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627797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一、目的指导护理人员规范处理输血反应,降低病人损害。及时发现各种输血不良反应,正确及时对症处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二、适用范围医院各临床护理单元。包括受血者输入各种血液制品过程中或输注后发生用原来疾病无法解释的新症状和体征,以及评估和处理措施。三、程序1、识别输血反应: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护士观察记录病人症状和体征,出现以下症状要减慢或停止输血,立即通知主管医师进行处理,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同时通知输血科人员。常见的输血反应症状如下: 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输血

2、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C或以上,有时伴头痛、烦躁、皮肤潮红等。 溶血反应:急性溶血反应: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痛、恶心、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尿少,严重者出现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全麻下手术区岀现严重出血及低血压。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1天以后出现低热、黄疸、血红蛋白尿。 过敏反应:尊麻疹、皮疹、哮喘、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输血后紫瘢:输血一周后出现瘀斑、瘀点、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出现内脏和颅内出血。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常在输血后30-60分钟内突然寒战、发热、干咳、哮喘、呼吸急促窘迫、紫纟甘,伴有血压下降、休克、肾功能衰竭。 肺微血管栓塞:临床表现为突

3、然烦躁,极度呼吸困难,严重缺氧。 循环超负荷:输血过快或过量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常发生于输血后2-30天,发热、红斑,严重者出现红皮病、水疱和皮肤剥脱,多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细菌性输血反应:低血压、发热、发冷、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少尿、休克,发生DIC。2、发生输血反应时 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者,可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后情况好转者可根据医嘱继续输血,注意严密观察。 对怀疑溶血等严重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皮管,改输生理盐水。 立即报告医师和输血科,进行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核对、检查,封存血袋及输血器,并抽取患者血样一同送输血科检验

4、。 及时如实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并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和各项检验结果。 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上报输血科。反应严重者需上报医院不良反应事件。 做好患者及家属解释安慰工作,如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必要时送检。 科室护士长应对输液反应进行分析,共同查找原因,落实改进措施。3、输血工作人员接临床通知后立即到患者床边查看、查找原因并记录。将剩余的血制品及临床输血不良回报单带回输血科。 核对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查看床旁和实验室

5、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尽早检测血常

6、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将剩余的血制品及临床输血不良回报单送回血站进行血液质量检测,待血液质量检测结果岀来后输血科报告给临床。4、临床医师对症处理措施 抗休克、扩容、利尿、碱化尿液、透析、预防肾功能衰竭。 DIC防治。 激素、换血治疗等。5、输血反应防范 严格双人床边核对,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禁加热与剧烈震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制品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多袋输注者,中间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血液为特殊制品,不能保存在临床科室,血液出库30分钟不能退回。血液一经开封,不能退换。6、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检测和评估,详细填写评估记录。与临床医师合作尽快找出输血反应原因,及时上报医务科,资料保存十年。7、如属医疗事故应指派专人妥善保管有关的各种原始资料,严禁伪造、隐匿、销毁。对现场实物及检验所用标本在医患双方现场核对后封存保留以备检验。注:同时停止同一病房或手术室所有输血,防止标本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