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624070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典型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宁阳县第二十四中学 郝文腾小硕是们我班的一名学生,今年13岁,在教师眼里,她是一种“问题学生”,她不遵守课堂和课间纪律,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前后摇晃着座椅,时而扭转头和同窗说话,虽然在教师督促下,注意力仍然很难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作业常不完毕,懒得做某些动脑思考的题目,只乐意完毕部分的语文、英语的抄写作业,学习上需要背、默的练习,一律是空白的。她是个活泼、淘气、话有些多的男孩,不仅在学习上不努力,在集体活动如:运动会、元旦晚会这些活动上,不积极参与,不为运动员等同窗喝采,反而喝倒彩,并且脾气大,常闹事,因此与同窗和教师们的关系十分紧张。在家

2、里,不听家长的话,常常与家长反着干,因此,也常常惹得家长为她紧张。【案例背景】导致XXX学习散漫,逆反心里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从她的家庭状况来分析。根据我的理解,在她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的爸爸就在天津打工,妈妈在北京打工。四年来,她与叔叔婶婶尚有她的奶奶住在一起。其家庭教育以叔叔管教为主,奶奶和婶婶的教育为辅,孩子心里主线不服气,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在校的体现越来越不能令教师和家长满意,教师注重她的学习状况和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反映后,她的叔叔常常会耐心地教育一番,但是由于身份因素,有些时候不敢强加管理,因此虽然犯了错误也不会受到相应的教育,因此逐渐养成了目前存在的某些坏习惯。由于父母在外

3、打工,奶奶总是觉得小硕父母不在身边,比较可怜,因此宠爱娇宠,导致小硕在家始终处在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对她的教育,家长并没有找到存在问题的本源,教育之中总夹杂着宠爱。另一方面,父母在外打拼,始终觉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尽到一种做父母的职责,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因此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多种规定。例如:小硕想要手机,她妈妈给她买了一部苹果5,有了手机直接成果就是在家不学习、不写作业,只懂得玩游戏、聊天,既影响了学习,又影响了休息,导致成绩直线下滑,由级部35名左右下滑到名左右。总之,平日她想要什么东西,只要给她妈妈打电话,妈妈都会尽量的满足她。慢慢的养成了她以自我为中心的

4、习惯,在家里也好,在学校也好,都要让别人让着她、满足她的多种需要。由于多种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她结识不到生活的艰苦,体会不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第三、 自身内在的因素 她思维灵活,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爱好,怕苦畏难,缺少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因此学习成绩差,自身自制能力弱,上课说、做小动作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也影响了其她同窗的学习。此外,由于妈妈和奶奶对她的宠爱,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苦,不懂得钱的来之不易,觉得自己家里的条件高人一等,觉得自己各方面要比其她同窗条件优渥,爱显摆由于种种缺陷集于一身,始终受到教师的批评、同窗的抱怨、家长的谴责,始终觉得教师、同窗和叔叔都针对她,久

5、而久之产生了对家长、教师的逆反心理,对对的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第四、与同窗关系紧张 如上文所说,小硕的平常行为、课堂表目前班级在班级导致了很恶劣的影响,孩子多动、话多,情绪不稳定,身体触觉过度敏感,而这些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这样也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过程,并且孩子不乐意同家长和教师同窗交流,这些都影响着孩子健全个性的形成。加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了孩子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已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个案指引】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因此,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更应注意三位一体结合。因此,我与家长联系,共求教

6、育措施,共同寻找孩子浮现问题的本源,通过谈话,其妈妈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失误与局限性。于是我同其家长商量后,我们开始激发其变化孩子的强烈愿望,增长其对孩子变化自我的信心和但愿,对不良行为采用相应措施。如: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措施,通过观测我发现她的体育较好,因此我鼓励她积极参与多种体育活动,如运动会,让她可以用对的的方式呈现自己;教育时,尽量地避免负面行为,更多地鼓励,积极地评价,让她结识到自己的长处和长处,培养自信心,给她更多的关注和盼望。树立她在班级体学生中的威信,改善在人际关系和班级中的地位。在解决她与同窗们的关系时,我让她担任班级的值日班长和数学课代表,一是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

7、将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中,让她在班级管理的同步呈现自己、慢慢得到同窗们的承认。最重要的是我要培养小硕的良好习惯,通过习惯培养锻造小硕良好的品格,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对的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种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种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一般很难贯彻到具体操作上来。但是,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伙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锻造。【成功分享】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通过孩子自己动手组装小书柜的故事,引导、鼓励孩子自己对自己有一种对的的评价

8、;特别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孩子做事有顾虑时,父母引导她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放手去做,是孩子“我能行”的助推器。、在孩子一路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教师对她的不断鼓励和协助外,在很大限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她的适时引导和鼓励。有位家庭教育专家说过:“没有成功的子女,就没有成功的人生!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教育措施。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没掌握好教育措施的家长。 家长用科学的教育措施适时引导、点拨、鼓励,从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中留下一种个小小的成功,将会铸就孩子人生的成功。3、尊重、平等、互动、沟通是父母引导孩子成长的桥梁,尊重、平等是沟通的基本,锻炼、沟通与学习知识结合起来是

9、一种立体家庭教育互动氛围。4、当幸福使者把幸福的种子予以父母时,父母就要发明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土壤哺育她,要用先进家庭教育的教育理念灌溉她,使她开花成果,硕果累累。同步家长要做学习型家长,要和学校携手,在学习中进步;与孩子牵手,在亲子中共同成长!【结论与反思】 通过个案,我意识到家庭内不对的的教育手段必然促使孩子对爱的情感的餍足,对爱的情感的麻木不仁,亦克制了其对周边人产生爱,容易滋长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加剧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小辰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孩子仇视学校、教师、同窗的心理。家庭因孩子的问题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从宠爱到打骂,对一种心智还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心理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孩子问题的产生也就局限性为奇了,于是只能通过不恰当的措施宣泄内心的不满。小朋友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教育氛围、父母教育方式及心理环境等密切有关,任何一种学生的心理偏差以至于最后的行为偏差都也许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本源。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注重和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制约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一种教育工作者更应当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引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雕塑具有完美人格的一代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