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635972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秋葵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黄秋葵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黄秋葵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黄秋葵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黄秋葵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秋葵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秋葵栽培技术和栽培展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秋葵栽培技术与栽培展望姓 名: 田 拓 班 级:园艺0701 学 号: 2007305203466 指导老师: 汪李平 2010年12月10日黄秋葵栽培技术与栽培展望摘要:介绍了黄秋葵的生物性状、应用价值、栽培要求和栽培技术,并对黄秋葵作为一种特种蔬菜栽培的将来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黄秋葵 栽培技术 栽培展望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别名秋葵夹、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之后进入美洲地区。黄秋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直根性,根深达1 m以上;主茎直立,高12.5m,粗5cm,赤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有侧枝,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

2、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果为蒴果,先端细尖,略有弯曲,形似羊角,果长1025cm,横径1.93.6cm,嫩果有绿色和紫红色2种,果面覆有细密白色绒毛,果成熟后木质化不可食;种子球形,绿豆大小,淡黑色,外皮粗,被细毛。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蔬菜。1 黄秋葵的主要用途1.1 黄秋葵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100 g嫩果中还原糖2.11g,纤维1.06 g,粗蛋白2.44g,胡萝卜素0.682 mg,维生素0.2 mg,维生素B2 0.06 mg,维生素C 25.5 mg,钾2mg,钠0.26 mg,钙59 mg,镁36.8 mg,磷46.8 mg,铜0.11

3、mg,铁0.89 mg,锌0.24 mg,锰0.13 mg,锶0.32 mg,硒2.18 mg。嫩果黏滑的汁液中含有果胶(为可溶性纤维)、牛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等物质。经常食用具有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强肾补虚、健胃整肠之功效。由于黄秋葵富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还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加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防黑。1.2 黄秋葵的药用价值黄秋葵开花时采收,秋季采根,晒干备用。性寒,味甘辛。有下乳、排脓、通血脉、解疮毒的功效。治疗胃炎、胃溃疡跌打损伤、烫伤、烧伤、便秘、肺热咳嗽。内服常用量102克,煎水,外用适量。便秘可以用根煎服,疔、

4、疮、肿毒用鲜叶或种子、捣烂敷。1.3 黄秋葵的观赏价值黄秋葵植株高大,黄秋葵花果期长,花大而艳丽,花有黄色、白色、紫色,每天以节而开,一直开到顶端。可以在小区、庭院中成排栽植,开花时繁花似锦,绚丽迷人;也可以花坛园林作背景,用黄秋葵进行装点,气派不凡。2 黄秋葵的栽培技术2.1 黄秋葵的栽培环境要求2.1.1温度 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2.1.2 水分 黄秋葵

5、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2.1.3光照 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2.1.4土壤 营养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2.2 黄秋葵的栽培步骤2.2.1栽培季节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

6、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2.2.2整地作畦 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

7、,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2.2.3播种育苗(1)直播法 黄秋葵多行直播。播前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各地应在终霜期过后,适时播种,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2厘米左右。直播每公顷用种10千克,育苗移栽每公顷用种3千克左右。(2)育苗移栽法 北方地区多于3月上中旬在阳畦、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播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点播,覆土厚约2厘米。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45

8、天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最好采用塑料钵、营养土块等护根育苗措施,培育适龄壮苗。2.2.4田间管理(1) 间苗 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2) 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3) 浇水施肥浇水 黄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

9、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4)植株调整 黄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

10、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2.2.5 采收 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7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甚至更长。黄秋葵商品性鲜果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

11、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采收时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茎、叶、果实上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奇痒难耐,此时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轻烤,可减轻痛痒程度。通常花谢后4天采收嫩果,品质最佳。每公顷产多在15003000千克左右。2.2.6 病虫害防治病毒主要是病毒病。此病由蚜虫传播,放应及时防治蚜虫。植株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57天一次,连喷34次。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蚂蚁,可选用50抗蚜威或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3黄秋葵栽培应用的展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

12、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的饮食文化观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改变,摆上餐桌的食品正逐步由肉类主菜型向营养蔬菜型转变。当前国内蔬菜品种退化严重,品种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推陈出新势在必行。推广种植黄秋葵可为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增添新内容。近年来,国内外黄秋葵栽培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菜蔬用途方面,特别是国内对黄秋葵食用嫩果的栽培及营养研究方兴未艾,内容多是涉及黄秋葵的田间和人工栽培管理措施以及嫩果的食用价值。黄秋葵栽培技术研究的广泛开展,为黄秋葵优产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对我国各地区创汇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人们也在不断研究黄秋葵在医药保健、饮料、园艺观赏用途方面的应用价值。黄秋葵的栽培应用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1刘东祥 叶花兰 刘国道 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6,34(15):3718-3720,37252 党选民 李琳 保健蔬菜黄秋葵及其栽培技术 广西热带农业2009.13 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高级蔬菜黄秋葵 中国热带农业 2006.3 41-424 张晓红 黄秋葵的应用及种植技术 特色农业5 曾凡军 邹祥 李恒 黄秋葵栽培技术 吉林蔬菜 2009.36 张才松 张谷生 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2006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