,第三饮食要清淡,根据病情来调整饮食结构,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根据病情调整好自己的饮

4、食起居。中医中药治疗肺癌转移一、与手术、放化疗配合治疗肺癌转移。手术、放化疗是治疗肺癌转移的常规手段。在这一个治疗过程中如能配合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常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与手术配合。中医中药可以改善肺癌转移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或基本消除不适感,可以抑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防止手术后毒副作用的出现。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的成功机率。2、与放、化疗配合。没有经过手术的肺癌转移患者,可以采取适当的化疗。化疗时也要与中医中药结合起来,这个阶段主要以扶正为主,可以起到解毒增效、保护造血功能、改善肾功能、增加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加疗效的作用。在化疗结束以后,很可能出现复发。所以,

5、在化疗结束以后还要以扶正解毒、扶正祛邪的中药进行调理,特别是病情越来越好转的时候,扶正祛邪药物要坚持服用。以便使患者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二、中医中药治疗肺癌转移。在抑制转移病灶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原发病灶的治疗。中医将肺癌分成以下五型:1.脾虚痰湿型证候:咳嗽痰多,胸闷纳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治法:健脾除湿,温阳益气,化痰散结。方药:肺癌主方,选加健脾化湿药,如白术15g、茯苓15g、制半夏10g、陈皮10g、薏苡仁15g、牡蛎30g、象贝母15g等。2.气阴两虚型证候:咳嗽,无痰或少痰或泡沫痰,或痰黄难咳,痰中带血,胸痛气短,心烦失眠,口干便秘,舌

6、质红,苔花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温阳清肺。方药:肺癌主方选加益气养阴药,如沙参30g、麦冬15g、白花蛇舌草30g、桑白皮15g、生地15g、夏枯草30g等。如痰中带血,加仙鹤草15g,小蓟炭15g,阿胶10g(烊化)等药。3.气滞血瘀型证候:咳嗽,痰血,气促,胸胁胀满或刺痛,大便干结,舌质有瘀斑或紫斑,苔薄黄,脉弦或涩。治法:温阳行气,化瘀散结。方药:肺癌主方选加活血化瘀药,如当归15g、生地15g、桃仁10g、丹参15g、赤芍15g、枳壳10g、郁金10g、川楝子10g等。4.热毒炽盛型证候:高热,气急,咳嗽,痰黄稠或血痰,胸痛口苦,口渴欲饮,便秘,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

7、,脉大而数。治法:清热泄火,解毒散肿。方药:白虎承气汤加减。药用:生石膏30g,知母10g,大黄10g,黄连10g,鱼腥草30g,蒲公英15g,仙鹤草15g,生瓜蒌10g,黄芩10g。该型为肺癌的特殊类型,多为合并肺部感染导致的实热征象,其为标证,实仍为阳虚。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治疗宜清热泄火,解毒散肿,必要时配合静脉用药。待病情好转后,再给予癌肿主方温阳益气随证加减。5.气血两亏型证候:面色无华,头昏肢倦,神疲懒言,动则自汗,气短,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舌质淡,舌体胖,苔少,脉细。治法:益气升血,温阳滋阴。方药:肺癌主方选加益气养血药,如当归9g、补骨脂15g、炒白术12g、鹿角

8、片12g、大熟地20g、大砂仁30g、紫河车12g、枸杞子15g、鸡血藤20g、阿胶10g(烊冲)。“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治肺癌转移效果好来自辽宁锦州的李金平,现年43岁,平素很健康。自2005年1月自感胸闷不适、咳嗽。同年12月,咳嗽再起,并痰中带血,遂到当地医院做CT检查。他做梦也没想到,右下肺发现4.54厘米的肿块!术后,李金平及时进行放、化疗,但并没有阻挡癌细胞的迅速扩散!肋骨和腰椎骨相断出现转移,病情日重,终致卧床不起。妻子整天以泪洗面。抱着一线希望,全家人四处求医。当得知邻村王老汉身患肺癌并多处转移,但经“无毒抗癌绿色疗法”治疗后却完全康复的消息后,便立即拨通了该疗法的创始人白希和教

