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促进能力发展.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638867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课堂教学促进能力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课堂教学促进能力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课堂教学促进能力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课堂教学促进能力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课堂教学促进能力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课堂教学促进能力发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课堂教学 促进能力发展 低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课标对低年级数学教学提出如下建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遵循课标要求,我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为目标,提升了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活起来,促进能力提高。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有意注意

2、集中时间短,教师将游戏引入课堂,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我在教学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应用意识,就设计了丢沙包游戏。我在讲台上用粉笔画了十个大小相等的方框,标上1-10十个数字,设定游戏规则为:投中哪个方格得相应分数,每人两次机会,投中之和为比赛总成绩。孩子们顿时情绪高涨,在忙着记录成绩的同时,我借机提问:“你要得最高分,需投中哪两个方格?”“李云得了16分,除了投中6和10以外,还有其他可能吗?”“刘伟第一次投中9分,他想比李云得分高,第二次至少要投多少分?”学生的思维象打开的闸门,讨

3、论积极热烈,在活跃的游戏气氛中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教学效果极佳。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鼓励算法多样化,提高计算技能。课标实施以来,“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得到了更多数学教师的重视,我在教学中,也更新了观念,改变了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解法和算法进行反思和质疑,促进学生优化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实施算法优化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既要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法,又要适时的区别,在比较中感悟某种方法的局限性,在比较中不断选择、完善,才能逐步实现优化。我在教授“15-7=8”时,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孩子们

4、个个争先恐后:“老师,我把15记在心里,然后再扳7个手指,就算出来等于8。”这是班上的一名学困生,我摸摸他的头,点头微笑,他胜利似的坐回座位。“我摆了15根小棒,去掉7根,剩下了8根。”“我是想出来的,因为7加8等于15,所以15减7等于8。”“10减7等于3,再加上5就等于8了。”“我把7分成了5和2,15减5等于10,再减2等于8。”面对课堂上的不同算法,我用点头,微笑、竖大拇指和“不错”、“真聪明”等形式表示赞同和鼓励,他们也俨然象得胜的将士一般,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气氛中,我启发他们说说谁的方法最好,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这样不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又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交流活动中逐步向算法

5、最优化过渡。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随时引导他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小文具店”游戏,请一位小朋友当售货员,其余人是顾客,再现生活场景,在购物游戏活动中,提出一些问题“他可以怎样付钱?”“你有几种付钱的方法?”孩子们在算钱、付钱和找钱的相互交流中,积极开动脑筋,并且全员参与,将抽象的元、角、分换算和真实的生活自然结合,使他们感觉到问题就在身边,时时刻刻都会存在,而且必

6、须去解决,自然地拉近了数学问题和学生情感的距离。在活动中,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重视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发展空间观念,提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一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各种活动,从他们熟悉的实物中选取素材,鼓励他们进行观察、触摸、讨论、分

7、类等活动,比如:给讲桌上摆放了一个热水瓶,将同学们分成四组,分别站在它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让同学们指出黑板上的哪幅图和自己看到的一样。再组织交换位置,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在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观察与测量时,让学生结合身边实物,估测它的长度,并动手去测量,教室的所有实物都成了学生学习的学具,门有多高,窗户有多高,课桌有多长,有多宽、有多高,你的文具盒多长,你的橡皮,你的铅笔走出座位,让同学帮你量一量,你一步有多长,你们十个人手拉手有多长。学生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个人思考和集体合作中估测能力得到了发展,加深了对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

8、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并从中体验到新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各种生活素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让教学内容走近儿童生活,同时,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独立思考,欣赏宽容学生的算法,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的思维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得到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