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630461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列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这里的“软件”是指A有效的管理制度B优越的地理位置C继承了西周传统D首创了郡县制度21932年1月,美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取代国家金融公司,该

2、公司有权在取得足够担保的条件下,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第二年,国会允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A缓解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为全面推行新政创造条件D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3下图(石斧)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原始农业B聚族而居C贫富分化D文明起源4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人为的价格飞涨,五花八门的捐税,人们迫于各种压力通过购买国债来表现自己的忠诚,人们用于个人消费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材料可以用来印证A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景象B苏联模式形成中的某些特征C英国福利国家带来的弊端D德国统一

3、后的社会经济状况51985年9月,为解决美国贸易赤字问题,美日等国签订广场协议,宣称各国政府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促使美元贬值,在此后3个月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迅速下跌20%,此事表明A美无彻底丧失了主导地位B美国实施了利益优先原则C日本消除了对美国的依赖D世界贸易正式走向规范化6 “该组织于1945年4月由50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以上文字对下图代表的组织表述有误的是A时间B地点C性质D影响7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

4、的国家正确的是A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D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8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B编译学习西学C批判传统儒学D传播社会主义理论9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这些举措A意在分化民主革命力量B有利于近代工商业发展C适应了近代化外交要求D加强了清王朝统治基础10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

5、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11 “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如果这个比喻用来形容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比较贴切的是A倡导重商主义经济思想B主张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实行凯恩斯主义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12公元前4世纪,德谟斯梯尼曾多次担任雅典重要官职,经常发表演说,在公民大会提出议案

6、。他曾资助城邦购买粮食、修筑城垣,出资赎回被俘公民,先后承担了5次舰船捐、2次宴会捐、2次合唱捐。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面临严重财政困难B金钱左右城邦民主制度C频繁发动对外战争D政治人物重视公共利益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3年6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的减产。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通过防洪程划拨大批款项修建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美国经

7、济史材料二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注:据李明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整理 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编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新政中的农业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8年中苏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14(20分)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方面组建远征军。1942年1月4日,

8、日军开始进攻缅甸,英缅军节节败退,日军迅速进逼仰光。英方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中国远征军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

9、国远征军人缅作战的意义。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答案解析】秦朝经过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故A正确。秦国地处西部,地理位置偏僻,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秦国继承西周传统,C错误。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不是秦国首创,D错误。2、D【答案解析】据材料可知,此时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政府采取了贷款的方式给工商企业、救济失业机构和公共工程,目的是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D正确;材料不仅有对救济机构的贷款,而且还有对企业的贷款救助,故A片面;据材料时间可知

10、此时是胡佛政府时期,而强化国家对经济干预是罗斯福新政,B错误;C与材料无关。3、A【答案解析】石斧是石器时代的农具,反映的是原始农业,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石斧”,联系所学古代农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4、B【答案解析】据材料“人为的价格飞涨,五花八门的捐税,人们迫于各种压力通过购买国债来表现自己的忠诚,人们用于个人消费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模式形成过程中,人们迫于各种压力通过购买国债来表现自己的忠诚,为了给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人为的价格飞涨,五花八门的捐税”,但人们生活水平低得令人难以置信,B正确;据

11、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工业品积压如山卖不出去,不是因为“人为的价格飞涨,五花八门的捐税”,而是因为购买力不足,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福利政策,C与材料无关;据所学可知,统一后的德国为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升,D与材料不符。5、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为扩大出口,扭转贸易赤字,要求他国作出牺牲和让步,突出了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B项正确;“彻底丧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美国此举,恰恰证明美日之间经济联系密切,排除C项;世界贸易走向规范化的标志是1995年是世贸组织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B。6、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组织是联合国,

12、其成立于1945年4月,由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制定宪章,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材料中对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地点表述有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联合国基本信息的准确掌握。7、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需要对国际关系有着比较准确的定位。从图示可以看出,在50年代,甲与乙丙均是对抗的关系,但是乙丙是合作的关系,而到了60年代则是没有了合作,全是对抗,到了七十年代,乙丙还是对抗,可是甲丙之间进行了合作。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甲乙丙依次是美国、中国和苏联。关系C。其它各项均不正确。考点:战后国际关系点评:战后苏

13、联和中国建立了盟友关系,但是在50年代后期关系不断地恶化,到了60年代分裂;中美关系在战后是出于对抗状态,但是到了70年代中美关系则是缓和化,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8、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作者认为清朝初年的学术讲究从大处着眼,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考据从精处着眼,道光咸丰以后洋务运动兴起,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新”应指西学,故B项符合题意;民主共和思潮开始于19世纪末,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对儒学的批判,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排除D项。故选B。9、B【答案解析】从材料“1893 年”“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

14、一定官职功名”中可以看出,清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中国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民主革命是20世纪初出现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清政府的外加状况,故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加强”。10、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中罗斯福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价值在于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D项正确;B项中的“长期推行”不符合史实,排除;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是1787年宪法,故A项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1

15、1、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重商主义是重视商业发展,不符合题意。“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反映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制度是利用国家权力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所以应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2、D【答案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谟斯梯尼作为政治人物积极承担社会义务,重视公共利益,因此D选项正确;积极承担城邦公共支出不能说明雅典财政困难,A选项错误;B选项中“左右”一词表述绝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当时雅典频繁发动战争的内容,C选项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措施:增加对农业信贷;调整农业生产;收购剩余产品;加大对农村资金投入。意义:为农业提供了资金保障;扩大了农产品市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促进了交通的改善。(2)共同趋势:中苏两国粮食总产量总体都是呈现增长趋势。原因:苏联:赫鲁晓夫推行以农业为重点的改革;苏联实行开荒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