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6333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时,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入手,积极寻求对策。从媒体角度看,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这项技术以数据分析为依托,使信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与受众的需求相匹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方面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

2、、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并根据用户充值、消费、反馈等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潜在需求,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会大大减少许多有意无意强加于受众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受众进行信息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样的智能匹配模式会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比如,有的技术可以根据手机定位,确定用户是在办公场所、家里还是旅途中来推送合适的视听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机的睡眠模式、工作模式等确定推送时间,以及根据某一信息关注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推送。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

3、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受众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即对媒介本身带来的危害及个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的能力。任何时候,受众都要保持对新媒介的主动权、选择权,不能被媒介技术左右,而要学会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这种主动选择权是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受众还需要加强法律、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能够准确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并掌握好在新媒介上的话语行为的规范和尺度,从而将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既要推动媒介的技术革新,又要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媒介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形成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摘编自马慧茹 冶进海理

4、性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海洋)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B. 人们因无用信息泛滥而形成的非理性冲动,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产生。C. 信息智能匹配技术可以根据受众需求实现智能化、个性化信息的精准推送。D. 以推广服务项目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媒体很难真正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新媒介有着负面效应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减少新媒介负面效应的对策。B. 全文围绕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这一问题,从两个密切相关的角度来展开分析。C. 文章的第二段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

5、明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D. 文章先提出新媒介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接着分析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得出结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精准推送使受众得到好处,对此受众仍要保持清醒头脑。B. 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手机、网络的普及和媒体的广泛应用。C. 缺少媒介素养的人,难以组织与控制信息,也肯定无法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D. 如果受众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不能提高,媒介技术革新的成果就要大打扣折。【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C级。【试题

6、分析】A项前半句“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源于原文第一段,后半句“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源于原文第三段。从全文看,文章主要是从“媒体”和“信息受众”两大角度进行对策分析,因此,需要把对策转换为问题或原因,即“从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可以转换为“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高”,从“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转换为“受众使用新媒体缺乏理性”。由此可知A错。B项源于原文第一段。原文说“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三者是并列关系,而题目表述为因果关系,所以

7、B项错误。C项源于原文第二段,原文“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进行精准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整合两层意思,可知C项正确。D项,原文意思是媒体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以达到“推广服务项目的目的”,所以D错。【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项是对原文论证前提和指向性分析。立论前提由原文第一段“新媒介在同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可以推知;立论指向问题解决策略,即,“减少新媒介负面效应的对策”。B项错。B项是对文章核心论证问题的分析,前半句“文章围绕着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

8、这一问题”中“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概括错误,“为何”与“如何”区别很大,“为何”是原因分析,“如何”是怎样做,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分析。B项的后半句“从两个密切相关的角度来展开分析”分析正确。文章就是从“媒体”和“受众”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可知二者关系密切。C项是对论证方法的分析。第二段有两处“比如”,即使用了举例论证方法;而两处举例论证所论证的内容概括为“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由此可知C项正确。D项是对原文整个论证结构的分析。原文第一段提出新媒介发展的现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两个角度,中间两层分别从“媒介的技术革新”和“受众对信息的批判思考

9、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一段则作出总结,得出结论。【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A项前半句源于第二段,后半句是根据原文的第二段做的推断,文章第三段分析的就是“受众理性的媒介素养”,从现实生活逻辑也可以推出这个判断。所以A项正确。B项是对“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持续发展”条件的推断,这个推断符合生活逻辑。C项是对“缺少媒介素养”对一个人在新媒介时代可能有的结果,相关内容可以从第三段进行推断判断。C项对推出的两大结果“难以组织与控制信息”“肯定无法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表述过于绝对。D项是对“受众理性使用新媒体能力不能提高”的影响分析。文章从“信息智能匹配技术”

10、与“受众媒介素养”“良性互动”进行分析论证,内此推知“媒介技术革新的成果就要大打扣折”成立,可知D项正确。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芯片又被称为微电路、微芯片、集成电路,主要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集成电路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因而集成电路产业也被称为半导体产业。现在大部分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等都要采用半导体器件作为核心部件。数据显示, 2010年全球芯

11、片销售额为2994亿美元,到2017年已高达3970亿美元。芯片被誉为“现代工业粮食”,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更是国防科技、国防安全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技术革新、资本驱动和各国战略的推动下,芯片产业发展迅猛。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成熟,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将成为这些新技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手机、电脑等终端产品也将会越来越智能,这将为产业链相关公司带来战略性机遇。芯片广泛应用在导航、航空、航天、雷达、导弹等多个军事领域。芯片的性能和安全对于信息化装备的作战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考虑到军工芯片的核心战

12、略地位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已成各国共识。 (摘编自钟会民物联网资本论)材料二基于芯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地位,我国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中国制造2025详细地规划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关键技术等,并将其列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五大产业之首。我国政府不仅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还在逐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政策、资本和市场需求牵引的支持下,国内芯片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中,集成电路设计占比为3444,集成电路制造业占比为2719,集成电路封装占比为3837,已形成相对齐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并实现了设计、制

13、造和封装三个分支的首次大幅增长。芯片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在美国发明起源在日本加速发展在韩国与中国台湾成熟分化。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扶持,产、学、研一体的成熟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在强大的需求和有力的政策推动下,芯片行业正迎来第三次产业转移,向大陆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摘编自宋清辉的国产芯片的发展前景和机遇)材料三 (摘自财经新闻周刊)材料四在高端芯片领域,由于国内厂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所以其生产仍以“代工”模式为主。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在市场上盛传:苹果一“饥渴”,其他品牌的手机就得“挨饿”

14、。因为高端芯片的供应有限,所以芯片厂商在选择客户时,都是优先选择苹果,而国产手机厂商只能“稍等片刻”。SEMI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公司芯片需求与供应额正持续扩大,2017年中国公司仅能满足本土芯片需求的26左右。美国拥有高端芯片核心技术的绝对控制权,产业保护政策越来越严,竞争壁垒越来越牢,“受制于人”的局面更加困扰中国的半导体及整机企业。而如今美国“芯片制裁令”的出现,使得“中国芯”国产化的呼声再起,中兴危机更激励自主芯片产业的崛起。但是,一切还需从长计议,一切进步都还需积淀。换句话说,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不能乱,“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不能破。当前中国的集成电路

15、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机遇期,但要抓住发展机遇,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首先是完善集成电路产业结构,重视扶持集成电路设计业,设计是产业链的前端,也是面向应用的最终环节;其次,注重培养和吸引人才,芯片行业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持续不断的人才供应;最后,需要对企业并购重组提供指导和服务,并购重组有利于加快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摘编自刘斌的“芯芯”向荣的半导体行业)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B. B C. C D. D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集成电路产业将成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战略制高点,从而使手机、电脑终端产品越来越智能化。B. 材料三显示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呈增长趋势;产品进口金额都高于同期的产品出口金额。C.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结构较为合理,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分支近几年一直有较大增长。D. 虽然中兴危机让中国坚定了自主研发芯片的决心,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坚持理性发展的原则。E. 我国能够成为全球半导体最大的市场,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半导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