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625183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第二课时)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 耿艳教材分析同分异构的书写与辨认,是中学有机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其难处在于:第一,有机分子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一时难于把握;第二,空间三维结构与结构式书写的平面形式存在矛盾,学生的空间几何构型的形象思维能力不强,一时难以统一;第三,从实例出发提炼出如何寻找同分异构的规律,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升华,学生形成这种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针对上述难点帮助学生在学习有机同分异构体时将多变的结构“单纯化”,将平面的结构式“立体化”,将具体的实例上升为规律的“抽象化”,创造一个良性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

2、设各种教学情境,教学角色互换等教学手段以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目标l 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涵义。l 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以及简单的烯烃、炔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命名。l 掌握判断同分异构的方法,重点掌握书写形式变换法。l 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重点掌握对称氢原子的确定。l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进行有序性、整体性、发散性的思维训练。重点和难点l 烃的同分异构体、烃的系统命名。l 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掌握对称氢原子的确定。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即:变换、编码;记录、储存、传送;学生感受;学生译码;反馈。多媒体教学手段

3、的应用,恰恰能缩短这些环节的时间,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声、视、触、味、嗅等多种感官的共同使用,也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感受密度,对教学起到优化作用。最优化教学的理论先驱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最优化有两个基本标准:其一是效果与质量的标准,这是指在具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其二是时间标准,即教师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去完成教学的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小容量、小密度、慢节奏的状况,使信息容量增大;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好胜心、求知欲,彩色、清晰、形象逼真、富有动感的画面,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兴趣盎然;可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

4、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多种教学媒体的应用,起到了改革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媒体起着传递教育信息的桥梁作用,它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育信息传播的密度和效率,又可重复智能训练,促进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发展,并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从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强调教学中的启发和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成绩差的学生在集体场合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怎样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

5、他们有机会自我表现,从而摆脱自卑感的束缚,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节课采用启发推理教学模式与电脑演示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把一些同分异构体中的多变的结构用多媒体来体现。在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主动去获得知识,发展智能,以达到其情感和思维的最优化。教学特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教师被软件“牵着鼻子走”,沦为软件展示的“放映员”;二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和诱导以使他们成为认知的主体,而成为软件画面的“解说员”。教学中,从学生对烃类同分异构原认识的实际出发,应用软件,通过实例分析,抓住学生思维的难点,易混淆点,组织课堂讨论

6、,并使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发挥电脑软件的微观模型化和三维空间的变换功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动感的空间结构和立体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诱导学生在充分建立空间结构的表象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促使他们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升华,其中要把握的两个关键是:第一,通过实例在软件中模拟出将结构式“拉”、“转”、“翻”的分析方法,掌握辨认结构及结构与命名挂钩的规律。第二,通过实例,抓住分子结构“对称”的要害,学会如何寻找“点”、“轴”、“面”的空间对称关系,以掌握烃的衍生物有多少种异构的规律。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表课题知识点教学目标描述语句判断方法教学媒体讲述讨论认知情感实物投影power

7、point动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接受反应注意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同分异构体的涵义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运用同分异构三要素判断。 运用书写形式变换法:“拉”、“转”、“翻”。 系统命名法。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给定分子式书写同分异构体h 类别异构h 碳链异构h 位置异构(口诀)确定烃的一卤代物种类对称氢原子确定规律(三条)2、板书设计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Windows95,Powerpoint)进行板书设计。3、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框图(图见下页)烃的同分异构设计框图片头动画开始异构涵义CH2Cl2的

8、空间结构例一利用三要素判断呈现课题三组变换示例动画例二利用书写形式变换异构判断稠环芳烃旋转动画例三分步组合命名例题确定主链命名法课堂练习一书写指定分子式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异构书写问题的提出判断指定烃的一卤代物种数两组对称氢动画卤代烃形成模拟例四对称氢概念对称氢确定规律课堂练习二对称氢确定规律课堂练习二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结束练习题提示动画练习教学过程一、同分异构体的涵义 提问 什么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提问 什么叫做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提问 现在已学的同分异构包括哪些类型?现在学的同分异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9、:h 类别异构(如丁二烯与丁炔)h 碳链异构(如丁烷与异丁烷)h 位置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利用三要素判断例一:以下各组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H H Cl-C-Cl与 H-C-Cl H ClB.CH3(CH2)7CH3与萘C.H-O-CN(氰酸) 与 H-O-NC (雷酸)D. 金刚石与石墨 CH3 E.CH3CH=CHCH=CH2 与CHCCHCH3(学生讨论)(分析)动画显示(结论)抓住同分异构三要素:化合物;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利用书写形式变换判断 例二 下列物质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CH3 CH3-CH CH3-C-CH2

10、-CH3 CH3 B. CH2Cl CH3-C=CH2 C. CH3 CH3-CH2-C-CH3 CH3-CH-CH3 D. CH3 ClCH2-C=CH2E. CH3 | CH3-C-CH2-CH3 | CH2-CH-CH-CH2-CH3 | | CH3 CH2-CH2-CH3 F. CH3 | CH3 CH3 CH3 CH2 | | | | CH2-C-CH-CH2-CH-CH2 | | CH3 CH2-CH3(学生讨论)(分析)动画显示(结论)在解决新情境下同分异构的问题时要会运用书写形式变换法: “拉”、“转”、“翻”。例三:下列物质与A为同种物质的是 ,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略

11、)(学生讨论)(分析)动画显示运用系统命名法-确定主链法。运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物质命名(见例二)学生练习小结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注意:同分异构也存在于无机物中如:CO(NH2)2与NH4OCN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书写给定分子式的所有同分异构并命名课堂练习一:写出链烃(C5H8)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并命名。提示h 类别异构h 碳链异构h 位置异构口诀:碳链由长到短,支链由短到长,官能团移位。学生练习(填表)(1)写出链烃(C5H8)的各种同分异构体 (2)运用系统命名法逐一命名2.判断某种烃的一氯代物种类问题的提出2-甲基丙烷有十个氢原子,它的一氯代物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答)只有二种。 (问) 为什么只有二种?(答)有些氢原子是对称的。(引入)对称氢原子的概念方法:找出有多少种不同的氢原子关键:对称氢原子的确定动画显示CH4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是对称的,然后将四个氢原子替换为四个CH4,12个氢原子也都是对称的。(引入)对称氢原子确定的规律1 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完全对称 。2 与同一碳原子相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完全对称。例四: 找出下列两种结构简式中对称氢原子的种数,并写出A的一氯代物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 CH3 | CH3CHCH2CH3 B CH3 CH3 | | CH3CHCH2CHCH3(学生练习)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