9、授的电话。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安定门中医医院。连服白教授开的中药四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并下床走路。2006年5月CT复查,原骨转移处已明显好转。白教授认为,骨转移瘤是由于正气不足,五脏六腑虚损,不能濡养肾气,使肾藏精、生髓、主骨功能丧失,加之气、血、痰、湿邪结聚而发。骨转移瘤向来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西医虽有姑息手术、局部放疗、化疗等,但迄今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白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利用“无毒抗癌绿色疗法”的丰硕成果,突破了肺癌骨转移这道难关。当肺癌患者出现没有原因的头疼、呕吐、视觉障碍,以及脾气改变症状时,要警惕是肺癌细胞脑转移瘤引发的颅内高压或脑神经受损所致。

10、头痛是肺癌脑转移瘤的最常见症状,但头痛容易与其他病症相混淆,容易被患者忽略,因此当肺癌患者出现头痛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肺癌脑转移时,通常会出现的症状有以下几种:头痛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单侧肢体感觉异常或无力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肿瘤常会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偏瘫或踉跄步态小脑部病变更具特异性,即患者常在头痛、呕吐、视物障碍之后,出现偏瘫或踉跄的醉酒步态。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肺癌脑转移还会出现复视、阵

11、发性黑蒙、猝倒、意识障碍、血压增高、脉搏减慢、严重者可因肿瘤压迫产生脑疝导致呼吸停止的症状,甚至危及病员的生命。目前临床常见的检查诊断方法主要有CT、MRI、PET-CT等,当病人出现清晨头痛时就需要做影像学检查。肺癌脑转移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和射波刀等)。手术治疗可以切除脑内可见的转移瘤;伽马刀是放射治疗通过伽马射线聚焦杀灭靶区内的肿瘤病灶,治疗后瘤体发生变性缩小达到控制肿瘤发展的效果。开颅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伽马刀治疗是带瘤生存,病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肺癌骨转移骨是肺癌转移的好发部位,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

12、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骨转移的病灶以多发为主。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腺癌以胸部及骨盆转移为主。 肺癌骨转移以腺癌为主,又常侵犯肋骨及胸椎。其原因可能与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易造成直接侵犯而累及肋骨及胸椎。另外,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也易在含红骨髓的躯干骨生长和繁殖,而较少在含黄骨髓的四肢长骨生长。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小细胞未分化癌及少数腺癌可表现为成骨性破坏。病人中,86%为溶骨性破坏,6.9%为成骨性破坏,6.9%为混合性破坏。原发性肺癌并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6%。癌患者的高钙血症主要并非由于骨转移所致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大引起骨骼中钙进

13、入细胞外液所致,可能是由肿瘤所分泌的PTHrP等所致,与骨转移无关。因而在伴有骨转移的肺癌患者中,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并不高。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肺癌骨转移诊断方法:1、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检查: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较高,能

14、在X线平片及CT发现骨转移之前数月检出转移灶,对于多发性肺癌骨转移诊断假阳性极少,对于单发性有一定假阳性。2、X线检查:可作为肺癌骨转移诊断的基本检查手段,有助于检测溶骨性骨转移部位骨髓质和骨皮质破坏的程度,也可用于证实其他影像学的发现,但对于没有骨破坏的转移灶灵敏度低。3、CT检查:CT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比X线灵敏。能发现早期骨质破坏,一般无假阳性,但难以发现跳跃性椎体转移灶。4、MRI检查:MRI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高度敏感。肺癌疑有骨转移者应常规行骨显像检查,对多发性且明显放射性浓聚者判断为骨转移,而对于单发浓聚者采用X线平片或CT进一步证实,而多发性浓聚不太明显者采用MRI检查。编辑本段

15、治疗肺癌骨转移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化学治疗全身化学治疗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亦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不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杀灭癌细胞,控制其生长。尤其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效果较为显著。有些病例在复查x线片时发现骨转移灶消失,新的骨皮质形成。由于肺癌病例在出现骨转移时,体内其他脏器可能亦存在潜在的微转移灶,因此全身联合化学治疗在治疗骨转移灶的同时对其他可能存在的潜在转移灶亦有治疗作用。还有唑来膦酸,主要就是针对骨转移治疗的。(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约50%的病人在放射治疗后,疼痛可完全缓解,约75%的病人疼痛可显著减轻。(3)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其实是一种肺癌骨转移的靶向治疗。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骨质破坏、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骨转移灶的发展。但因它也可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原则上不和化学治疗同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